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男的头像

巴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09
分享

马齿苋

山间的晨雾还未散尽,我踏着露水巡行于村巷之间。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每日与土地和乡民打交道已是常事。我这非医学专业出身的人,却偏偏对山野间的草草木木生了怜爱之心,尤以中草药为甚。这不,转过山脚,便见石缝间、田埂上,一丛丛马齿苋正自在地舒展着。

马齿苋这东西,实在是极平凡而又极不平凡的。它又名酸苋、马齿草,乡人亦唤作长命菜、马齿龙芽,名目虽多,皆不离其本真形态。其茎匍匐或斜升,肉质多汁,带淡紫色,似有无限生机藏于其中。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倒卵形,宛如马齿,故得此名。叶面光滑,肥厚多汁,掐之即流青碧汁液,沾手微黏,散发出特有的青草气息。花小黄色,五瓣,簇生枝端,阳光下灿若金屑。果为蒴果,熟时盖裂,散出细小黑籽,宛若墨玉碎末。整体观之,马齿苋植株虽不甚高大,却自有一番坚韧气象,伏地而生,随遇而安,石隙瓦砾间亦能欣欣向荣。

若论其性味归经,马齿苋味酸性寒,归肝、大肠二经。这等性味配合,便使它成了清热凉血之良药。乡间老医常说:“酸能收涩,寒可清热。”马齿苋兼而得之,故能解毒消肿,止血止痢。每至夏日炎炎,村民偶有湿热痢疾、疮痈肿毒之患,采一把新鲜马齿苋,或捣敷或煎服,往往能收奇效。其功能主治,《本草纲目》有载:主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破痃癖,止消渴;能肥肠,令人不思食;治女人赤白下。乡人实践,更觉其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之效尤著。

至于配伍应用,马齿苋可与诸多药材相得益彰。配黄连、黄芩,则清热燥湿之力更增;合地榆、槐花,凉血止血之效愈彰;与金银花、野菊花同用,解毒消肿之功益显。便是单味使用,亦不失为良药。夏秋之交,村民常采其嫩茎叶,焯水后凉拌食用,既清暑热,又防痢疾,诚乃药食同源之典范。

我对马齿苋的特别情感,始于三十年前的那个盛夏。

那时我刚派驻到这个山村不久,夏日炎炎,村里突然痢疾流行。村民大多依循旧习,不求医而硬扛,病情渐重者日众。我心中焦急,翻遍随身所带的药书,忽见“马齿苋治热痢脓血”一条,眼前顿时一亮。

次日清晨,我特地早起,沿着村后小河寻找。果然在河岸碎石间,发现了大片马齿苋,露珠在它们肥厚的叶片上滚动,朝阳下晶莹剔透。我小心采摘,装满竹篮,回村后请教村中长者李老汉。

李老汉年近八十,仍精神矍铄,是村里有名的“草药通”。他见我篮中马齿苋,眼中闪过惊喜:“小伙子也识得这宝贝?”随即叹道:“如今年轻人,认得它的不多了。”

我说明来意,李老汉连连点头:“好好好,这马齿苋治痢疾最是对症。”便教我如何清洗、捣汁、煎汤。那日,我们熬了一大锅马齿苋汤,分送患病村民。

其中有一位独居的老婆婆,病情最重,已卧床三日。我送药去时,她初时推拒,说“土方子不顶用”。我耐心劝解,告诉她这是书中记载的正经药材,她才勉强服下。不料次日清晨,我再去探望时,她已能自行起身,面色明显好转。老婆婆拉着我的手,眼中含泪:“小伙子,你这药真灵,比我儿子从城里买的药还管用。”

这件事后,村民对马齿苋刮目相看。李老汉更是主动提出要带我认识山中更多草药。从此,每逢周末,我便随他上山识药采药。老人知识渊博,不仅熟知草药形态功效,更能讲出每味药背后的故事传说。

