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当浩渺苍穹之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悠悠悬浮,洒下的银白光辉宛如梦幻般的纱幔,轻柔地笼罩着大地,我的心中总会涌起无尽的遐思。而在我旧居所在的宣汉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有一个独特的“月亮”与天上之月遥遥呼应,二者相互交织,共同编织成我心中最为柔软、最为绮丽的梦。
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便是静静地坐在桂花坪老家院坝里的石包上,痴痴地仰头凝望那高挂天际的月亮。我常拉着爷爷的手,满心欢喜地说道:“爷爷,您看那天空中的月亮多漂亮呀!”爷爷微笑着回应:“那月亮啊,就像一面洁白无瑕、温润细腻的玉盘,稳稳地镶嵌在深邃如墨、浩瀚无垠的夜空中呢。”我似懂非懂地望着那银白的光辉,它如潺潺流淌的溪水,轻柔舒缓地洒落在大地上,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最深情的馈赠。月光透过斑驳陆离的竹影,在地面投下一片片细碎的光影,恰似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水墨画,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遐想。那光影,犹如灵动的精灵,在地面上跳跃、嬉戏,为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生机。
我总会像个小尾巴似的缠着爷爷,让他给我讲月亮的故事。爷爷那带着浓郁川东口音的话语,如同温暖而柔和的月光,缓缓地流淌在我的心间。他说:“小孙子,月亮上住着美丽的嫦娥仙子,她怀里抱着可爱的玉兔,一个人孤独地守着清冷的广寒宫。”我听得如痴如醉,眼睛紧紧盯着月亮,真想透过那层神秘而朦胧的光晕,看到嫦娥仙子那飘逸灵动的身影,听到玉兔轻轻的捣药声,一下又一下,敲在我的心头。那时的月亮,是我童年最奇幻、最绚丽的想象源泉,它如同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为我打开了一个充满奇幻与想象的天地。
在我眼里,故乡的月亮不只是天空中一道绝美的景致,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夜幕降临,繁星点点,父母劳作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父亲坐在院子里,感慨道:“这月亮,就像一盏点亮天空的灯盏,不仅给我们光明,还像一双温柔的手,洗去我们一天的劳累。”母亲也点头表示认同。院子里的祖外公、桂表公、谭表叔在夏天的夜晚,喜欢靠在凉竹椅上,一边抽着叶子烟,一边慢悠悠地摇着篾扇,一边摆着过去的故事。那些故事里,有岁月的沧桑变迁,有生活的酸甜苦辣,就像一杯陈酿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我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们喜欢在月光下嬉笑玩耍,追逐着彼此的影子,那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般在夜空中回荡,传得很远很远。月光如纱,照亮了周围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潺潺河流、每一寸广袤大地、每一间僻静的小屋、每一座古老的石桥。那潺潺的流水在月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曲折地穿过整个村庄,带走了一天的疲惫与喧嚣,带来了一夜的宁静与安详。
月亮一天天见证了我的成长。记得读初一那年冬天,我穿着母亲的花夹袄上学,被男女同学一阵嘲笑,心情低落至极,仿佛被一团黑暗笼罩。回到家中,我独自默默地来到院坝里,痴痴地望着月亮。那皎洁的月光洒在我身上,我好像听到月亮在低语:“孩子,要坚强勇敢,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只要暖和,任他们说去吧!”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安慰,它鼓励我要坚强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于是,我在月光下暗暗发誓,一定要振作起来,勇敢地迎接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那月亮,就像我最忠诚、最可靠的伙伴,在我迷茫彷徨时为我指引方向,在我悲伤难过时给我温暖与安慰。
