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男的头像

巴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10
分享

谷雨,生命轮回的因子

谷雨这日,天色微明,便听得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披衣起身,推开窗,一股湿润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近处的柳条儿被雨水洗得发亮,低垂着,仿佛在向大地行礼。

这雨下得不大不小,恰是农人所盼的“谷雨”。老辈人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雨水滋润了土地,种子便有了生发的力量。我忽想起少时在乡下,每到此时节,祖父总要带着我去田里看墒情。他粗糙的手掌抓起一把土,捏一捏,搓一搓,便能说出地里的墒情如何,该种些什么。我那时只觉得乏味,如今想来,那手掌里握着的,分明是千年农耕文明的智慧。

雨丝斜织着,院角那株老梨树开了花,白得耀眼。花瓣上沾了雨水,沉甸甸的,不时有一两片禁不住重量,悄然飘落。树下已积了一层花瓣,像是铺了一层薄雪。这景象使我想起前年此时,也是这般雨天,我在城南旧巷遇见那位卖花的老妪。

那日雨下得急,我匆匆躲进巷口的茶肆。茶肆里人不多,靠窗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面前摆着一个竹篮,篮里整齐地码着几束沾了雨水的野花。花色并不艳丽,多是一些蒲公英、野菊之类,却收拾得极是齐整,每束都用茅草扎着。

“这花卖么?”我问道。

老妇人抬起头,脸上的皱纹里夹着笑意:“卖的,三元钱一束。”

我掏出钱,拣了一束蒲公英。她接钱时,我注意到她右手少了一根小指,只剩下光秃秃的肉疙瘩。

“您这手……”

“年轻时在纱厂做工,叫机器咬去的。”她语气平淡,仿佛在说别人的事,“后来厂里赔了一些钱,我就摆个小摊,卖些山野里采来的花草。”

雨小了,老妇人将花篮顶在头上,蹒跚着走入雨中。我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那篮子里的野花,比花店里精心培育的名贵花卉更显生机。它们是从石缝里、野地里挣扎着长出来的,带着泥土的气息和雨水的滋润。

谷雨时节的雨,总是这般,不大不小,恰到好处。它不像春雨那般绵软,也不似夏雨那般暴烈。它是节制的,有分寸的,知道什么时候该来,什么时候该停。古人将此时命名为“谷雨”,真是再贴切不过。雨生百谷,万物得润。

午后,雨停了。我信步走向城郊的田野。路上泥泞,踩上去发出“咕唧咕唧”的响声。田里已有农人在忙碌,他们弓着腰,将秧苗一株株插入水田。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布谷,布谷”,清脆悦耳,与农人的劳作声应和着,构成了一曲谷雨时节的田园交响。

田埂上,几个孩童在捉泥鳅。他们裤腿卷得老高,小手在泥水里摸索,不时发出惊喜的叫声。这场景与我儿时何其相似。我不禁驻足观看,恍然间,仿佛看见三十年前的自己也在其中。

“大哥,要买新鲜荠菜么?”一个挎着篮子的村妇向我招呼。

我摇头笑笑,却瞥见她篮中除了荠菜,还有一些嫩绿的茶叶。

“这是……”

“谷雨茶呀!今早刚采的,最是鲜嫩。”她热情地介绍,“谷雨这天的茶叶,泡出来清香扑鼻,最能祛湿解毒。”

我买了一些,村妇用新鲜的芭蕉叶包好递给我。茶叶还带着晨露的湿润,凑近一闻,一股清新的气息沁入心脾。据说谷雨采的茶又叫“二春茶”,因它比清明前的“明前茶”更显醇厚,又不似夏茶那般苦涩。

归途中,我绕道去了城西的老街。这条街上,有一家开了六十年的中药铺子,谷雨时节,老掌柜总会按古方配制一种“谷雨汤”,说是能祛除一冬积攒的湿气。

药铺里,老掌柜正用一杆小秤称着药材。见我进来,他抬头笑道:“来得正好,今年的谷雨汤刚配好。”

“您这方子还是老样子?”

“变不得,变不得。”老掌柜摇头晃脑,“茯苓、白术、泽泻、薏苡仁,一味不能多,一味不能少。谷雨时节,天地交泰,正是祛湿健脾的好时候。”

我看着他满是老人斑的手熟练地包好药包,忽然想起小时候生病,祖父也是这般去药铺抓药。那些草药的气味,熬煮时的咕嘟声,以及喝下后舌尖的苦涩,都成了记忆中最温暖的片段。

天色向晚,我回到家,将谷雨茶沏上。茶叶在热水中舒展,汤色渐渐转绿,清香袅袅升起。窗外,又飘起了细雨,轻轻敲打着瓦片,发出细碎的声响。

这谷雨时节的雨,总是这般温柔。它不疾不徐,不骄不躁,只是静静地落下,滋润着大地,孕育着生命。它知道自己的使命,不是炫耀,不是张扬,只是默默地给予,让种子发芽,让秧苗生长,让万物在它的滋养下,完成生命的轮回。

我想起那位卖花的老妪,想起田里劳作的农人,想起药铺的老掌柜。他们何尝不是如谷雨一般?虽平凡、低调,却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奉献,滋养着这个世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炫目的光彩,只有朴实无华的付出。

雨声渐密,夜色渐浓。我啜饮着谷雨茶,任凭思绪在雨声中飘荡。这茶入口微苦,回味却甘甜,恰如人生况味。谷雨过后,便是立夏,春天将尽,夏日将至。生命就是这样,在季节的轮转中不断前行,在雨水的滋润中生生不息。

桌上的谷雨茶已凉,我却没有续杯的打算。有些滋味,浅尝即可,留些念想给明日。正如这谷雨时节的雨,不会下个不停,它知道什么时候该停,给阳光留出位置,给生长留出空间。

窗外,雨停了。一只不知名的夜鸟,在黑暗中发出几声啼叫,随即归于寂静。明天,当太阳升起时,那些被雨水滋润过的种子,又将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而我们,这些在岁月中行走的过客,是否也能如谷雨般,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在适当的时候收敛,完成自己滋润生命的使命?

夜深了,我合上窗,却留了一道缝隙,好让谷雨的气息,能够悄悄渗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