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参加了一项任务,由于涉密,不能使用通信工具,不能与外界联系,我因此“消失”了十八天。
十八天不长,长的是脱节的阵痛。
现代社会通信技术发达,智能手机、社交软件、电脑、互联网将人们织牢在一张网上,天涯咫尺,鱼水情深。心情好了坏了发个朋友圈,看到什么好风景拍个抖音,经历什么趣事发个短视频,写论文上知网,作业不会作业帮,做菜不会上小红书,旅游上携程,导航找高德,购物上淘宝、京东,外卖找美团,写计划总结、做PPT甚至病了不舒服都通通AI一下,打游戏、听音乐、追剧、看电影更不在话下,更有天南地北的直播开到各行各业……
以前人们爱说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现在看来哪还虚拟?生活搬到网上,学习搬到网上,工作搬到网上,培训搬到网上,休息、娱乐、消遣也搬到网上,甚至连生产销售都搬到网上,有的人干脆在网络上生活、工作起来!可见,网络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忠实地记录着人们在现实世界的足迹,更是对现实世界的拓展和延伸,俨然成了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现在的人们可以没有婚姻,没有伴侣,但绝对不能没有手机和网络。“人不离机,机不离手”“风里来雨里去,太阳底下发微信”,绝对是真实写照。然而,我却要从这个繁华的网络中退却出来,并与之隔绝十八天,这绝对是个大问题!
习惯是个顽强的东西。对抗习惯首先从上厕所开始。我上厕所是一定要抱着手机的。这回没了手机,怎么都不得劲儿。憋得没法,便四处抓拿,本想找本书来替代,结果由于走得急书也没带,只好将了笔记本来充数,从此成了名副其实的马桶上的思想家——竟鬼使神差地捡起了记日记的习惯来。
自从有了手机、电脑,谁还会在纸质的笔记本上写日记?此番还洋洋洒洒了起来。除了记录马桶上的灵感,更为了记录时间。因为自从有了手机我便不戴手表,没了手机自然也就没了时间。本想托领导帮忙买个手表,但一想到可能不胫而来的孤独、失眠,与其让时间一分一秒地在午夜或清晨凌迟,不如让它如泥牛入海,消磨在模糊之间,于是我决定不要手表,进而忘却在时间里。当然,起床、吃饭、上班、下班的时间还是有的——每当这样的时间节点领导都会吹口哨的。
其次是睡觉。我一定是要抱着手机才能睡去的。一天行将结束,总是要看看新闻的,了解天下大事嘛。顺便看看朋友圈,了解朋友们的生活动态。再看看直播,那各路民间高人秘技、奇闻佚事无不叫人拍案叫绝。怎能少了自己喜欢的节目,NBA、英超、歌手、天赐的声音……这回没了手机哪来睡意?还好可以看电视。这里的电视地方节目多、广告多、购物多、肥皂剧多、神剧多……而这作为极为无聊的消遣还是可以的。当然还有枕头可以拥抱。是的,床上有两个枕头,一个是我的,另一个也是我的。
违和感还体现在工作中。现在人们的办公早离不开电脑网络,现在突然给我一个祼机,实在是很不习惯。书到用时方恨少,因为大脑能准确记忆的都是些基础的字词,对于句段篇就十分有限了。这种条件下,我的结构性、建构性思维习惯的优越性就体现了出来。由于有多年的积累与思考,手下的工作还是得心应手的。
以前曾给学生假设过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情境,但当事实到来,还是有些猝不及防。我像个被迫断奶的婴孩,仍时不时伸手去摸裤兜。但人的适应性也不容低估。不习惯在三四天达到高潮后逐渐褪去,一种新的习惯建立了起来。
早睡早起是一种好习惯——可我刚好倒了个个,跟时下很多年轻人一样。倒是这几天没怎么费力气就建立起来了。每天晚上大约十点左右就能听着电视的声音睡去,早上五六点便能醒来。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许多运动场上都写着这句标语。运动锻炼是我喜欢的,可苦于世事时务繁琐,没有时间空间实行。这番终于逮到了好机会,于是每天早起便到院子里跑上几圈,再跟着大姐们打打八段锦、五禽戏。
简单生活、规律作息是多少人一直以来的梦,而这些天我做到了。我的生活简单到吃饭、工作、睡觉三部曲。好吃好喝伺候着,只需饭来张口,饭后还能绕着操场百步走。上班——非常单一的工作,比之平日的千头万绪、东拉西扯不知简洁了多少倍。洗漱完毕,慵懒地往床上一靠,别提有多惬意,再有一沓无一沓地看着些尬不拉几的肥皂剧或天马行空的神剧,只等睡意一来便倒头睡去。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无生计之劳形——有后勤团队全力保障,无丝竹之乱耳——后来才知道外边的禁酒令正搞得热火朝天,心宽自然体胖,以致于不得不每餐饭都要自主地加以控制。是的,人到中年,除了体重增长容易,什么都不容易。
简单的生活流水般地划过。偶尔会记起来之前的生活、工作、家人和朋友……
“这地球少了谁都一样地转。”大家都这样感慨着。是的,平时在单位、在家里我都是骨干一般的存在,半步都走不开。课要上、作业要批改、学生上学迟到要管、六认真检查要管、文件要阅办、会议要出席、买菜做饭洗碗拖地、孩子要接送、父母要照看……事实证明,没有了我,天根本不会塌下来。但其实离开时还是挺难的。接到通知让快速处理好手头的事、办好交接,我确实作了许多安排,向领导请假,委托同事代课,安排学生作业,安排教研工作,给孩子转下月生活费,提前还房贷、车贷,提前缴存物业费、电费、水费、光纤费,提前送贺礼,提前安排端午探亲……百密一疏,后来才知道忘了请辞一朋友约好的饭局,害得人家好一通电话!
到后来,竟有一个邪恶的念头闪过:就此隐居山水若何?倒是另一个念头接踵而至:当拿到手机时该是如何地狂喜?
事实是很平静。当领导发给手机时,我们正准备开饭。我并没有急着去翻看,只是将它开机后放在一旁,任凭消息的铃声嘤嘤嗡嗡。直到吃过饭才拿起来阅读和回复。
分别时难再见亦难。我大约花了一天的时间来处理这段时间遗留下来的各种电话、通知、消息以及其中的任务、事务。“打电话不接,发消息不回,你这是怎么了”,有担心有责备有不解有埋怨。还好,总算又都接上了!当然也有一两件工作确实耽误了。“为什么不做好交接?”“实在抱歉,是我的失误!”遇到不理解的就承认失误,失误就失误呗,也没见着产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后果。许多时候是我们把某些人或某些事想得过于重要了!许多时候是我们太过认真、太过服从地去走那些明明的过场了,其实大可不必!让生活、工作、生命回归简单,不好么?
十八天不短,短的是回归的急遽。飞旋的时代,我们都活成了动辄多少GHz的CPU和即插即用的U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