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 15 岁的时候听过《new boy》,那你在 30 多岁的时候的某个晚上,卸下成年人一天的疲惫哄孩子酣然入睡的时候,偶然间再听《forever young》,一定会老泪纵横。
千禧年初,为了看一部封神榜剧情,只能大晚上跑到邻居家蹭电视,不顾邻居父母时不时打哈欠的脸色,半夜看完后,凛冬季节里,壮胆摸黑走一段夜路,路上总是战战兢兢,回味着剧情中千奇百怪的神仙法术,最怕回头,想象着被身后可能突然出现的妖魔鬼怪抓走,但对于新生事物的好奇心,终究战胜了恐惧。
几个月后,不被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六口之家,才买了大家庭的第一台电视机,还是彩色的、长虹牌,且只能通过长长的竹竿绑着信号接收器去搜寻寥寥无几的周边电视台,碰到大风大雨天气,只能望天兴叹。为了每天傍晚六点半准时吱悠悠转的大风车,湿手触摸裸露插座,电流通过身体的滋味至今仍令人感觉后怕;为了节省暑假长时间追剧的电费,邻里间都是商量好上午在我家看,下午去你家看。多样繁杂的剧情与梨园春戏曲,是农村夜晚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之一。四四方方大块头的电视机,承载了一个个连县城都未曾出过的农村少年对外面精彩世界的好奇、探知与渴望。
中学时期,复读机和随身听的到来,更是风靡一时,让人类古老的语言(音乐)的聆听变得更为方便,虽然都是打着学英语的口号。无论是随身听或者复读机,没有磁带就等同于无米之炊。从第一首苏永康的《爱一个人好难》,到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阿杜的《他一定很爱你》,再到红遍大江南北的《老鼠爱大米》,百花齐放的流行歌曲贯穿了整个青春。在那个年代,裤腰间卡着半砖块大小的随身听,里面装着互相交换来的磁带,耳朵塞着做工粗糙的漏音耳机,随风疾行的踩着单车,也许就是小伙伴眼中最酷的事儿了。
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磁带音乐早已湮没在那个青春洋溢的夏天,智能化的电子产品不断在催促着现代少年变得早熟,让他们很容易就能获得我们无法想象的讯息。他们抱着 “好读书,不求甚解” 的心态,囫囵吞枣般全盘接受,心智成熟的轨迹也不断缩短。现在的青少年,电视、网络、电子设备一应俱全,需求也不仅限于音乐、动画片。
至于你,七岁的年纪,已然接触了电视、平板电脑、手机,加之前段时间购置的智能手表。现在的你,可以查看天气,导航目的地,可以微信畅聊,网络支付,可以高唱孤勇者,也能轻吟 mojito。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变得越来越有主见,从以前的形影不离到现在不要打扰我,从以前的人类可爱幼崽到现在的说一句反驳一句,本来计划生日仪式感的珠海长隆、深圳欢乐谷、香港迪士尼,都因无法达成一致无疾而终…… 叛逆期似乎来的快而猛烈,我也只能不断在改变着,去寻求一种截然不同的相处方式,以期未来关系能够不那么紧张,尽可能不要重蹈传统父子沟通的覆辙。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人世间很多事物,生命的个体终将消逝,但规律的存在却是无穷尽的,就像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都在大千世界里须臾驻足或永恒。你努力读书,成绩会给你同等回报;你努力锻炼,身体机能会让你越来越好;你努力真诚待人,友谊会给你得道者多助。唯有爸爸妈妈给予的爱,你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收获满满当当,直至我们老去……
是的我看见到处是阳光,快乐在城市上空飘扬。年少的你,那么骄傲,不肯求饶,未来望你回首青葱岁月的时候,依旧热爱,依旧摔杯为号。
2023年8月25日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