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韦仨的头像

韦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15
分享

种菜

妻子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新建的幼儿园,幼儿园后面有一大块空地,是分给带班老师作为幼儿劳动教育使用的。由于幼儿园的学生还小,学校里的老师经过商量之后,决定动员老师家属参加学校的劳动体验,我便是被动员的老师家属之一。

立冬之后,天气渐渐变冷。常常是灰蒙蒙的天,雨一下就是三五天,就算太阳偶尔露脸,也感觉不到一点儿温暖。妻子在为那块空地而发愁,种果树吧,周期太长,种花草吧,又有点儿浪费。正当妻子拿不定主意时,儿子的房间忽然传来爽朗的读书声:“冬天的雪,春天的菜……”

种菜呀,俗话说:“寒冬腊月,还得种菜。”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吃的蔬菜都是自给自足的,菜种子下地一两个月后,满园子的青绿,保证了一年到头的菜盘子。进入冬季后,农村的菜园特别热闹:除草的除草,松土的松土,施肥的施肥,编篱笆墙的编篱笆墙……一派忙碌的景象。拿定主意后,妻子就在电商平台上下单:买菜种、买肥料、买虫药……

周末的早晨,我,妻子和儿子,我们在小区的早餐店吃过早餐,便步入停车场骑车。我双手扶着电动车的龙头,右腿跨过车身,夹住坐垫,脚跟蹬地扶正电动车。“上车!”我发出指令后,儿子和妻子便跟着上车。只见儿子左脚踩住踏板,双手抱着我的粗腰,右脚一抬,便稳稳当当地坐在我身后了。妻子呢,上车更快,甚至不用借力,右腿一抬,屁股就坐到坐垫上了。我扭动车钥匙,电动车便驶出了小区。一路上,寒风凛冽,有不少晨练的人,也有不少来来往往的车辆,他们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

电动车驶入小路,转个弯,便来到了幼儿园后面的那块空地。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斜斜的坡面,长满了杂草和藤蔓。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老家的那块菜地,原先也是野草丛生,藤蔓缠绕,母亲都已经放弃了,可是父亲坚决带领我们开垦,后来成了我家的自留地。我们停好车,开始除草,儿子兴奋地蹦着跳着,妻子则四处查看地形。我俯下身子,挖起一锄泥巴,泥土湿润,土层肥厚,适合种菜。这片空地虽然荒芜,却蕴藏着生机,也许真能打造成一块小菜地。

才一会儿工夫,斜坡上的杂草被一茬一茬地锄掉,堆在我们身后,垒成小山,儿子把这些杂草当棕垫,在上面打滚、翻筋斗。我和妻子则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汗水淋湿衣背,洇出无规则的“地图”,我打趣妻子说:“媳妇今儿穿的花衣服真漂亮!”“你的身上还会冒气呢!”妻子则调皮地回怼我。

把杂草薅干净后,已是下午4点钟了。为了赶工,我没有翻地、松土,直接平整土地、拉沟,妻子则负责点菜种、覆泥。待我们种完整块菜地时,街上的路灯也次第亮起来了。回望今天劳动过的菜地,我们满心欢喜,因为我们种下的是希望,也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接下来的日子是煎熬地等待,等待蔬菜的生长。一天,两天,三天……我和妻子每天都到菜地逛上一圈,看看菜种被鸟雀啄了没有,瞧瞧篱笆被牛羊拱了没有,最不放心的是邻居的母鸡,它会带领一群鸡仔在菜地附近晃悠。半个月过去了,我们的蔬菜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倒是墙头草开始冒尖了。妻子自言自语地说:“难道我买到假菜种了?”妻子急忙打开手机端售后服务问个明白,人家的回复掷地有声地说“有假包换”。邻居的阿姨见我们着急的样子,跟我们一同到菜地勘察情况。刚到菜地,阿姨同情地说:“年轻人,菜不是这样栽的,要先松土,栽种,浇水,再盖上薄膜……”我和妻子如醍醐灌顶,相对无言。

于是,我和妻子又甩开膀子大干。松土、平整、拉沟、点种、浇水、覆膜,一切按照邻居阿姨的方法来栽种。果不其然,一个星期之后,菜种开始冒芽了,我和妻子欣喜若狂,晚饭时喝上两小杯庆祝劳动成功。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蔬菜也一天一天地冒青了,我和妻子每天都到菜地查看情况,不是浇水就是施肥,生怕蔬菜长势不好。可是,好景不长,我们发现蔬菜变得又黄又蔫了,继而枯萎死掉。我和妻子不得其解,又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了?

我们带着疑问拜访了邻居的阿姨。原来,蔬菜的生长跟人的成长一样,溺爱,反而适得其反。我们恍然大悟:每天都浇水,直接将菜苗淹死,过早施肥,直接将菜秧烧死。

我和妻子吸取前面两次种菜失败的教训,开始了第三次种菜。菜种冒芽了,我们不理不睬,菜种冒青了,我们也不闻不问,直到菜秧变绿了,我们才隔三岔五浇一浇水,化肥也换成了农家肥。看着满园青绿的蔬菜,我和妻子会心地笑了。

吃晚饭的时候,妻子煮了菜地刚摘的青口白和豌豆尖,放上半条豆腐,青青白白,鲜嫩爽口。儿子赞不绝口:“今天的菜特别香,有爸爸和妈妈的味道!”是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有经过劳动换来的果实,才是最香甜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