而我们川东宣汉的“月亮”,是县委县政府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于月亮坪原始自然森林景区的最高峰精心打造的一个名叫“巴山之月”的大月球。夜晚时分,它通体散发着柔和的光辉,宛如天上的真月亮降临人间。此地流传着一段动人心弦的传说,相传王母娘娘的女儿月亮仙女下凡人间,居住在月亮寺坪。有一天,弼马温孙大圣行至五马山放牧仙马,与月亮仙女相遇,日久生情。玉帝和王母知晓后勃然大怒,派二郎神等天将将月亮仙女抓回天界。为了纪念孙大圣与月亮仙女这段浪漫的恋爱故事,人们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月亮寺。代代相传,远近的百姓纷纷前来拜访,寺庙里香火旺盛,热闹非凡。可惜在明末清初,张献忠带兵入川,在五马山连遭伏击,他认为是月亮寺里的和尚在施法作怪,便残忍地杀死了全部和尚,烧毁了月亮寺的所有建筑。
而后,经过地方政府的精心规划、建设与雕琢,月亮坪摇身一变,成为了闻名遐迩的自然风景区。它平均海拔约 1200 米,被万余亩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温柔环绕。这里,丰富的负氧离子肆意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让它当之无愧地荣获了“天然氧吧”“自然空调”的美誉。它仿若一位娴静高雅的佳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吸引着四川、重庆、陕西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只为在此春赏山花烂漫、消夏避暑纳凉,享受那份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悠然。
二十七年前,我工作的毛坝镇与五马归槽国有林场接壤,因而我曾多次前往。与我同行的老站长罗兴仁土生土长,他给我介绍说:“这里独特的山势地貌,好似五匹骏马齐聚槽头,悠然自得地吃草,取名为‘五马归槽’,实在让人难忘。”林场中的知青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希望。遥想六十年代,近百名重庆知青,怀揣着炽热的梦想,以青春为笔,汗水为墨,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壮丽的篇章。他们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步伐坚定而执着,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希望的土地上;居住在简陋的工棚里,生活虽艰苦却充满了信念,那简陋的工棚就是他们梦想的港湾;吃着粗糙的杂粮,却从未有过丝毫的抱怨,他们把对未来的憧憬都融入到了每一口粗糙的食物中。他们从远方肩挑背扛来泥土,一坑一窝地种下希望的柳杉,总面积达 110 余公顷。岁月悠悠流转,在一代又一代林场人的悉心照料下,曾经的小树苗已然长成了今天的参天大树。那些挺拔高耸入云、腰圆挺直且等距排列的杉木,宛如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这片土地。漫步其间,浓荫如巨大的华盖,恰似“绿树阴中系小船”的悠然意境;鸟声清脆悦耳、蝉鸣悠扬动听,宛如精灵奏响的美妙乐章;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每一口呼吸都仿佛是在与自然亲密拥抱,满是自然的馈赠。如今,步道如丝带般环绕着知青林,知青的故事如闪烁的星子散落林间。行走其中,仿若“穿越时光隧道,重回激情岁月”,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近几年来,五马归槽注入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游客们纷至沓来,热闹非凡。为了便于宣传,鉴于五马归槽这个名字在其他地方已经被使用,故更名为“月亮坪”。身为记者且热爱文学的我,满心都是期待与好奇,一次次带着镜头去探寻它的新貌。
