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秋叶的头像

秋叶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07
分享

我们的青春啊

  我们的青春啊,昨天在记忆里发芽······

二十年后,又一次这样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同儿子并排而坐,我们在诗的海洋里追逐点点浪花,那么晶莹、奇幻,流绪微梦,流连忘返……

二十年前,我大概也是这样怀揣着期望又些许无措的坐在教室里,追随老师的脚步,在上古神话、先秦散文、两汉辞赋、魏晋南北朝诗歌和唐宋元明清诗词曲赋的大观园里游历。遗憾的是,走着走着便散了,在曲折蜿蜒里迷了路。

我从不曾深究过文与史的密切联系,也未曾细品过诗歌之美,更不曾用心感悟过诗内与诗外功夫的相辅相成,在文学的大观园里,景色如斯,乱花渐欲,醉眼迷离。渴望、新奇、激情,进而沉迷,在轩榭廊坊的辉宏里,在聚散离合的如怨如慕里,在绿肥红瘦的伤春悲秋里,我停了脚步,犹如人生的旅途一般,我在一朵花前停了脚步,又在树荫下想起了刚刚走过的路,我既怀恋过往又断舍不得错过后面的旅程,心挣扎着、纠结着……放不下过去的风景,也无心后面的远方,错过了当下的恁般精致,现在才悟得一二,真真是失去的已然失去了,拥有的未全心珍惜,向往的又无力追寻了。

我的思绪胡乱地纷飞,老师讲的在我耳边回响,清晰又模糊,儿子听得一脸认真,我知道于他谈诗法理论是稍显晦涩的,但我相信他定在这里感受到了诗文之美,文韵之美,点滴便润心。他喜历史,回来便又给我讲了许多历史典趣,又共同看了《典籍里的中国》,突然觉得儿子除了磨蹭、邋遢和执拗以外,还有很多的优点,比如爱提问、善总结。也突然领悟,我为什么“健忘”。

我历史学得很不好,还有我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学得非常不扎实,有时庆幸自己没去当高中老师,若真去了会不会教不了。诚然,我一直是很努力也很奋进的,成绩于我而言也基本正比,现在想来,我学业不精大概极缺的便是总结与思考,我总是疲于应付,止于分数,主动性极差。我一直疑惑为何明明曾经铭记于心的许多知识为何都不翼而飞了,有时翻开书本,看着那些勾画的段落和备注,大都是似曾相识却又记不起。还记得大三时,为了顺利考过欧洲文学,我也是起早贪黑,熄灯后还在楼道里狂背,但考完后走出教室,毫不夸张地说,没走到宿舍我便基本都忘了,尤其是古希腊文学那一块儿,就好像我从不曾背诵过他们一样,白瞎了老师幽默诙谐的课堂。

今天老师讲到黛玉教香菱学诗时提到的应、刘、谢、阮、庾、鲍等人时,儿子问我这些都是谁,我努力在有限的脑内存里检索,呼之欲出却总是抓不住,那些曾经也脉络分明的碎片怎么也拼不上、摆不齐,没有一个纲领可以提携,乱糟糟的一团。原来我从没有好好的静一静、捋一捋、想一想。而今依然如此,很多人很多事我都不愿意去想去反思去总结,然后自我安慰我的脑容量有限,简单就好,其实好像不然。

每每勾起往事便止不住怀念青春,我们的青春啊,又是什么呢?四十早已过,青春年华渐行渐远,什么梦想,什么激情,很少会在晨曦里的榕树下止步了,满架的蔷薇也可以匆匆路过,那山那水也可以默然得在心底蒙尘,柴米油盐、待人接物,苍茫与仓皇,统统可以欣然应下,这一切,不也是曾经的我们觉得成熟应有的表现吗?而今却又觉得失落了,再没有了青春的模样,不止是浑身上下的赘肉,满脸的疲惫,掩不住的白发,还有失去了感知力和领悟力的心,撑一支长篙去寻梦的力量和勇气。

然而,总会在那么一些瞬间,感动那些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然后短暂的惆怅并希冀,人生旅途,慢慢亦漫漫。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