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素娥的头像

王素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8/08
分享

读《娘》

我想,读《娘》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娘,不管娘在世不在世,都会重新审视一下自己与娘的关系:是对是错,有无遗憾。

中国著名作家彭学明的长篇散文《娘》中娘,是一部人生大书,值得细品。

人生在世,谁都有娘,唯一的娘,命中注定无法选择的娘。普天之下,为人母为人娘的人不计其数,可如此疼儿的娘能有多少?

《娘》中的娘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卑微,却用满腔的热血、一生的抗争为天下娘们树立了不屈的丰碑。她活成了一个典型,活出了平凡中的伟大。她用一生成就了一个优秀的儿子,也成就了不一样的自己。

她一生一世坚守着善良本性,一生一世为儿女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对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最后的要求只是临终前的轻轻一靠。她历尽苦难欺辱,却不改善良本性,哪怕对伤害过自己的人,也能一笑泯恩仇,极速释怀。

她说:“人在红处莫记仇,仇记仇,仇上仇;他在难处莫讲恨,恨讲恨,都是恨。恨人恨不死,记仇仇死人。”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读《娘》的人,不会不流泪、不伤感。作者毫不留情、毫不掩饰的自我剖析与批判,何尝不是在鞭挞天下所有曾经为人儿女的人。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如何为人父母、如何为人儿女、如何为人。《娘》是一部人生的指路明灯。

《娘》中的娘,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女人,一个多次拼命挣扎在生死边缘上的女人,一个看透了人性善恶、人情冷暖的女人,一个始终保持向善向上的农村文盲女人,一个柔弱而顽强的女人,一个心怀大爱、知恩图报的女人,一个乐观进取、光明磊落的女人,一个不知疲倦、忘我劳作的女人,一个对儿女只知奉献不求索取的女人,一个把人生活成一本书,为作家儿子提供了优质素材的女人,世界上唯一一个让县委书记帮她养鸡的女人。这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啊!用作者的话说,娘是世界上最爱他的那个人,是世界上最挂念他的那个人,是世界上最容忍他的那个人,是世界上最怕他的那个人。这样的娘去了,儿女的心怎会不悲不空?有这样一个娘,作者是不幸中的万幸。

当读到作品中的娘去世前后时,读者的伤心和泪水不比作者本人少多少,以致于我本来不好眼晴疼了一整天,像中暑一样难受,久久不能平复。世上怎么会有这么不同寻常的娘,不寻常的娘才会养育出不寻常的儿女。

在《娘》中,娘为儿女劳作,不怕辛苦。娘被儿女冷淡,不觉委屈。儿对娘粗暴,娘不还击。即使儿对娘不孝,娘也不能不慈。娘不能容忍孩子受欺负,却下得了狠心纠正孩子的错误,像间苗疏果、剪枝打杈。

我想起作者在文末写的一段话:

世界上有很多有钱有势的母亲,我只要我娘这样的贫穷卑微就够了。

世界上有银多伟大高尚的母亲,我只要我娘这样的弱小平凡就够了。

是啊,怎能不知足呢?这里的平凡和伟大有什么区别吗?

作者最后总结了娘的一生,感人肺腑。他讲:

娘的一生都是磨难。娘的一生也是传奇。娘万劫不死的生命历程,娘百折不饶的精神斗志,娘舍命相护的舐犊之情,娘海纳百川的宏阔之心,都是一部写不完的书。在孩子的心里,娘是不死的,娘是不朽的。娘是永远活着的灵魂、生命和亲人。

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作者流淌其中的洪水般的情感,观其句式、标点的妙用,无异让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这部散文大作,从内客到形式,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形式上的创新,别具一格的句式,让人耳目一新。如独字独句的运用,让情感更强烈。说不叫说叫讲,引号也省了。

《娘》是书本,是文学,是人生,是精神。那阳台上的眼神、巷子里的脚印,是天下多少娘们的写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