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北川河湿地公园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已有七年了,但比邻公园而居的我还没来得及穷览其全貌,对它的了解也只是皮毛而已。为了试作这篇小文,特与家人一道用四个半天的时间比较扎实地转了一圈,对其大小景点算是基本“收入囊中”了。
事后回想,经过此次地毯式“搜索”,虽然对湿地公园概貌有所了解并获些许心得,但仍无法快速、清楚地记起、定位各主要景点并将它们有序、流畅地串联起来。为此,我暗自思忖并与他人交换看法:若要全面了解由六个湖、五个园组成的整个湿地公园,没有十天半月是做不到的。在此,不禁由衷点赞政府为西宁城市品质的提升办了一件大好事,为市民修建了一组诗情画意的休闲好去处,其意义不只眼前,也不止生态,而是长远,更是多元。
虽然此次煞费苦心地集中观瞻仍停留在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阶段,但却有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发现、新体会,这个新的收获便是——“渡”。
一
以往去北川湿地公园,我一般只观赏景点而不过于留意导游指示牌,因而对不少景点叫不上名称,甚至不知道除了自己及亲友们常去、常说的那些外还有什么绝妙的可去、可观之处,比如对于这个叫“渡”的景点就一无所知。
在此次有目的的游览中,我没有放过对所有指示牌的留意、打量。当游走于养生园时,无意发现一块标记为“渡”的指示牌,下意识地以为是引导游人走出湖泊的栈道或桥梁。为了验证这个判断的正确性,就沿着指示牌指引的方向展开寻找……栈道密布,桥梁纵横,哪一处都应该是渡啊!就在以为找到答案时,无意低头间,在绿草掩映中发现一块不起眼的长方形石碑,走近一看,其上方赫然雕刻着一个“渡”字,好不惊喜。原来这个众里寻他、“灯火阑珊”的“渡”,是坐落在观鸟塔东面不远处湖水中的一座充满哲思的水中雕塑,其基础为白色圆柱,主体为古铜色的莲花佛指印,寓意着具有慈悲之心、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圣洁、美好的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无疑是修身养性者的崇高目标。这座雕塑的简介中虽没有出现“渡”字及其相关阐释,但其启迪、渡人的功能是不言自明的。
二
说到渡人,这座雕塑“渡”应蕴涵有多层涵义,其最高寓意必为人格境界的超越乃至精神灵魂的塑造。然而,我认为,这座雕塑给于人的最基本启示则应是调节心情、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实现不了精神渡,又何谈境界渡、灵魂渡呢?因此,只要实现了精神渡,自然也就完成了人生渡。从这个意义上说,走出户外、放松身心的适度游览则是实现精神渡的理想甚至不二选择。
远眺、近观,北川湿地公园有许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辅相成的景点(带),这不仅是家喻户晓的事实,且他人早已留下过不少上乘的文字、影像资料,按理无需在此再作简单、罗列性地赘述。然而,我在想,通过此次地毯式“扫荡”并结合以往游览观察所提炼、甄选出的如下这些景点(带),也许会令游客再次愿意入园瞩目、驻足的,因为她们着实使我感叹不已、流连忘返——
山水画廊。
不论从哪个入口走进湿地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绿水青山。游走不了半小时,会使人有一种置身、信步于山水画廊之感。
此山,即为湿地公园东侧南北延申的西宁北上。十二年前刚迁居这里时,光秃秃的它令人不爽,如今已然身披绿衣、旧貌新颜,足以养眼、养心。在这里,将绿景总体归类为青山是适宜、恰当的;据有关资料推算,湿地公园的绿景要占到整个景区面积的30%左右。晚饭后,沿着小区对面的滨河路散步时,看到当初整治河道时栽种的各种灌木密密麻麻、郁郁葱葱,牢固地守护着河岸。是啊,湿地公园初建时莳植的各种树木似在疯涨,好像一夜之间甚至一转眼,苗木就变成了森林,扮演着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与有力贡献者的角色,乃至于快要赶上我所熟知的西宁西山,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当然,担当这个角色的还有湿地公园内无数大大小小的草坪、花坛;另外,众多的花草盆景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湖岸,犹如古时美女的点绛唇。
此水,就是湿地公园的主体——人工湖。由其组成的水景面积要占到整个景区面积的50%以上。毋庸置疑,没有这美妙水景的滋润、陪衬,再好的其他景点也会黯然失色、了无情趣的,故下文所描写的景点几乎都与此水有关。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湿地公园,自会激发起你的博大与宽广。
情风戏芦。
湿地公园不乏名副其实的芦苇荡。对于司空见惯的芦苇,容易为多数游人熟视无睹,但我认为,除了能遮挡、阻拦风沙外,它们更是湖水中断不可忽视的一大风景。你瞧,几乎在每个湖泊中,那一面面、一片片、一条条、一团团、一簇簇高度不同、深浅各异的芦苇丛,或岸边、或湖心、或半湖、或右上、或左下地随机分布,看起来是那样地恰到好处。清风起处,伫立岸边、小桥、栈道、亭台,看芦身摇曳,听芦声悉索,感芦情传递,真是快哉、温馨至极!试问,如果没有它们的点缀、留白,湖泊乃至整个湿地公园不知要逊色多少?
