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志权的头像

刘志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03
分享

美不经意间惊艳了时光

东方曙光微现,稀薄的云天嵌开一道缝,西窗明晃的光,将住院区的长廊照得通亮。夜班护士还没到交接时间,身穿白衣的飘飘身影拖拽着药具车已在病房间来回穿梭。尽管白色燕帽衬出她们的疲惫,但脚步的轻盈却显得那么俏丽。

“护士,麻烦你把这床单给换一下”,“好的,稍等一会儿,我去取”。护士一边轻声细语回复着,一边仰着脖,手抓住吊瓶,用力往瓶架上悬着的瓶口软塞处插着药管。

走廊间,人工智能高频的903床呼叫、908床呼叫......如急促的警报,一声叠过一声地回荡。护士俯身看了看患者扎针的手部,见没问题,一路碎步,身如翩飞的白鸽,向门口的药具车跑去。

我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目送她飞奔的背影,如此近距离接触护士,看她们辛勤工作的样子。而后护士每次进病房打针换药,总要戴着口罩,那双燕帽下的眼睛是美丽而清澈的,似一泓清水,闪着晶亮的柔波。

没频繁来医院之前,我对护士这一职业没有太深的概念,当然也包括大夫。即使有印象也是朦胧的。彼此不是一个行业,日常没有工作交集。家人住院的时候不多,没有长时间陪过床,护士在眼眸是影视剧中的角色。但与红岩认识之后,便清晰了我对护士一行的印念,也陡生了敬畏之意。一个人认知程度的提高,往往在一念之间或一面之缘,会瞬间改变自己的想法。

那是第一次新冠之后,一直想写篇描写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勇于抗疫的文章。恰巧去税务局办事遇到菲菲,提供个素材,盟医院有一批医护人员从驰援武汉的一线撤回,红岩便是其中的一位。经性格爽快的菲菲介绍,有幸结识了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女杰。

初识的座谈,她衣着朴素,清秀的脸庞显出儒雅的沉静,眉宇间隐逸着一种秀外慧中的气质。耳闻她的娓娓而诉,像听一个来自异乡武汉的传奇故事。没想到她文静的外表下,竟然有着华夏儿女国难当头,能挺身而出的壮士情怀,实属可敬。

那次突发而来的疫情,俨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冷酷的现实呜咽着山河。一个个壮举,一桩桩感人的事迹,一时间蓬勃而至,感动着无数中华儿女。

在按下暂停键的城乡,人们足不出户,保护着自己。但凡亲历过‘战事’洗礼的人,内心都是及其平和的。我在红岩的眼中,解读着她在武汉经历的故事。

叙事在她的语述中连缀成一幅画,我静静聆听,联想着曾经看过的一个视频,图中有一个画面,是落日余晖中,一名护士推着一位重患老人,来到室外看一看远方美丽的落日,享受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那份温暖,那份恬淡,那份生命的蓬勃跃然图中。

我们蒙疆和有着樱花之城美誉的武汉相距遥远,很难想像眼前这么羸弱的女子,她当初面对武汉疫情时,在危难关头,自己勇于申请参加内蒙古援鄂医疗队的决定是那么果敢。

她说:“当时孩子还小,我是党员,还是从事消毒杀菌工作的,疫区最需要,面对疫情就得往前冲,没想太多。当时我们到了之后,进入病区得穿多达4层的防护服,穿上身上如同箍上一样,整个喘不过气来。防护服紧张,为了节约,我们从穿上隔离衣,戴上口罩、护目镜进入病房隔离区后,保持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穿着密不透风又闷又热的防护服,还得捂紧口罩和护目镜,10小时下来,浑身上下湿透了,脑袋闷得迷迷瞪瞪的,这种滋味真不是常人所能体验的。尤其是交接班,我当时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接班的时候,尽量保持提前到岗。再危难险重,也要勇敢顶上去,替下前一班的同事,让他(她)们下来好好休息。每次从病房出来,卸防护服、消毒杀菌就得2个小时,脸上勒的都是深深的褶子,汗水一浸,感觉特疼......”

我问她:“当时你去之前,疫区那么严重,随时都有传染的可能,你不害怕吗”。她坦然一笑答道:“肯定有这个心理,但是一想到我做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咋能不挺身而出呢”。这平凡中的伟大呈现的美,在不经意间惊艳了时光。那次采访过后,由于彼此都忙于各自的工作,等再见到她时,她已经是一个科室的护士长了,依旧是沉稳可人,风采卓然。

这两年的几次医院陪护,看到护士站的灯光是常亮的,白衣护士在病房间匆匆往来。对年纪大听力不好的老年患者,还会显出极大地耐心,护士们得贴在耳边大声地嘱咐。还要告诉陪护的家属们如何为患者做辅助护理。

有次换药的空儿,我问护士:“看你们一天那么忙,感觉特累吧”。她婉然一笑:“怎能不累呢,我们一天的工作不单单是打针换药,还要做各种记录写总结,自己当班的活忙不完,到点都下不了班,很少能照顾上家”。

医院附近是一个临河公园,离桥很近。站在住院部高层的西窗,可俯瞰到远近的景色。入夜,住院部走廊的灯,白昼一般,我走到走廊的一端,环望着楼下不远处那华灯熠熠的彩桥出神。

从这里纵览外面的世界,感觉待在医院里的人和楼外行走的人,恍若两个天地。有健康的体魄,能自由地行走,真是人间莫大的福报。身后的整个走廊静悄悄的,没有了白天的喧嚣。

值班护士坚守着岗位,在做着记录。我转身回屋,由于熄了大灯,只有墙上的小灯亮着微光,室内光线朦胧,从临床的患者的鼾声不难听出他已渐入梦香。

我倚在墙边临搭的长凳上看着手机,都已经后半夜了,刚要放下手机咪一会儿,房间的门轻轻推开,两名护士打着手机电筒,挨个病床查看患者体温和睡眠情况,帮患者掖掖垂下的被角,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出病房。

偶尔,还会听到走廊护士台的广播呼叫,尽管护士们穿着平底鞋的脚步很轻,但急诊时一路小跑的脚步声,还是震醒了子夜的宁静。

当白衣天使的美名,冠誉一种职业的时候,纯洁、美丽、善良、爱心的护士形象,便像绽放的花一样,霍然浮现在人们潜意识的心窗。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伟岸的一面,但当你真正熟悉了护士的工作,细数她们一天恰似奔跑的脚步,她们守护着职业的神圣,在日月轮回间付出了个中甘苦,负荷着青春的翅膀。

大凡护士都是美的,真正的美是不需要雕琢的。在岗位上她们不能惬意的化妆,把最美的妆红悄悄收起,职业的要求,赋予她们自律的崇高。把青春留做人生的记忆,挽一分清秀给洒满汗水的似水年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