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顺(江苏)
1、不灭的寂静
僧人把一千零八十片箴言砌成
层林状的台阶
供云雾攀登。从未停歇
布达拉宫,接受所有的疑问
曾听说在经文中把蹉跎,谱作
尼洞,便于来生唱惝恍
有哽咽。海拔之高沾在风雪展开的
朝暮上,足迹隐喻酥油花,想象
极其巧妙
被嫁接在眸光上重生
但也凋零
菩萨从壁画中斑驳地走出来
诵读仓央嘉措那一世。我们的爱
一直敞亮。自己不过是落在佛像指间
最细一粒尘
多么随缘,迟早会掺和进铜铃们
喧闹的章节里
宫墙毫不懈怠地守护
长头的叩响仍在回荡出色彩
红是人间最后的烽火
白是天际不灭的寂静
2、攀上更绝对的虚无
雪线装订冰川的纪年
至于喜马拉雅,鹰笛引读的
一句前言。浪的凝固如此稀罕
犹如魏碑、陨落,或者石绿绒蒿
在砾隙间写下:存在
抖落碎屑
山体的骨骼越发强健
像登山者,以慈悲的缓慢
将自身攀上更绝对的虚无
不敢丢下镐尖,叩问来世
山脉是竖排在云海的史诗,我
于天梯旁,一边在岩羊啼印里寻找
一边翻阅
关于轮回的白描
无标点古色古香的神话
在极寒的缺氧中,尽显文学的高妙
剥夺语言的重量,而音韵在连接三十三重天的光
3、把辽阔浸入在光斑沉默的镜子
念青唐古拉颈间的哈达,被
风马旗卷起五色风
揉成云朵
经筒转动时,掉落的一粒钴蓝
——绿度母休眠在此的纳木错,把
辽阔浸入在光斑沉默的镜子里
整洁的倒影,用波纹
刺绣佛国的脉络
相差无几牦牛脊背一样游走的雪线
正在丈量纯净、宁静和牧羊姑娘
融合的心事
在四千七百米高,成群的
候鸟,衔着坛城上的七彩砂粒
填补进,我稍有遗忘的旧咒语
缺漏部分
4、转山转水转经筒
转山在冈仁波齐的稀薄氧气中
将自己捻成一根绳,系在
宗曲峡谷的腰间
玛尼堆在风里长高时,把雪水
当镜子,照见那些磕长头的人
那些和解喜乐与悲辛的人
抓住琐屑的尘凡和箴言
兀自扬成螺旋的圣歌
谁在经筒的转速里泛白着
另一种高洁。春风温煦的五体
俯撑在冰碛岩古老的节奏上
还要,用执念继续温煦
不是抵达,而是成为通往自己的
那条无尽的血脉
卓玛拉垭口豁然洞开,南壁
卍字纹转了个方向,塔尔钦
眼神们盛装的山峦
白盔已换成金冠
5、雪域偈
六字大明咒前。
慈悲的布衣如同黄叶,坠落人间
绿松石排比神明,经文被除去口占的
锈斑和语法,得以闻慧
诸音阶自旋转的轴心升起
唵——
阳光拌匀穹顶的种子撒下,已分布
催发各种色彩的祷祝
牦牛驮着褶皱的春秋,经过
嘛呢——
纤瘦的悲悯跟随一众吐字,将
映射在隆达纸上的寺庙,涂上金色
我们看见云母,更添一层光明
呢叭——
酥油灯在视网膜书写自传
那些被锤击的铜铃声,像
我们伫望渡往来世的波纹
叭咪——
一些时光在轮回的漏斗里,悬落
始终保持着朝圣者拾阶而叩的速度
千寻,围绕生世约莫需要转上三个来回
咪吽——
沉默的冰川,从融化的白感受
无需视频
有人,从合什的掌纹发现
圣洁了
6、在林芝,桃花是雪峰褶皱里的
绛霞。
在林芝,桃花是雪峰褶皱里的
绛霞。来赏的人把
云朵的哈达托在胸前
经筒转了三千转的河谷与
花瓣飘散的诗味,关情脉脉
伽蓝鸟的声音,一阵阵贴近耳边
一阵阵,与打卡的
小车喇叭碰撞
青稞把绿色调得,没有人面嫩
天地间酝酿
开封三月的酒,陪美好的年华
一起沉醉。一切都很浪漫
那赭赤山崖忽然柔软。而桃色
染透的风在追逐
爬上寺院的幡斗
7、雪水洗净的名字
诺布央金,雪水洗净的名字里遂愿
发光昵称。牦牛脊背托起的星辰
落进陶罐,酿成黎明
将自己喝成醇香
她叫那些同趣的格桑花跟在身后
银铃摇碎高原的风
铺排在牧歌中,让人侧耳捡拾
在未融冰湖似的眼眸中,捉年龄的
迷藏。氆氇纹样的长夜
把酥油灯光
编绕在形容词皎洁的发辫上
帐房用圆形抱拥,额吉在旁边温暖
炊烟描摹云朵的形状后,凝固的霞焰
被她的细鞭,轻轻雕刻成黄昏
栩栩如生。羊群中不知哪一只
偷走时,不小心撞响
山巅沉睡的钟声
8、曲谱奔涌
曲谱一直流淌
雅鲁藏布江盛开的浪花,把
格萨尔史诗,装扮上
一幅幅插图
印在大地的咽喉,最宏亮的高原处
岩层的褶皱里,雪的
蓝,汇集整个时空在奔涌
不息的佛光越过不肯低头的巨石
忽然松开串起朝暮的绳索,让
日月去撞悬崖的骨
让回声,在风的缝隙里织成经文
唐古拉,像是从金身脱胎出来的
慈仁的,永恒的守望者
雅鲁藏布江更是把佛的心跳
都交给了自己的流速
每一滴水,都在往阳光里赶路
9、天路
钢轨如哈达。如八瑞相
将扎西德勒的高原分布
并向西延伸,与
仓央嘉措的诗行平行,而过
沿途惊起的鹰群:散落的标点
托住,又轻轻推远
那些膜拜心灵海拔的皮囊
翻开白昼,合上夜晚
西宁与拉萨间隔一千九百五十六个字节
承载着亲情好多与情亲多好
钢铁的骏马奔去
牧谣在天路两旁宣扬,雪水
煮沸的炊烟,绕过隧道桥梁
袅袅地凝望
反复划过的目光带来震颤
时近时远。其实早已拒绝歌讼
依然用颠簸的方式,敲击磬石
响应此刻与我们抵达之前
不能被人触碰的那一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