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传明的头像

汪传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04
分享

宣城看海

进入盛夏以来,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整个城市像个蒸笼似的密不透风,即便每天往返于单位和家“两点一线”,也要承受滚滚热浪的炙烤。这让我想起儿时的一则广告语——“三伏天的太阳火辣辣,晒干鱼儿烤干了虾!”于是,选择双休日的一个下午,携带家人短暂离开火热的城市,驱车来到近百里之外的南漪湖避暑,亲眼目睹宣城人心中那片“海”的美丽容颜。

出城后,汽车在宣狸公路上快速疾驰,路上车辆很少,从倒镜看,一排排绿植在快速地往后游走,白花花的太阳照得人刺眼。眼睛望向前方,视线极为开阔,远方的桥梁、村庄和树木尽收眼底,不经意间目光扫向路边的水面、荷塘和稻田,但见水草丰茂、荷花吐蕊、稻杆拔节,呈现出一派郁郁葱葱、生机勃发的繁茂景象。

我在专心开车,妻也没闲着,可能心情大好的缘故,她用手机不停地拍摄着窗外流动的风景,制作成一个个灵动的小视频,再配上动感十足的音乐,发着抖音号,假装我们一家去旅行。后排座的女儿和侄女如同两只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说着不停,短时告别繁重课业负担的束缚,两双轻盈的翅膀扑闪着,也想看看外面的风景,憧憬着未来的世界。从她们愉悦的表情,我联想到诗人陶渊明笔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潇洒与快意。

汽车在宣狸公路上行驶约四十余公里,根据导航提示,向右驶入一条高低不平、蜿蜒起伏的乡村柏油马路。对于晕车人来说,这一段山路不啻于是一场恶梦,翻江倒海、灵魂出窍的滋味都有。而对于少不更事、不惧风险挑战的孩童来说,确实感到新鲜和刺激,从她们大呼小叫的分贝中已然感知其快乐与惬意。由于两旁树木繁茂、拥翠路中,开车的视线并不是很好,有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有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开车的人务必瞪大眼睛、全神贯注,控制好车速,才能确保一路畅行、平安驾驶。

经过一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南漪湖边,未等停稳车辆,一股挟裹着鱼腥味的风掠过湖面徐徐吹来,让人感到既陌生又有点莫名的兴奋。陌生的是我们第一次来到湖边,这里的一水一石一砂砾都是从前没有见过的,太阳折射到湖面散发出七彩的光晕;兴奋的是离城区不足百里,竟然有一个面积达二百余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无论从哪个角度眺望,都显得那么壮观辽阔、气象万千,让每一位来到湖边的人都有一种深深的震撼之感,我们将其称之为“宣城的海”一点都不为过。

既然来到湖边,就要来一场与大湖的亲密接触。由于穿的是短衣短裤和凉鞋,直接下水拥抱大湖,倍感湖水清凉,让人暑意顿消。此刻,虽然没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场面,但清凉的风像一把温柔的梳子,梳理着你凌乱的发丝,也梳理着你燥热的心情。即便站在湖中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都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达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物我两忘的境界。

正当我陷入沉思之时,不远处女儿和侄女用带来的长管水枪打起了水仗。毕竟孩童活泼可爱的天性是抑制不住的,起初她们只是象征地射击着某个目标物,后来演变为相互对射,最后我和妻也成了她们的“射击对象”。看到我们被射成“落鸡汤”、狼狈不堪的样子,两个小屁孩却肆无忌惮地发出“咯咯咯”笑声,引得其他游客驻足观望,随后加入到笑声的队伍之中……

笑声是可以相互感染、相互传递的,我们这边笑声未落,那边笑声又起。原来,几名外地年轻游客为了追求“飙艇”快感,他们乘坐游客中心提供的摩托艇,刚开始他们还风驰电掣、好不自在,随着摩托艇迅即转圈加速,重心不稳导致几名游客“翻艇落马”,虽然有救生衣护体,但免不了喝几口湖水,后很快被工作人员牵至岸边,惊险刺激的感觉让他们乐此不彼,结果欢呼声、尖叫声、朗笑声在湖面久久飘荡。

