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大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很具象的事物。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街堂瓦弄,烟火人家,这些印象都会带着我们的情感,真切地留在心底。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越发清晰地感受到,它们活脱地跳跃着,荡起我们心中的激情,有一种随时都想要表达的欲望和冲动。我对家乡的一条国道,和国道连通的北方金沟——太平沟的印象,就是这样深刻而眷恋,一个爱到不得不说的故事。
太平沟是黑龙江畔萝北县的边境重镇,有着黄金古镇之称。“G331”国道在萝北的境内沿黑龙江畔,一直向着东北方向的太平沟延伸。“醉美331”的花色字符,一年四季铺陈与这段国道的路面上,充满了张力和诱惑,也渐渐地成为人们眼里心里的“醉美”。
走近太平沟,如同翻看一部典藏古籍,每一道风景,都有一段故事和传奇。太平沟历史上以淘金为主业,虽然偏处一隅,山高水远,但因为有黄金矿脉匿于山中,引得那些或为生活所迫,或想要积金累玉的人们,聚集于此,一生穷通,逐梦太平沟。曾经通往太平沟的漫漫黄沙古道上,扬起的是纸醉金迷。
今天,与“331”国道平行相伴的,正是黑龙江的太平沟江段。驱车行驶在平坦的江畔公路上,江水如镜在侧,树木如影相随,江水在树木的掩映下若隐若现,仿佛一缕缕乡思客愁,欲诉还羞。
兴东兵备道是进入太平沟的第一道关卡。在1906年,清朝政府已处于动荡不安每况愈下的朝局形势,却还是对黑龙江的将军辖区,做出了设立兵备道的批复。于萝北的江边,一个落寞的自然村屯设立兵备道,并且取名兴东,即有着朝廷对振兴东北部边疆的考量,也明确了这里的军事防御与自然经济资源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
到了1912年清末民初,兵备道被废除,改设了县制,但兴东仍是民国政府的衙署所在。这一时期,一座为县官程久思歌功礼赞的政通人和碑(1927年),伫立在了兴东的江畔,听江岸涛声,看往来风云,见证着历史的时空变换。
太平沟的黄金规模开采和鼎盛时期,都是在清朝的末年。由于这里的矿床沿着沟壑的水脉伸展,埋藏浅,易开采,曾集聚了相当数量的官役和流民。由官办金矿局助推演绎的“观都金潮”盛景,让太平沟在当时的黑龙江将军辖区名声大噪,并且还穿越山海,上达到了天听。
有传说,黑龙江水冲击过的这里的沙滩,都有金光闪闪,引得流寇觊觎垂涎,不顾朝廷禁令,掠夺盗采。还有说,太平沟有三道自然沟壑,江流倒灌撤水后,裸露的沙石混杂着金块,竟有采金人在沟里捡到了狗头金。无论怎样,流金淌银,物华天宝,终是让太平沟扬名于清朝内外,盛极一时。而且作为给朝廷的贡奉,太平沟每年生产黄金万两,也是不争的事实。
有关卡自然也会有驿站,太平沟的金满屯便是往来商贾和淘金者的驿站。这里西北两面环山,东边临江隅水,向南则渐入丘陵平原,可出萝北边境通向内地。
金满囤居于太平沟和兴东兵备道之间,车马舟船常滞留于此,即为舟车劳顿休整需要,更为等待获取查验通行手续所必须。由于清朝末年的金矿开采或是官府控制,或是官督商办,带金出山有着严格的禁制,再加上土匪的猖狂出没,那时能够走出金满屯驿站的商贾和淘金者,寥寥无几。人们走得出自然风光中的山峦,却走不出黑暗世界里的大山。那些怀揣梦想的淘金人,大都只能对着江枫渔火慨叹,好梦难圆,故乡已远。
除了关卡驿站,通往太平沟的路上还有一座座险峰峻岭。滚突岭是太平沟最险峻的峭壁悬崖,也是太平沟最古老的守镇关隘。相传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叫滚突的将军就是在这里,镇守黑水靺鞨古民族的居住地,因此留名滚突岭。滚突岭的悬崖下是令人炫目的兴龙大峡谷,放眼望去满目葱茏,近身谷底溪水淙淙。兴龙峡谷的尽头直抵黑龙江边,黄金古镇太平沟犹如世外桃源,就坐落在江畔上。
高山见巍峨,江水蕴婀娜。我常因着家乡,这北方山水的大美而自豪。太平沟江段处于黑龙江的中游,因两岸峰峦叠出,掩映一江碧水,故而坐拥了“龙江三峡”的美誉。龙门峡、金龙峡、金满峡三峡偕金傍银,与古镇的淘金文化相辅相成,朝暮与共。
有了文化的印记,看似浸染了岁月风尘,却见著了历久弥新。漫步在黄金古镇的街口,寻一处草堂木屋,灯火阑珊处,淘金客的风花雪月恍若就在眼前;剪一段往日时光,十里长街百家商号,太平沟的繁华旧梦随风淡了云烟。
万千思绪付与太平沟恣肆徜徉,竟有百感交集浮上心头。一条沟壑,一抹金光,流逝了的淘金岁月;一道风景,一出江湖,忘不了的人间沧桑。
我看过萝北县志有记,一说太平沟之由来于太平天国运动,部分残败的太平军被清廷发配到了这处苦寒之地,在黑龙江边境屯垦戍边,藉此名曰太平沟;一说太平沟之由来于清廷没落,无暇顾及这大好河山与资源,掠夺盗采匪患成灾,居住在这里的原著民,不堪其扰而祈求太平,唤沟谷之地名曰太平沟。然而,在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又何来太平?
毋庸置疑,真正能够让百姓享受太平生活的是今日盛世之中国。以今时的太平沟看复兴中国的海晏河清,见微知著,以一知万。山美水美,人心构筑的画卷是为最美。
我和家人或朋友每一年都要去上几次太平沟。在62公里的“云天阁”网红打卡点;在兴龙峡谷的桥索栈道边;在“龙江三峡”的游船上,总有《我和我的祖国》音乐旋律,拂风絮柳,弥散漫开。人们心中升起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无比坚定。爱国情愫在歌声中告白,从春到秋,回荡在太平沟的山水间。
就在去年的秋天,我们去看五花山,沿着“醉美331”国道在太平沟的最末端新河口村停了下来。这个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家家户户的院门上,都飘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以山为托,以水为衬,那一片片红色在山水间扬起,美得让人心醉。寻问村民得知,五星红旗飘扬在家家户户门前,已经是村里的习惯。虽然很少有人走进这个小小的村落,但村子里的人们多年来,一直用这种最质朴的行动,表达着对祖国的炽爱。恬静的山村院落让我们看到了,今日中国盛世太平的模样。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有故事,有温度的北方金沟,名曰太平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