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上大学以后,感觉自己被彻底解放,也真正感受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之前那些年,每天接送孩子,晚睡早起,风雨不改。操心孩子学习,鸡飞狗跳,夜不成眠。孩子上了大学,这种生活一去不返。往日的繁杂忙乱,像喧嚣过后的午夜闹市,大潮退去的壮阔海面,风平浪静,祥和安宁。
把孩子送进大学宿舍那天,广州的榕树正滴答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肩并肩走出校门,像走出一场做了十八年的梦。忽然明白:往后余生,终于轮到我们把自己当孩子。
我爱好跑步和旅游,向往的生活方式,就是业余能到外地走走,跑一场马拉松比赛,看一看别处不一样的风景。在以往,这是不敢想的。心里头总有个牵绊,生怕自己抛下孩子远行,疏于对他的照顾,影响耽误了他的学习。终于没有顾忌了,暗自立下愿望:以后,只要条件允许,每年要多跑外地马拉松比赛,力争将全国所有举办马拉松比赛的城市都跑一遍。
在这个目标驱使下,最近这两年,每到有比赛的周末,我们夫妻俩便天马行空,奔波往返在去异地参加比赛的旅途中。我们每到一个城市,尽兴领略人文美景,遍尝当地美食小吃。最后,以一场马拉松比赛的方式,向这个城市作个告别,悠悠然返回广州,好不惬意快哉。
夏天来了,气温高了,马拉松比赛陆续停办了。逍遥自在的参赛旅行,也暂时告一段落。蜇伏不到两月,那颗向往远方的心,又按捺不住躁动起来。仿佛生活再这么平淡下去,连思想和呼吸都要发霉,似乎没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让它平息。
六月十六日,农历五月廿一,我的生日。离这天还有一个多月,妻子小冰故作神秘地说:“今年生日,我送你一次离天最近的旅行,如何?”
“跳伞?蹦极?还是……”我百思不得其解。
小冰不紧不慢地,嘴里迸出几个字:“不,去西藏。”
西藏,雄伟的世界屋脊,美丽的雪域高原。小学地理课本里,曾经无数次用指尖丈量过布达拉宫的高度。仓央嘉措的诗行里,也曾经无数次纵情想象过纳木错湖面碎银般的月光,心里早就对这片圣洁的土地充满神往。到那里旅行,还在那里庆祝生日,这么诱人这么珍贵这么有意义的“生日礼物”,我没有办法拒绝,欣然表示同意。
妻子说得很动情:“每次出去旅游参赛,都是你照顾我。这次,你啥都甭管,全由我来安排。到了西藏,也不用你开车,我们租台车,请个当地的司机开。你就安心地逛吃,一心一意享受。”伟岸的雪域冰川,雄伟的布达拉宫……一帧帧记忆深处的雪域美景,似被风吹开的经幡,全部哗啦啦地涌现到我的眼前。
小冰马不停蹄,开始出行准备。很快,通过一位好友,联系一家旅游服务平台,询问西藏当地租车价格。平台给出报价,一台五座越野车,带司机,租一天一千六。司机可以兼职导游,并全程提供无人机航拍服务。时间和线路,顾客自行确定。
价格还算公道,平时节俭惯了的小冰,心里还是犯起了小九九。此次出行预计十天,租车每天一千六,十天就是一万六。小冰姐觉得有些心疼和浪费。突然,她灵机一动,冒出一个新的想法:要不,我们再找两个搭子?这样,大家路上有个照应,还节省了租车费。我也觉得,这个主意两全齐美,极力表示赞成。
邀人同游,我们有过体验。那年,孩子接到录取通知,我们一时兴起,便奖励他新疆游,就邀请了一位朋友两家六人同游。合租一台七座车,我和朋友轮换当司机。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彼此照应,没有劳累之苦,全是快意开心。小冰联系那位朋友,答复说“时间安排不开”。
紧接着,小冰又联系同乡小何。碰巧,她正有近期与同事小马游西藏的想法,一口应承下来。一万六租车费,四人一分摊,每人只须四千,确实非常实惠划算。
三个女人一台戏。小何和小马的加入,西藏游的准备也步入“快车道”。小冰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取名“快乐的西藏之旅”,将小何、小马和我全部拉入,紧锣密鼓推进下一步准备工作。
西藏旅游,最怕高反。医院工作的小何和小马,开始攻略各种预防高反措施,准备旅行必备药物。她们说,到了西藏,两种人最易发生高反,首先是身体素质好的人,再就是经常健身的人。主要预防方法,就是进藏前一周吃“红景天”,停止剧烈体育运动。
我哑然失笑,她们说的这两种人,好像是专指我。我是跑步狂热爱好者,几乎到了“一天不跑,浑身难受”的程度,自我感觉身体素质还不错。如果停止跑步预防高反,我做不到。宁可不去西藏,我也不会停跑的。我又反对无病乱吃药,觉得这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对这些预防措施,我始终不以为然:不就是高反嘛,哪有那么可怕的?每年那么多人去那里,有几人因为高反死了的?如果真发生高反,无法继续游览,大不了买返程票回广州。
