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利用休息的时间回了趟老家,无意间在洗手池旁边,看见了一个扎着口的小布袋。拿来看时才知道,这里面是老妈装的一些小碎块的“洋碱”。当时,我有点想笑,但心里却莫名的有些酸楚。
洋碱,是我们这里大多数人对肥皂的俗称。因为对于洋人那里传过来的东西,我们大都会冠以“洋XX”的名字,如洋烟、小洋楼、洋车等等。“洋碱”这种称谓也是如此。想笑是因为我觉得现在的生活,虽算不上怎样富裕,但总要比过去好的太多。大可不必这样来省着,再说又值不了几个钱;酸楚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早已大大改善的今天,老妈还是对这样的小事“耿耿于怀”“斤斤计较”。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老妈的缝纫机旁边总会有一个装满小碎块“洋碱”的盒子。那是老妈用来磨针用的。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原理,只知道针尖儿在那上面扎过之后,缝起衣物来就会很锋利。所以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家里再小再碎的“洋碱”也没有丢掉过。
也许是以前日子的穷苦,所以我能够理解老妈她们那辈人,爱惜东西,节俭持家的这种习惯。可是自己参加工作以后,便渐渐地开始有些不解,甚至常常对这些小事会很不在乎,因为感觉无足轻重,很无所谓。在外工作的时候,常常会因为不合胃口,后者其他原因,把满满的饭菜,或是整个的馒头丢掉。因为身旁的很多人都是这样,所以也便见怪不怪,倒也“心安理得”。
最早的时候,因为单位里的包子是免费的,所以每到打饭的时候,会有很多人争着抢着打很多包子。吃不完就整碗整碗的倒掉。别说食堂的厨师们,就是我们当时看见,也会气愤这些人如此的浪费粮食,暴殄天物。而现在却全然的“泯然众人矣”。
老妈常说“细米白面的,丢掉了多可惜”,我也常会念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可是如今却很少能够真正做到。 一块“洋碱”,本不算什么,但在老妈看来,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还能派上用场,就要想想办法接着用,让它发挥到“极致”,算做“物尽其用”。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应该是母亲那辈人所特有的美德。然而于我们年轻的这一代,甚至下一代,已很不多见。无论贫穷抑或富有,也许都应该慎重的去思量,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什么是美,什么是德?
和往常一样,母亲今年又在家里办起了暑假辅导班。虽然今年的学生不多,只有九个,都是三到五年级的学生。但学费算下来,也足足有一千多块。这要比她平时一个月代课的工资要高出许多。加上这段时间没有什么农活,又有不少学生家长撺掇,母亲索性就办了起来。
由于这几年小学都增设了基础的英语课程,而农村的大多数孩子,平时又极少接受这方面的教育。都很希望借助于辅导班的“加餐”而有所长进。所以除了数学和语文外,母亲不得已还要教这些辅导班的学生们英语。而母亲上高中那会儿还没有英语课程,虽然这儿几年,她自己平时也暗下苦工学过一些单词。但是对于现在很多小学课本里,很初级的英语句子还是读不下来。母亲只好找来一个将上初中的堂妹来辅导学生们英语,而以此免收堂妹在辅导班的学费。
前两天跟母亲打了次电话,母亲说,这期的辅导班用不了几天就要结束了。离开学还有段日子,她想利用这段时间再到邻村,她代课的小学,再办一期辅导班。说是还有不少的学生要来上这个辅导班。而远在北京,上军校刚满一年的表弟,刚好这两天回来。到时候让他教学生们英语,一来学生们和她都可以学到一些比较正规的单词发音,二来表弟也可以赚到一些生活费。
我很理解也很支持母亲,但也不愿母亲如此的劳苦。母亲没骑过自行车,电动车又不敢骑。到邻村代课只是靠步行,虽然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但是炎炎夏日,烈火当头。母亲总要吃不少苦头。平时为了微薄的工资,而今为了略为高点的所谓的“外快”。
每想到此,我总觉得心酸和羞愧。心酸于母亲常年为了家计和儿女们而如此的操劳;羞愧于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没有抽出多少时间来,教母亲学习英语。
母亲是个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人。96年在家里她创办了,十里八村,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学前班。而她学前班的第一届学生到如今也已经大学毕业。这对她来说也算是一种欣慰。可是好景不长,到07年的时候,由于各类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地而起,又有车接车送,加上人们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母亲的学前班很快就“关门大吉”了。而这几年由于农村教学条件的困苦,师源一直紧缺。母亲因此也便常常奔波于邻村的小学代课。虽然学生不多,工资不高,但是于学生而言,她同样拥有和别的正式老师一样的威严。因为在学生们童稚而又单纯的世界里,并没有代课与在编的区分。只要是他们的老师,就一样会得到他们的尊重。母亲深爱这些他教过的学生,就像这些学生深爱她那样。
母亲是个顽强向上的人,勤于学习,又相当的聪慧。她不但知道很多历史地理知识,也很会针织刺绣,自学了很多基础的病理知识,甚至还会打针输液。母亲是全村除了“赤脚”医生外,唯一一个会打针的人,而且是一个自学的敢打针的女性。
母亲写得一手好字,笔法雄厚,苍劲有力。就像她为人处事一样,正直爽朗,宽容大方。母亲是一个不拘于现实,敢于同现实作抗争的坚强女性。恢复高考后,母亲用外婆给的零用钱偷偷买来收音机,收听广播大学教授的课程,剪报纸,做笔记,她想上一所她喜欢的大学。但是后来遭到大舅的极力反对而不得已作罢。我总为母亲叫屈,总不甘心母亲过如今这样窘困般的生活。因为母亲是那样的才智超群,胸怀远大。
时光荏苒,在我总还没给母亲一些东西的时候。蓦然间,听母亲说,她眼睛现在有些花了,报纸上的小字开始有点看不清楚了。是啊,年过半百的母亲的确开始老了,额头上又添了不少白发。唯一不变的只是一如往常的忙碌。
我至爱我的母亲,总想为她做点什么。在未来的日子里,如果还有机会,我想陪我的母亲去上一回大学,去外面的世界走走。
201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