亭台涵春。
湿地公园的亭台楼阁之多非一般公园所能比拟。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园内有听雪亭、浣花亭、听芦廊、训子亭、西巡亭、孺子亭、流霞轩、清廉亭等近20处不同形式、风格有别的亭台,或滨水而建,或伸入湖中;它们大小不等、造型各异、寓意有别,绝大多数具有横批、楹联,无疑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青唐城巍峨雄伟、气象恢弘,仰观此楼,对历史、先民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回廊为曲折环绕的回字结构建筑,除了表达移民迁徙的艰辛岁月外,我认为也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生活智慧——回味、回头、回归、迂回,等等。
彩虹辉映。
在湿地公园的适当位置修建有不少橘红色的彩虹垂桥,在供游人漫步、骑游或驾车通行的同时,无疑也扮演着一处处风景的独特作用。夕阳斜照,云淡雨霁,天地如洗,一道道明丽彩虹悬于眼前,欲触不及,欲罢不能。自然人文相辅相成,天地彩虹交相辉映,这一道道靓丽风景怎可用“养眼”“醉眼”形容得了呢?是的,只有“恍若仙境”四字方能配得上它们。
湖边人家。
湿地公园西侧的中下游,高楼、别墅滨湖林立,层层叠叠,好不壮观。正是有了它们的有机点缀,才使此段公园尤其是夏都园呈显出一派现代、时尚、宏大的格局。安家于此的人们,茶余饭后,就可移步户外,信步徜徉,享受属于他们的美好时光;若是懒得动,于悠闲抽烟时、优雅品茶中、轻松交谈间,便可对窗外美景“一网打尽”。
园中精魂。
到了气温持续回升的孟夏甚至暮春时节,吊嗓子、习乐器、练书法、跳舞、遛鸟、散步、骑行、写生、摄影甚至自拍、直播等这些在其他城市中心公园有的现象,在北川湿地公园应有尽有,甚至更多。有次散步时,远远听见播放清脆青海花儿的音响声从前面的亭子传来,走近一看,一约莫80左右的老者坐在马扎上微闭着眼,身旁是一个巴掌大小的播放器。
即便不是双休日,也有不少人们(家)走进就近园中,野餐、打牌、喝茶,显得那样悠闲自在。在湿地公园的随便那一个宽敞亭子,总能看见战友、同学、朋友、同事举办的联谊活动,他们或歌唱、或朗读、或弹奏、或座谈,引得游人驻足观看、心生艳羡。
湿地公园已然声名远扬。有好几次,我在陪同外省(市)同学闲逛前,他们脱口而出的就近好去处便是她。
除此,尚有“都江”分流、时空穿越、平湖飞瀑、清风盈袖、湖柳之恋、鱼鸟竞欢等诱人景观等待有心人的观赏。
至此,包括前文简介中的雕塑“渡”,可对湿地公园上述所有景点(带)统称为“北川十三渡”。然而,园园相连、园中有园的湿地公园实在是太大了,大的非有毅力、周密计划者无法穷尽其全景,着实令人叹为观止。无疑,它蕴含着的“渡”也远不止十三了。
三
中年之后,我热衷于“营造”、命名自己的“后花园”了。家居水利厅家属院时,便对西山及其植物园、麒麟湾一往情深,不要说节假日就是茶余饭后也常去游览、散步,并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西山听涛》《麒麟湾的五行》等数篇小文以致谢这些寓自然、人文为一体景观的无私馈赠。
自从搬迁到城北新居后,我便急不可耐地遍寻新的后花园,所幸的是很快就找到了,她就是湿地公园上游怀古园中的一块湖中之岛,从居住小区步行十来分钟便可到达。在我心里,后花园便是压缩版的北川湿地公园。
自此,只要在家,每天下午四点左右,我都要去后花园散步并完成一些简单、必要的户外运动,多年来,除非狂风暴雨(雪),从未间断过。久而久之,我已经离不开后花园了,以致于不想如同从前一样频繁地去外地游玩、小住了。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后花园用安抚、倾听、包容、启示等,给予我无尽的关爱、鞭策——
徙居城北后,曾几何时,每当周末,我们一家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生物园区:在马路边相对茂密的树荫下铺上垫子便吃喝、休憩起来,既无趣又有碍观瞻。如今,走出家门即为美景;“须行即骑访名山”,这是何等地便利与自由啊!
