谈及“牡丹圣人”王崇章位于公主岭的益宗东北牡丹园,总也绕不开牡丹园东南角上,立着的一方从安徽灵璧山来的奇石和它藏着的那段天意流转的故事。
当初掘这灵璧石时,石身还沾着江南的苔痕。一路车马劳顿,从灵璧山的清寂里,辗转到东北的开阔地,谁也没料想——石木刚卸,竟有青蛇从石隙里探出头来,细鳞映着日光,带着几分怯意。众人皆惊,王崇章却缓声道:“它既随石千里而来,便是与这园子有缘,莫要伤它。”说罢亲手引蛇至花丛深处,看着它隐入花叶,只当天地间一场偶然相逢。
可这世间的相遇,真就只是偶然么?或许,它本是一场跨越时光的久别重逢。
“牡丹圣人”王崇章,耗二十载光阴培育耐寒牡丹,终是填补了江南牡丹难抵北地风霜的空白。二十个春秋里,他伴新蕊在寒土中扎根,看花苞于风雪后绽放,多少人携重金来购这满园春色,他皆不动声色地婉拒——那份护花的赤诚,天地怎会不曾看见?
想来,那条从灵璧石中爬出的青蛇,原不是无端闯入。它许是上天遣来的冬日使者,衔着暖意,守着这园牡丹,也守着主人二十载的执着。
家人望着蛇去的方向,忽道:“蛇在古意里称‘小龙’,这石便叫‘龙石’罢。”此石高四尺余,横展近丈许,厚二尺余,立在园角时,众人再细瞧,才惊觉石形藏着玄妙:右畔石纹蜿蜒,恰是龙口微张,似含着半缕清风;左上轮廓翘起,凝作龙头模样,鬓角隐在苔色里;中段凹处嵌着一点幽黑,便是龙眼含光,映着满园花色。更奇的是,右侧龙口内有一洞,竟直通向左侧“喉咙”,那放生的青蛇,曾栖在洞里,仿佛早识得这是专属的“龙穴”——“龙首石”的名儿,便这般落了定。
有龙首,便想让这“龙”有完整的身躯。王崇章领着家人筑了四十米长廊,从牡丹园中部穿过去,如巨龙摆尾,蜿蜒其间。
长廊初段拱门种植的金叶榆,金黄色的细长枝,秋风里摇曳时,如同千层金色龙须翩然起舞,龙威尽显。长廊中段种满金银花,春日藤蔓爬满廊架,白的、黄的花缀在绿间,风一吹,香气漫得满园都是,远瞧着,倒像龙身覆着层金银鳞甲,闪着细碎的光。尾段植了月季与山葡萄:秋来牡丹收了艳色,月季却仍开得热烈,粉的、红的朵儿缀在廊边;山葡萄沉甸甸垂着,紫得发亮,一碰似要滴出蜜来,满是丰收的暖意。
那天,我入园后,又辗转到龙首石旁久久不肯挪步,我对着龙首石左上龙首翘起的部位那一剑痕发呆,那里好似被利剑斩过,整齐裂开有半尺深,我陷入玄学的沉思……这块龙石究竟埋藏着多少故事,它和牡丹园、牡丹、还有牡丹园主人王崇章、还有那条青蛇,究竟有着怎样的缘分和前世今生呢?
每年,牡丹再开时,龙首石立在园旁,长廊绕着园转。风过处,花影拂过石身,似能听见“小龙”在石洞里轻栖的声响;秋阳落时,葡萄架下坠着紫珠,长廊的影子拉得长,倒像这“龙”卧在园里,伴着花香岁月,慢慢淌成一段温柔的光阴。
9月9日晨写于长春
后记:王崇章,是原吉林长春市园林管理处处长,现已退休,他用二十多年时间培育耐寒牡丹,终于获得硕果,他用半生时光,带着家人住在牡丹基地,用全部家当搭建基地,像燕子垒窝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有今天的东北牡丹园的鸟语花香,他从结缘牡丹,一生都在呵护牡丹,培育牡丹,深受中国牡丹协会教授专家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