关于马齿苋,李老汉讲过一个动人传说。古时大旱,田地龟裂,庄稼枯死,唯马齿苋青翠依旧。饥民以此充饥,竟治愈了许多热病痢疾。人们感其恩德,称其为“长命菜”。老汉说:“你看它贴地而生,不争阳光雨露,却能在最艰难时救人于危难。这好比某些人,平日不显山露水,紧要关头却最是靠得住。”

随着时间推移,我识得的草药越来越多,但与马齿苋的情感最为特殊。它不像人参灵芝那般珍贵,却总是在最需要时出现;它不像金银花连翘那般声名显赫,却能在默默中解除病痛。

那年夏天,村里有个孩子玩耍时不小心烫伤,手臂起了一大片水泡,哭闹不止。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爷爷奶奶看护,急得团团转。我忽然想起马齿苋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便急忙采来新鲜马齿苋,捣烂成泥,轻轻敷在孩子伤处。不过半日,红肿渐消,孩子也不再哭闹。老两口感激不尽,非要送我自家产的鸡蛋,我推辞不过,收下两个,其余悄悄放回他们鸡窝。

这件事让我深思良久。作为基层公务员,我们的工作不也如这马齿苋一般?不需要轰轰烈烈,只求在群众需要时能切实帮上忙;不追求显赫声名,但愿如细雨润物般默默奉献。

最令我难忘的是前年春天,李老汉突然病倒,医院诊断为晚期肝癌。我去看他时,他已瘦骨嶙峋,却仍强打精神与我说话。他说不惧死亡,唯恐一身草药知识随之湮灭。我握着他枯瘦的手,承诺会将他所教整理成册,让这些知识惠及更多人。

临终前几日,他已难进饮食。家人按旧俗想用人参吊气,他却摇头,微弱地说:“采些马齿苋来吧,我想再尝尝它的味道。”家人采来嫩叶,焯水凉拌,他竟吃了小半碗,面露满足之色:“这就是生命的味道啊,平凡却坚韧。”

李老汉去世后,我常独自一人上山采药。每见到石缝间顽强生长的马齿苋,就想起他的话:“这草啊,看着柔弱,实则刚强。它不怕踩踏,不畏干旱,被摘了茎叶还能再长。为什么?因为它扎根实地,顺应自然。”

是啊,马齿苋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正因它扎根于大地之中。我们基层工作者何尝不应如此?只有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了解他们的疾苦与需求,才能如马齿苋般,虽平凡却能解人疾苦,虽卑微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我仍在继续整理李老汉传授的草药知识。每有闲暇,便去寻访村中老人,记录他们的偏方验方。我计划编一本《山村常见草药图鉴》,配上照片和用法说明,免费发放给村民。虽然我只是个非医学专业的基层公务员,但能做一点是一点,能帮一人是一人。

深秋时节,马齿苋已结籽,黑亮的小粒藏在渐渐枯黄的蒴果中。我小心采集一些种子,撒在村委会后院空地上。来年春天,这里将生长出一片青翠的马齿苋。它们会让我记住李老汉的教诲,记住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的初心。如马齿苋般,扎根土地,服务群众,在平凡中体现价值,在细微处见证伟大。

夕阳西下,我蹲在地边,轻抚那些即将完成生命周期的马齿苋。它们的叶子在秋风中也依旧肥厚,保持着那份生命的韧性。我忽然明白,我对马齿苋的爱怜,不仅是对一味草药的情感,更是对它所代表的那种生命态度的敬意。在这偏远的山村,我与这不起眼的野草相遇相知,它教会我何为坚韧,何为有用,何为在平凡中成就非凡。

山风拂过,马齿苋的叶片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来的故事。关于生命,关于坚韧,关于在不起眼处绽放的光彩。而我,这个非医学专业的基层公务员,愿成为这些故事的记录者和传承者,让山野的智慧不至于湮灭,让马齿苋这样的山野医者继续守护人们的健康。

这,或许就是我与马齿苋之间不解之缘的最深意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