春天,月亮坪宛如一位刚从沉睡中苏醒的少女,生机勃勃,充满了无限的活力。野樱花、檫木花等山花在林海中烂漫盛开,它们或似娇羞的少女,低眉颔首,尽显婉约之态;或如热情的舞者,尽情绽放,释放着青春的活力。它们将森林装点得五彩斑斓,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漫步在这花与树的海洋中,芬芳的气息如调皮的孩子,直钻鼻子,让人的呼吸变得均匀而顺畅。放眼望去,林间草木茂盛,色彩斑斓,就像是画家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缤纷绚烂,美不胜收。侧耳倾听,松涛阵阵,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般雄浑壮阔;鸟鸣声此起彼伏,宛如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在山野间奏响,让人陶醉其中。我情不自禁地放飞无人机,它如自由的飞鸟在茫茫林海中盘旋,从不同的方位、角度捕捉林海的宽广与唯美;又在花丛或大树旁,用摄像机摄取林海的婀娜与柔美,试图将这春天的月亮坪永远定格在镜头之中。
夏天,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每一处空间都像一个巨大的蒸笼。然而,月亮坪的林海却是一处清凉的世外桃源,让人顿感凉爽。我听同行的朋友说:“这紫薇谷的小溪太有意思了。”走进紫薇谷,沿着蜿蜒的小溪前行。小溪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在林间穿梭而过。它的水量虽不充沛,却韵味独特。溪水源于雨露的滋养,汩汩流淌,欢快而不湍急,顺势而下,宛如一个懂事的孩子,从不迂回任性。我赤足踏入溪水,清凉的感觉如电流般沁入骨髓,冰爽至极。捧起溪水,入口甘甜,如琼浆玉液般滋润着心田。小溪两岸,灌木似绿色的卫士,守护着这份清凉;山花绽放如繁星点点,点缀着这片宁静的世界。我架起脚架,在溪边或溪水中,拍摄如丝的溪水、摇曳的山花,希望将这夏日的清凉与美丽永远留存下来。
秋天,月亮坪似一位浓妆艳抹的贵妇人,尽显华丽之姿。整个林海五彩斑斓,众多品种的树木在举行一场盛大的换装舞会。霜降之后,它们纷纷褪去绿衣,换上了黄、红或紫色的盛装。有的成片渲染,如绚丽的火海,热烈而奔放;有的局部呈现,似点缀画卷的宝石,精致而耀眼。我站在月麓别院的高处,感叹道:“这真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意境啊。”四周被彩色环绕,山势起伏,仿若置身于一幅巨大多彩的油画之中。无人机升空俯瞰,满屏都是多彩的景色,若遇云雾或彩霞,便如仙境落入凡间,精彩绝伦。莽莽林海如画家打翻的调色盘,东边红似火、西边黄如金、北边墨绿似玉……景区中的露营基地、巴山之月、树冠云廊等标志性景点点缀其中,如璀璨的明珠,让这幅画卷更加绚丽夺目。我和同事常常看准天气,采访驻扎于此,等待林海的日升日落、风起云涌,期待着月亮坪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冬天的月亮坪,远远望去,浓密高大的林海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整个月亮坪被一片白色的海洋所淹没,犹如儿时读过的“林海雪原”,那样的纯净、那样的壮美,让人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之中。下得车来,寒风如一头凶猛的野兽,低吼着,用它那宽大无形的手掌,毫不客气地掌掴着我们露出的脸。我们只得将羽绒服的帽子盖在头上,又将拉链锁得严严实实,把手揣在衣兜里,缩着脖子,缓缓踩着积雪前行。而我则兴奋地说:“嘿,我找到儿时的感觉啦!”便跑上前,捧起积雪捏成雪球,朝着头顶上的树丫扔去。树丫霎时遭到打击,树枝上的积雪打了个寒颤,齐刷刷流成一条白练掉落在我和同伴头上。一声声惊呼后,我们回到了童年时光,打起了欢乐的雪仗。
一阵嬉闹后,我们的身体渐渐暖和起来,再也不觉得那么冷了。“嘎吱、嘎吱、嘎吱”,我们踩着积雪,淹没了鞋面,一行行脚印留在了身后,留下了这片洁白世界里独特的印记。或许是我们的到来,说笑声、嘎吱声惊醒了树丫里藏着的松鼠。那松鼠一阵跳跃,抖落了树丫上的积雪,纷纷飘落在我们身上,华发变白发,我们融入在粉妆玉砌的林海中,成了一个个可爱的雪人。
天上的月亮,是宇宙的浪漫;川东的“月亮”,是人间的奇迹。它们一个高悬天际,一个扎根大地,却都承载着我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眷恋。无论是儿时在月光下的遐想,还是工作后在月亮坪的探寻,都让我明白,月亮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