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智
磨刀石是什么,我问了几个小鲜肉,他们都只会摇头。甚至还有人告诉我,它是游戏里容易被欺负的低级“玩家”。唉!
然而,磨刀石你是很有面子的,中国有一个成语就借你而成名,那就是坦荡如砥。你坦荡如什么不行,非要如砥?可见砥不可忽视,它应该是人们心目中的重要词汇。砥,就是磨刀石。
磨刀石,从名字看中心语是石,通常人们可能觉得它应该是一块石头。但在我们农村,磨刀石常常是一块砖,不过,它不是普通的砖,它得四四方方,它得经久耐磨,它是一块曾在火中、水中涅槃过的青砖。
如果我们的屋子依河而居,磨刀石就常待在河边的码头上。如果我们的屋旁没有河,磨刀石就会常置于一棵老树下的一个破盆子里,盆里盛着半盆泥水——那水虽浑,却能让青砖始终保持湿润,磨起刀来不滞涩、不伤刃。
磨刀石看上去黑黢黢的,表面还沾着些泥水痕迹,可它是我们农村人的重要家当,因为那时剪个衣料,打个补丁,要用剪子,剪子要磨;割把韭菜,切捆猪草,要用菜刀,菜刀要磨;砍棵枯树,劈堆木柴,要用斧头,斧头要磨;挖个小坑,铲片杂草,要用铲锹,铲锹要磨;收麦子,割稻子,要用镰刀,镰刀要磨。那么多家伙等着磨刀石磨呢。不磨那块布才不买你剪子的账呢。不磨,就连切下去的猪草也是藕断丝连;不磨,斧头不“虎”;不磨,铲刀“难铲”。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嘛。磨刀石任重而道远啊。
印象最深的还是磨镰刀。农村人对镰刀是敬重的,因为它一头连着稻子麦子,一头连着人们的温饱。镰刀不用时被整齐地搁在墙脚下,甚至用绳子吊起来挂在墙上,就像高档酒店吊高脚杯那样。要磨了,人们便把它们一一取下,轻轻而庄重。
仿佛是法律规定好了的,或是人们约定俗成了的一样,农民磨刀大都选在午饭后或是晚饭后。有闲的人开始闲聊或睡觉,农民则开始做一件大事——磨刀。他们会拿着一张小板凳,坐在树阴下,然后点上一根烟,那好像是一种仪式,又好像是给发动机揿下启动的按钮。就着树阴或月光,他们启动了。
磨刀说起来就两个字,但做起来是需要智慧的,我们的老百姓许多人没上过学堂,但他们做起事来是会用脑子的。
他们在磨刀过程中揣摩,发现把钝刀子放在盐水中泡上头二十分钟,再磨,边磨边浇盐水,是磨刀妙法。这个盐水5%的浓度最佳,这个5%,农民不用秤称,用手抓,看看水的多少,估摸盐的斤两,推断手掌张口的大小,一把抓下来,基本八九不离十。农民的手就是秤。后来我学化学才知道,刀变钝多是因为刃口生锈(氧化铁),盐水既能加速铁锈溶解,又能降低磨刀时的摩擦热,减少刃口卷边——这样磨出的刀,不仅快,还更耐用……
磨刀不能平着磨,要让刀锋与刀石成一定的角度,角度太大太小都不好,以二三十度为宜。后来学力学才知道,当刀锋与磨刀石保持二三十度角时,形成的刃口较为锋利,既保证刀具在切割物体时具有较小的阻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刀刃的强度……
农民没学过数学,没学过力学,没学过化学,但他们把生活中的这些学问处理得十分恰当,所以,磨刀就是在做数学题,做物理题,做化学题,农民们不仅做了,而且做得很漂亮。
他们就这样磨啊磨,重复一个动作。他们心里想,刀不是割稻麦,是亲亲稻麦,是跟稻麦说悄悄话,是请稻麦回家。像妈妈喊一声“乖乖”,乖乖立即扑到妈妈怀里,温驯地牵着妈妈的手,跟在妈妈后头。因此,刀磨得很用心。午后的树阴下,宽阔的或是瘦弱的脊背随着双手的推动在不断地起伏,像稻浪叠涌。斑驳的树影从手臂滑向脚面,又从脚面滑向不知何方的远处去了。夜晚的月光下还在磨。宽阔的脊背满承星辉,隆起的肩胛微挑霜色。夜静得只剩‘沙沙’的磨刀声和呼呼地喘息,好像听得见时间在哗哗地流逝。他们就这样来回地推着刀,在时间里打磨,把厚刀磨成薄刀,把锈刀磨成亮刀,把钝刀磨成快刀。刀快不快,他们自有法可断。他们磨磨,忽然直起腰来,那不是要休息,在这个抢收的黄金时日里,他们把休息扔得老远,他们直起腰是觉得一件大事快要干成了。他们伸出大拇指,在刀锋上轻轻地刮一下,如果“但微颔之”,那就宣告真的成了——刀快了,刀锋利了。
他们往往不会只磨一把刀,在那个人多力量大的年代,哪一家不是丫头小伙排成队,因此镰刀也多,不是一把,而是一排。磨啊磨,一下又一下地磨,一排的锈迹斑斑慢慢地就会变成一排的亮光闪闪。
他们就这样躬着身,一磨就是个把小时,几个小时,刀终于锋利得发亮。像一支瞄准了好长时间的箭,最后射出时连石头都能穿破。
如果你注意一下,不是一家在磨,几乎家家在磨。细听,那一片磨刀声缠在一起——有的“沙沙”微吟,是新砖磨钝刀;有的“嚯嚯”轻吼,是老石磨快镰。新砖老石齐上阵,丰收小调共谱成。李白曾吟“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却记着“兴化一片月,万户磨镰声”——月光洒在每家的树阴下,每道刀光都闪着耀眼的期盼,期盼凝成晶莹的露珠,露珠洒在如金的谷穗间 。
磨刀是“收割交响乐”的序曲,是哲人对收获的沉思,是道人捻着佛珠的修行。
磨刀石,你应该骄傲,你替农人骄傲吧!
我摸摸你磨凹的纹路,指尖还能蹭到残留的铁屑与盐粒——忽然就看见爸爸躬身磨刀的样子:他烟卷叼在嘴角,盐水顺着青砖往下淌。我仿佛回到石器时代,仿佛摸到了我们家祖辈过日子的根。我们农村人把人生病、遇困难,说成受了磨。磨本是一件不好的事,可是勇敢的中国人现在很爱说砥砺前行,《说文解字》“砥,细石也;砺,粗石也”。不管粗细,都是磨刀石,都是用来磨人修人的。中国人,中国的农民不怕磨。磨刀石,你磨吧,磨到石凹刀薄,磨到月软心亮,磨到所经之磨,皆成铜镜,照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