找一避风人少处,我们从光怪陆离的石堆中挑出一些扁平的圆形石片,投掷起了水漂。这个我儿时钟情玩的游戏,老少皆宜、众人参与,即便时过境迁玩起来也毫无违和感。我们站成一排,手握石片,瞄准一个方向,同时发力投掷,比谁的石片投掷的远,溅起来的水漂多,远者多者为赢,反之为输。这样的水漂,我儿时在家门口的水潭边投掷过,稍大些在家乡的华阳河边投掷过,现在又到烟波浩渺的南漪湖边投掷。结果,我凭借经验和实力取胜,同时也告诉小辈们,投掷水漂要贴近水面,蓄势发力,就好比学习要咬定目标,勤下功夫,才能取得佳绩。

我们在湖中和湖边玩了一个多小时仍意犹未尽、不忍走开。此时,暑气已消,太阳的光芒没有先前来时那般炽热,来湖边游玩的大人和小孩慢慢地多了起来。孩子们有用小网兜网小鱼小虾的,有在空地上追逐红蜻蜓、花蝴蝶的,也有用玩具挖掘机在湖边筑城垒堡的,大人们则索性在湖边支起了烧烤架子直接撸起了串。不一会儿,袅袅上升的炊烟四处荡漾,诱人的香味直抵鼻尖,让人从心底感受生活的自在与美好。

我常想,一个人除了工作还有生活,生活是工作的调味品,生活有滋有味工作才会出新出彩。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普遍较大,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少的中年人,适时减压力就是蓄势增动能,享受生活就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与自己和解就是这世间最长久的修行。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妨携带家人或邀三五好友,来这里吹一吹湖风,触摸一下湖水,撸几支小串,听几曲悠扬的歌声,就是减压赋能的最好方式。此刻,烦恼与己无关,快乐充盈心间,大有一种“想你的风把你吹到南漪湖”之感。

夕阳西下的南漪湖,天空中霞光万道,一束束金色的光芒投射到如镜的湖面上,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湖面,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早已“摆开阵势”,无论是游人摆成poss的生动倩影,还是渔歌唱晚的经典画片,都被他们一一摄入镜头,定格成一幅幅唯美浪漫的照片。此时,天空中由南向北飞来一群“人”字形大雁,一边振翅高飞、一边呼朋引伴,正好契合诗人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美色美景,直呼妙哉!

南漪湖,号称“日出斗金、夜出斗银”,鱼虾蟹蚌等渔业资源十分富集,被誉为皖东南最大的淡水湖泊和天然牧场,千百年来她用丰厚甘醇的乳汁滋养着沿湖人民,毛刀鱼、小银鱼等是各路商家争相收购的“宠儿”,“南漪湖”牌青虾和大闸蟹更是爬上了沪苏浙市民的餐桌,以前不值钱的菱角菜、茭白等水生植物也卖上了好价钱,更甭提近年来悄然兴起的民宿经济,让远道而来的食客们品尝到货真价实的“农家乐”“渔家乐”。

在长江“十年禁渔”和南漪湖“封湖禁渔”政策的加持下,沿湖人民深刻认识到生态休戚相关、人鱼荣辱与共的道理,很多年前就自觉加入到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环境修复的大军,有的主动拆除了低堰围栏、退耕还水,有的弃船上岸、转捕为养,真正做到休养生息、人水共生、人水和谐,再现了“一湖碧水向东流、满眼春色入画来”的最美画卷。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两个多小时的光阴倏然飘逝。望着幕色四起的天空,看着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该是我们“打道回府”、向南漪湖告别的时候了。汽车引擎发动的刹那,我们打定主意,决定下次还会再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