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大智的头像

王大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16
分享

粗糙的巧手

王大智

妈妈离开我们不久,姑奶奶见到我,突然停下来,把手伸进衣袋,从里面掏出一只皮夹子,线织的,精致,可爱。姑奶奶将皮夹子递到

我面前说:“你妈妈做的啊,妈妈的手巧呢!”

妈妈的手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冬天手指开裂,都露出道道血丝了。每天早晨她都要搽很多“歪歪油”,搽到裂口被涂满,手发亮,可裂口就是不收口。有经验的人介绍用松香油,就是把松香放在火上烧,烧化成油滴到裂口子上,那个油恐怕有一百多度,油滴到裂口处,妈妈总要揪一下眉头,缩一下手。但实践下来裂口并没有收拢。妈妈的手一直有长长短短的、大大小小的裂口子。妈妈的手是粗糙的,妈妈的手是一直疼着的。

但妈妈不能不洗衣服,做饭,补衣服,纳鞋底……而正是这些活儿让妈妈平滑的手开了裂,现在又要用这开裂的手干这些活。没办法,将就着做吧,不,妈妈不是那样的人。比如鞋底做成普通的,不做卜页底的,可以少纳一半的针线。但妈妈偏要做卜页底。

这样,过年我不能穿上新衣,也不能穿上新袜,但我可以穿上一双卜页底鞋。

拜年时分糖的婶婶们朝我看,我就难为情,因为棉袄上有多个补丁,棉裤尴尬地吊在下身,瘦弱的小腿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无奈地“袒胸露乳”。

“这个‘卜页底’才叫‘卜页底’呢。”大婶拿几块糖塞到我手里后,忙蹲下身摸摸我的鞋子,又在脚面上按一按。

“这鞋子什么做法的呢?怎么这么抱脚?”到二婶家,二婶拿几块糖塞到我手里。回头还朝我的鞋子看了又看。

“这是我看到的做得最好看的鞋子,和二妈(我父王世和,排行老二)巧呢。明年做鞋子去跟她学学。”又一位婶婶说。

果真第二年冬天,好多奶奶、婶婶、嫂嫂跟妈妈一起糊鞋骨子,剪鞋样子。小屋子里挤了许多人,屋里似乎非常暖和。

后来,我们村许多卜页底像卜页底了,布鞋像布鞋了。

我想,我什么都可以没有,只要有了卜页底,只要有了抱脚的布鞋,我童年的尊严就有了,就可以以点概面,以一当十地幸福起来。童年暖了,童年亮了,丑小鸭也有了白天鹅的骄傲。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卜页底,那双鞋,让妈妈受了多少晚夜寒,咬断了多少根针,被刺了多少回,手冒过多少次血珠,眼睛酸了多少天,胳膊疼了多久,只有星星知道,北风知道,昏暗在一旁的煤油灯知道。

然而,人心不足,有了鞋子,看见人家有玩具我也要。

那个富人家有狗玩具,我也要。妈妈说,别哭。妈妈有办法。妈妈东找西找,找了几张旧纸,正折一下,反折一个,对折一下,斜折一下,凑一凑,套一套……一只狗出来了。两指拉动,狗腿还能动,比那个“死狗玩具”还好玩。

人家有盒子枪,我也要。妈妈笑着说,别急,妈妈有办法。妈妈用纸左一下,右一下,前一下,后一下,插一插,捏一捏……一个盒子枪成形了。枪管还可以缩短或加长,比那个“死枪”还好玩。

人家有螳螂,我也要。妈妈轻声安慰道,别叫,妈妈有办法。妈妈从地上挦起一把草,系啊,绕啊,穿啊,扽啊……一只螳螂做成了。还能拉着一根草,叫螳螂磕头,比真螳螂都好玩。

小朋友们都把玩具拿来跟我换了玩,我不肯。他们再三求我,还用小零食“贿赂”我,我才跟他们换了玩。

妈妈的手工给我带来了一份又一份快乐,妈妈的手工帮我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尊严。

妈妈的手不仅温暖了家人,也为亲朋好友编织了幸福。

王奶奶说:“现在的人磕头都用什么磕啊,蛇皮袋子,太不诚心,他磕的头祖宗不收。”于是妈妈就用草做了个拜垫,王奶奶像捡了一块金饼一样高兴,子孙跪在上面磕头,她笑得豁牙一闪一闪的。

杨奶奶说,饭焐子还是草做的好,保暖时间长,草还有一阵一阵的清香。妈妈就用草做个饭焐子,张奶奶像抱孙子似的抱回了家。

金爹爹说,年纪大了,木头椅子硬啊,有个蒲团才好呢。妈妈就用草做一个蒲团,在里面塞了碎布,蒲团面子上还系一根布带子,便于拎起、移动。金爹爹见了我妈妈就念叨:“王奶奶,蒲团好得很呢,养屁股,一天到夜陷在里面都不咯人。比什么都好啊。”

到瞿奶奶家去玩,妈妈看到瞿奶奶门口堆了几个雪碧瓶,突然有了灵感。她说,我回家试试看,应该能做几样东西。原来妈妈把雪碧瓶斜着剪,剪成一条一条的,然后就用它,像编竹篾子一样编成了淘篓子、菜篮子、手提包。王奶奶要给工钱,妈妈不要,王奶奶炒了一小袋瓜子送给我妈妈。

都说我妈妈巧,其实据说我小时候的观察,现在的思考,那是妈妈舍得花笨功夫,别人在嗑瓜子,扯闲话,搓麻将,她静静地剥竹子铺篾子编绳子。等一件工艺完成才知道,“多渴啊,我还没喝一口水呢”;“多酸啊,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啊?天都暗下来,快去烧晚饭”。

我常想,如果在今天,凭妈妈的巧劲和毅力,妈妈一定是大国工匠。

我还要告诉妈妈,你的孙女小时候就喜欢趴在地上看你编织,现在摆拼盘,折纸模,搞贴塑等,在市里手工比赛中拿了奖。最近买了一抽屉的红线、蓝线、黄线等不知又要搞出什么花样。孙女儿像奶奶的孙女呢。我常欣慰地想:“‘手工’代有才人出,这股巧劲儿,还要传下去呢!”

注:

歪歪油:即“蛤蜊油”,旧时护肤品名。

卜页底:指纳密的如卜页一般的千层布鞋底。

《粗糙的巧手》(原题《巧手母亲》)发表于2025年2月18日的《扬州晚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