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走入深山,总会特别留意那种叶子似竹、花朵洁白的植物,它就是黄精。它不像人参那样声名显赫,也不似灵芝那般神秘莫测,只是静静地生长在林下灌丛或阴湿草地,以其甘平之性,润泽着需要它的人们。
黄精的叶子舒展呈长卵圆状,有很多平行的叶脉纹理,显得柔和而通透。其花为白色,洁净素雅。药用部分是它的根茎,形状为椭圆形,新鲜的黄精白白嫩嫩,晶莹剔透,晒干后的生黄精饮片则呈淡黄色,质地细腻。根据形状不同,黄精有“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之分,其中以安徽九华山的黄精质量较佳,素有“北有长白人参,南有九华黄精”之美誉。
黄精的性味甘平,无毒,归脾、肺、肾三经。《本草经集注》记载它“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日华子本草》谓其“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黄精得坤土之精粹,补而不燥,养阴之中又有补气之能,常服久服,能益气力、养精神、填精髓,有延年防衰的功效。
去年秋日,我结识了一位老药农李大爷。他年近七旬,却精神矍铄,行动敏捷,看上去不过五十出头。问及养生秘诀,他笑着带我上山,说要让我见识一下“宝藏”。
山路蜿蜒,李大爷却如履平地。他指着不远处一片绿叶白花的植物道:“瞧,那就是黄精。我吃了它四十年,如今耳不聋眼不花,还能上山采药。”他小心翼翼地拨开泥土,露出其中白白嫩嫩的根茎,顿时一股清香弥漫开来。
“黄精的好处在于它平和。”李大爷一边采挖一边说,“不像有些补药那么霸道,而是缓缓滋润人身,润物细无声。你看它——”他拿起一根刚挖出来的黄精,“白白净净的,多像小孩子的皮肤,说明它的气很干净,很柔和。”
李大爷告诉我,他四十岁时曾患重病,身体虚弱,走路都喘气。后来遇到一位老中医,教他服用黄精。“一开始我不信,这山里到处都有的东西能治病?没想到服了半年,竟然气力渐增,一年后就能重新上山了。”
下得山来,李大爷邀我至他家,泡上一杯黄精茶。茶色淡黄,气味清香,入口甘甜。“黄精要用砂锅蒸过,晒干再用,效果才好。”他说着又从厨房端出一锅黄精炖鸡:“这是我特意做的,补肝肾、益气养阴,最适合现在入秋天气。”
正聊着,邻居小王急匆匆跑来,说他父亲头晕目眩,手麻心烦,测量血压极高。李大爷不慌不忙,取出早已备好的几味药:黄精20克,夏枯草、益母草、车前草、豨莶草各15克,让小王赶紧煎给他父亲服用。
我认出这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方“黄精四草汤”。李大爷解释道:“这位老人家的高血压是脾肾不足,肝阳偏亢,虚实夹杂。黄精益肝肾,润心肺;夏枯草清肝火,平肝阳;益母草活血;车前草利水;豨莶草通络。这些药相配,既能补脾,平肝,又能通络以降血压。”
七日后,小王高兴地来报,说他父亲血压已降下来了,头晕手麻症状大减。李大爷又嘱其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
又一日,村里一位患有慢性胃炎的中年人来找李大爷。他胃脘胀痛,食欲缺乏,形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李大爷在二黄公英建中汤的基础上加了黄精15克。一个月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食欲大增。
李大爷对我说:“黄精治疗胃炎,是在清热化瘀的基础上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它甘平之性,能润肺滋阴,补脾益气,对脾胃虚弱的人特别合适。”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精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扩张冠脉及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抗衰老,降血糖,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拮抗作用,还有抗疲劳、耐缺氧等抗应激作用。难怪它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肝炎等多种疾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李大爷不仅自己服用黄精,还常常帮助村里人。他教妇女们用黄精煮粥,健脾养胃、补气养血;教老人用黄精炖排骨,补肾益精、强筋健骨;甚至教那些因劳累而白发早生的年轻人用黄精配枸杞服用,以乌发养颜。
“但是,”李大爷也强调,“黄精也不是人人适合。中寒泄泻、痰湿痞满气滞的人忌服。腹部胀满、体质虚寒腹泻的人也不宜服用。”他记得曾有一位湿气重的村民,不听劝阻执意服用黄精,结果导致腹胀泄泻,这正是因为黄精虽性平但仍偏滋润,对于湿旺之人不宜。
与李大爷相处的日子,我不仅认识了黄精这味良药,更体会到了中药学的博大精深。中医药讲究辨证施治,同一味药,不同人用,不同配伍,不同剂量,效果迥异。
离开山村时,李大爷送我一包他亲自蒸晒的黄精:“拿去吧,平时泡水喝,记得坚持下去。黄精这东西,久服方得其益。”
回城后,我每次泡黄精茶,总会想起李大爷和他的山村。杯中淡黄的茶汤,不仅荡漾着一味草药的神奇功效,更沉淀着一位老药农的人生智慧和一片山土的深情。
如今都市人追求各种名贵补品,却不知就在身边的平凡草木中,蕴含着健康的大智慧。黄精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显赫的名声,只是默默地生长在山野之间,以其甘平之性,滋润着需要它的人们。这或许正是中医哲学的精髓所在,平凡中见神奇,平衡中求健康。
每当我在药房看到那些形状不甚规则、色泽淡黄的黄精片,总会想起李大爷那句话:“好东西不一定好看,好看的未必好用。黄精就像人一样,内在美才是真的美。”
是啊,黄精不如人参外形似人形,不如灵芝色彩绚丽,但它以甘平之性,润物无声地守护着人们的健康,不温不火,不燥不腻,恰似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中庸”之道——平和、包容、持久。
或许,这就是黄精给我的最深启示。在这个追求快速和表象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黄精般的品格,那就是平和而持久,低调而有效,不求显赫于众,但求实惠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