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才建的头像

王才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04
分享

盛世阅兵,精神铸魂

9 月 3 日晨,我和妻子早早端坐于电视机前,屏气凝神,似虔诚的信徒,静待那场盛大庆典启幕。我们这两位退休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虽已白发苍苍,却如小学生般规规矩矩 —— 只为聆听那第一声礼炮的轰鸣。

窗外,武汉的天空湛蓝如宝石,九月的风带着丝丝清爽,轻柔地拂动窗纱,也撩拨着我们这两颗不再年轻却依旧炽热的心。此刻,我们心中满是期待,仿佛即将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

会议开始前,天安门广场上,方队成员齐声高唱《松花江上》《太行山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那激昂旋律、铿锵歌声,如岁月号角,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记忆。你听,那歌声中,难道不是满含着历史的厚重吗?我似乎看到 1931 年,日军铁蹄踏入东北,《松花江上》的旋律里满是东北同胞流离失所的悲痛;似乎看到太行山脉中,八路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更看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向着胜利奋勇前进的壮丽图景。那一刻,广场上群情沸腾,热血澎湃;那一刻,整个中华大地也一定都沉浸在对历史的铭记和对未来的憧憬之中!

习近平等陪同多国领导人和国际友人登上天安门城楼,他们面带微笑,向老兵们亲切问好。当看到习近平与来自湖北宜昌宜都的 100 岁抗战老兵宋其祥亲切握手、表达敬意时,我深受感动。我的思绪瞬间被拉远,如同穿越时光隧道。我想起母校东湖中学的老校长康柱先生,他曾是抗战中的一名八路军连长。学生军训时,他习惯对同学们行军礼,并操一口正宗的北方口音对同学们讲话,严肃中带着无穷的关爱和期待。日常里,康校长和学生打成一片,总是喜欢讲述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他说,战场上子弹如雨点般呼啸而过,炮弹轰鸣声震耳欲聋,可八路军战士们却毫不畏惧,奋勇杀敌。为了保卫祖国山河,为了人民幸福,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那些日子,缺衣少食,环境恶劣,经常有 “兄弟” 牺牲,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从未动摇。

康校长已于十五年前离世,倘若他今日还在,看到这盛大的阅兵仪式,目睹这国家的繁荣昌盛,必定会老泪纵横。而那些他口中常常念叨的 “牺牲了的兄弟”,如果地下有知,看到今日之盛世,又会作何感想呢?他们是否会感到欣慰,感到自己的牺牲是值得的呢?我坚信,他们一定会的!因为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凌的弱国,而是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强国,一个让全体中华儿女都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国家!

屏幕里,长安街一片肃穆。兵士们身姿挺拔,如雕塑般凝立在街道两旁,等待着检阅。80 响礼炮轰鸣,悠长而铿锵,如洪钟般厚重,穿过电波,直击我的胸腔,让我心头一震又一震。妻也微微颤动,我下意识地伸手过去,握住了她激动的手。我们两人,教了几十年的书,吃了几十年的粉笔灰,嗓子早已沙哑。此刻,我们听到彼此的心跳声与电视中那整齐划一的脚步声重合,咚咚地响着,似乎要冲破时间的束缚,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伴随着礼炮的声浪,仪仗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处走出来,迈着正步,来到升旗台边。升国旗时,看着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缓缓升起,我宛若看见 1949 年开国大典上毛主席亲手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我的心中充满敬意和自豪。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是我们国家尊严和荣誉的象征。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如黄钟大吕,回荡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也回荡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全体奋斗的结果,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体现。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阅兵开始,一个个方阵整齐划一地行进在长安街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仪仗方队,他们身着崭新的礼宾服,高擎党旗、国旗、军旗,步伐铿锵。那整齐划一的动作,俨然是时光的刻度,精准地丈量着历史与未来的距离。紧随其后的是徒步方队,步兵方阵中,战士们步伐矫健,眼神坚定,他们身着迷彩服,宛如绿色的钢铁长城,每一步都踏得大地为之震颤,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对祖国的忠诚与担当。特别是女兵方队,她们身着整齐划一的军装,英姿飒爽,步伐轻盈而坚定,展现出了新时代女性的风采和力量,她们是军中的玫瑰,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装甲方阵中,一辆辆先进的坦克、装甲车威风凛凛地驶过。那霸气的外观,那精良的装备,展示着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其中,新型主战坦克尤为引人注目,它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具备强大的火力和防护能力,是我国陆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它的出现,让我们更加坚信,我们的国家有能力保卫自己的领土完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而当核导弹第一方队震撼登场时,我的心更是为之一振。受阅的 “惊雷 - 1” 空基远程导弹、“巨浪 - 3” 潜射洲际导弹、“东风 - 61” 陆基洲际导弹、“东风 - 31” 新型陆基洲际导弹,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 “三位一体” 战略核力量,这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 “王牌”。看着这些国之重器,我深知,这是我们国家坚实的后盾,是我们能够在和平年代安心生活的保障。

战旗方队也让我印象深刻,它由 25 辆新型猛士突击车组成,车上搭载 80 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其中 4 面因 1937 年 9 月的平型关战役而得名,其他则从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授称命名单位中遴选。这些战旗,是我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战斗的缩影,它们见证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也激励着当代军人继续前行。

空中梯队呼啸而过,如雄鹰般划破长空。一架架先进的战机在空中编队飞行,形成了一道道绚丽的风景线。预警机、战斗机、轰炸机等各类机型依次亮相,它们代表着我国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看着这些战机,我不禁想起了昔日在史料中读到的武汉空战。那是 1938 年的武汉上空,中国的雄鹰们与侵略者展开了激烈的鏖战。在那场惊心动魄的空战中,多少年轻的飞行员们,驾驶着落后的战机,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他们血洒长空,将自己的生命熔铸为云朵之上的不朽丰碑。而今,机群留下的彩烟,宛如一道道绚丽的虹霓,仿佛是上天为那些英勇的烈士们绘制的最美画卷。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交汇融合。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今日这盛大的阅兵仪式,绝非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昭示和平的珍贵。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了国家从贫弱走向富强的全过程,深深懂得和平犹如刀锋之上的平衡,是如此的脆弱,必须要用强大的实力去捍卫。那些年轻的军人们,他们笔挺的脊梁,扛起的是民族的尊严,是国家的安宁,是亿万人民的幸福生活。我坚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窗外,武汉的街市依旧车水马龙。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历经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却依然坚韧不屈,焕发出勃勃生机。长江水悠悠东流去,它带走了往昔的苦难与伤痛,沉淀下的是这座英雄城市的灵魂与精神。

阅兵式结束了,但那震撼人心的画面却依然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回放,久久不绝。我与妻相视良久,然后终于缓缓地吐出一口气,如同完成了一桩重大的心事。我们深知,自己不过是时代长河中的两颗微小尘埃,但能够有幸见证这盛世华章,能够亲身经历国家的崛起与繁荣,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与荣幸。

长江水滚滚东去,带不走的是历史的记忆,沉淀下的是永恒的精神。而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我们可以告慰往昔一切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牺牲的先烈们:你们的血没有白流,你们的理想已经实现,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