来到后花园,信步游走,随意张望,甩臂扩胸,高吼低吟,捶腰扭胯,对话万物——树木花草、轻风暖阳、飞鸟野兔、滟滟湖波……在做完这些积极的言行释放后,心情得以放飞,身心得以愉悦,包袱得以悄然卸载,晚归时氤氲全身的只有一抹温暖的夕阳。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常与家人去后花园解闷、散心,忧烦、疲惫的身心不知得到了多少慰藉啊!
前文已有提及,渡有多层涵义,其最高层次必为人格境界的超越乃至精神灵魂的塑造;一个人在完成精神渡后,尚应致力于实现境界渡、灵魂渡。为此,就得从真正意义上的自渡开始——渡之于宁静、渡之于淡泊;没有做到并完成切切实实的心渡,即便是再好的美景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在后花园散步时,我时常反思着、自责着、检讨着、改正着、自我监督着,深切感悟到,一个人只有力争减少乃至完全规避嘴碎、怨恨、发脾气、好争辩等不良脾性,才会心气顺、身心顺、家庭顺乃至人际关系顺、工作事业顺。
一个有稍许悲悯情怀之人,除了自渡,还应渡人。后花园中不只有我,更有许许多多的男女老少。因此,她既是我的后花园,又何尝不是他人的后花园呢?然而,他人毕竟与我的所思所想、所悟所得不一样,久而久之,也许彼此还能发现不少的毛病。对此,是视而不见、装聋作哑,还是委婉提醒、好言相劝?这无疑是对渡人意愿、能力、效果的一种切实考验。散步时,经常看到一个约莫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也在一圈圈地快速行走,行进间,他有时嘴里念念有词,有时踢踹路边的垃圾箱,有时旁若无人地就地大小便。我多次想提醒、制止他的这些不文明行为,可不敢断定这小伙子脑子是否有毛病?不敢断定他否会暴力抗辩、精神失常加剧甚至做出撞树、跳湖等过激行为?因而每次在经过一番心理纠结、思想斗争后,前一刻产生的渡人冲动就悄然偃旗息鼓。我的心在明白地告诉我:想渡人,你还不行呀!
当我首次走进这个后花园时,距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还不到半年。当时,我才50岁出头,该如何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呢?双脚在后花园踟蹰地行走,双眼在后花园迷茫地顾盼……直到有那么一天,我猛然顿悟:不能沉溺于抽烟、喝酒、打牌,而要利用自己稍有的文字特长练习写作。因此,作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的我果断地放弃对摄影的精进钻研,一门心思地爬起了格子。自此,在后花园,写作中的瓶颈常会打通,奇思妙想常会灵光闪现,待撰写文章的主旨常会瞬间敲定。在后花园,我也日渐清楚,写作是需要一定天赋的,在文学世界里,行家不少、高手很多、大家不乏,只要以永葆定力、自得其乐的心态对待、热爱文字即可,而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诱惑、光环则不奢望、不羡慕,保持一个退休者身心的最大自由、愉悦。
四
风起北川,云起北川,雨起北川……
北川河湿地公园的涨势必将更猛、渡势必将更强。
地处北川河流域下游的湿地公园尚且如此,那么水源涵养、植被覆盖具有明显优势且生态建设从未停步的中、上游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北川欢渡,渡时光;
北川欣渡,渡身心;
北川静渡,渡精神;
北川淡渡,渡灵魂……
(2025.9.3于西宁北川河畔读行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