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男的头像

巴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6
分享

山中白术

深山里不起眼的草木根茎,却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

清晨的雾气尚未散尽,我跟随老中医李老先生踏上了采药的山路。露水打湿了裤脚,清凉透过布料渗入皮肤。老先生年逾七旬,步伐却稳健得很,手里那根磨得发亮的竹杖点在山石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今天要找的是白术,这时候的山蓟,药性最好。”他用了白术的别名“山蓟”,声音在山间显得格外清晰和清脆。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老先生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开一丛杂草。那里长着几株并不起眼的植物,高约五六十厘米,绿色的叶子分裂成几个长椭圆形的小片,看上去朴素无华。

“这就是白术了。”老先生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敬意,仿佛介绍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

我仔细观察着这株名声在外的药材。它的茎直立而上部分枝,叶片羽状分裂,边缘有细微的刺齿。李先生小心翼翼地挖开泥土,露出了它的根茎。肥厚的块状团块,表面灰黄色,有着瘤状突起和纵皱。

“你看这个根茎,”他将一块白术放在我手中,“表面灰黄,质地坚硬,断面黄白,散生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气味清香。这才是地道的于术,浙江于潜产的白术品质最好。”

白术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它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在中医理论中,白术被誉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术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苍术酮、白术内酯等。它具有抗溃疡、保肝、增强免疫功能、利尿、抑制子宫收缩、抗氧化、降血糖、抗凝血甚至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回到李先生的小诊所,我看到他将新鲜的白术洗净,切成厚片。一些直接晒干成为生白术,一些用土炒或麸炒处理。土炒后的白术显土色,带有土香气;麸炒的则呈黄褐色,有焦麸香,更能健脾燥湿。

“不同的炮制方法,功效略有差异。”李先生解释道:“健脾和胃宜炒用,利水消肿、固表止汗宜生用。”

下午,诊所里来了一位面黄肌瘦的年轻人,自称食欲缺乏,腹胀泄泻已有月余。李先生为他诊脉后说:“你这是脾虚湿困,需要健脾燥湿。”于是开了以白术为主的方子,配茯苓、陈皮等药。

他一边抓药一边对我说:“白术配茯苓,健脾燥湿功效更加显著;配陈皮,能健脾燥湿、理气化痰。”

年轻人走后,又来了一位孕妇,胎动不安,稍有漏下。李先生将白术与黄芩、桑寄生配伍:“白术益气安胎,黄芩清热安胎,桑寄生补肾安胎,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我看着李先生熟练地配药,不禁想到这些山野间的草木,竟能解除人类的病痛。白术这看似普通的根茎,却在恰当配伍后发挥着不可思议的作用。

夕阳西下,诊所里的病人渐渐稀少。李先生泡了一壶白术茶,茶汤清澈,带着淡淡的清香。我们相对而坐,他讲述了自己与白术的缘分。

“六十年前,我跟着师父学医,也是从这个时节采白术开始的。那时候山里人多,认识药材的也多,现在嘛……”他叹了一口气,“很多人都忘了自然给予的恩赐了。”

他抿了一口茶,继续说:“白术这东西,看着朴素,却有大用。它不像人参那样贵重,也不像甘草那样甘甜,但它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解决许多现代人的健康问题。”

“最重要的是,”他目光深远,“它教会我们一个道理,真正重要的东西,往往外表平凡,却内藏锦绣。这不只是药的道理,也是为人的道理。”

窗外,最后一抹夕阳映照在远处的山坡上,那些不起眼的白术正在泥土中默默生长,积蓄着治疗疾病的力量。它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价值而张扬,也不会因为人类的忽视而放弃生长。

夜幕降临,我带着李先生赠送的几片白术踏上归路。握着这块外表粗糙的根茎,我思索着它蕴含的哲理。世间最有价值者,不必金光闪闪;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往往是那些默默无闻却内涵丰富的存在。

就像这白术,深埋土中,貌不惊人,却能调理脾胃,祛除湿邪,安定胎元,解决人类根本的健康问题。它的价值不在外表,而在内在的性味归经,在它与人体的微妙共鸣。

人生的智慧,或许就藏在这平凡的白术之中。

手里的白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香气仿佛带着山间的清凉和李先生智慧的温暖,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提醒着我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回归本质,关注真正有价值的事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