妻子小冰深信不疑。当天买来“红景天”吃起来。以前,每个周末都会被我薅起来,到小区附近大夫山里跑步。这下,坚决抵制不跑了。非但自己不跑,还专门请来曾经援藏和在西藏旅游发生过高反的两位朋友,现身说法劝我停跑。我始终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她只好悻悻作罢。
小何为预防高反,真是做足了功课,甚至连第一站先飞哪里,也进行了慎重研究。她说,进藏第一站海拔的高低,也决定高反发生机率的高低。第一站应该先飞到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从广州到西藏,只有拉萨和林芝两条线路。拉萨海拔三千七,林芝海拔两千九。如果先到拉萨,发生高反可能性大。先到林芝,发生高反机率会少一些。三位女同胞一致决定,从林芝地区进藏。
到了林芝,下面怎么走,她们也进行了细致的攻略规划。向去西藏旅游过的人打听,收集查看网上的相关资料,她们又确定按照“林芝—南伊沟—索松村—波蜜—墨脱—林芝—拉萨—日喀则—班戈—拉萨”的路线行进。她们说,按照这个路线,可以将南伊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南迦巴瓦峰、鲁朗小镇、巴松措、羊湖、那木错、色林措、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大多数西藏有代表性的景点一网打尽。最后,从拉萨出藏返回广州。
最后,敲定出行时间。大家都是上班一族,不像自由职业者,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回,要让大家都方便,真得好好合计。既然旅行是为我庆生,六月十六日生日那天要囊括在内。经过商量,大家觉得把时间定在六月十三至二十三日之间比较合适。因为,六月十四和十五日、二十一和二十二日,是双休日。中间十六至二十日,是上班时间。只须将这五天休年假,就可凑齐十天。
敲定时间以后,开始查询机票。广州直飞林芝,每天只有一趟航班,早上七点起飞,价格比较昂贵。从成都中转飞林芝,航班比较多,选择空间大,价格相对便宜。不足之处,要在成都中转逗留十几个小时,要乘次日早晨的航班飞林芝。大家觉得,应该选择成都中转的航班。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一千多元,还可以利用中转逗留时间,去成都春熙路逛逛,吃顿地道正宗的成都火锅。
准备下单订票,又碰到一个问题。十三日下午三点的航班,只剩两个座位。其他几趟航班,余票也不多。四人要分成两拨,分乘两个航班出发。只好作出临时调整,我们夫妻俩一拨,乘坐下午三点航班。小何和小马一拨,乘坐下午五点航班。如果两趟飞机准点,晚上七点也可在成都会合。计划中的春熙路火锅,应该还可以吃到。
六月十三日,终于迎来出发日子。下午一时,我和小冰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出发去白云机场。一个小时后,到达机场南站。下午二时多,顺利通过安检,妥妥地坐到二号航站楼候机大厅里,等候飞机起飞。
心里正惦记着晚上那顿美味的成都火锅,机场广播告知:由于天气原因,我们所乘航班推迟到晚上七点半起飞。小何她们的航班,推迟到八点半起飞。掐指一算,大家到达成都,晚上十点以后了。火锅计划大概率要泡汤,心里有些小小的失落。
晚上七点,终于等来登机通知。七点半钟,飞机一跃而起,划破夜空,冲向浩瀚天际。晚上十点,终于抵达成都天府机场。走下飞机,正下着小雨,淅淅沥沥,令人愁绪万丈。
取了行李,已是深夜。机场内,灯光昏黄,行人稀疏,空气中弥漫着困倦和睡意。
此时,虽然我和小冰已经人困马乏,但我仍然不甘心火锅计划落空,那麻辣鲜香的美味,还是在深深诱惑着我。我向小冰提议:“现在离明天早上飞机起飞,还有八九个小时。去春熙路吃火锅,可能来不及。我们到机场附近找个地方吃火锅,怎么样?”小冰看到我坚持的眼神,不好扫我的兴,没有表示反对。
寄存行李时,我连忙向正在哈欠连天的服务人员,一位短头发圆脸庞的成都幺妹打听:“附近哪里可以吃到地道正宗的成都火锅?”
幺妹一听,热心地介绍起来。机场不远处有个草池镇,镇子上有很多火锅店,味道都很地道正宗。其中,有家网红店叫“东部蜀韵火锅”,口碑非常不错,可以开车接送。说完,还提供了火锅店老板的电话。
掏出手机,拨通老板的电话。老板非常热情,问清我们的具体位置,一句“你稍等”,火速挂断了电话。不一会儿,一辆车身印着“东部蜀韵火锅”的面包车,飞速行驶到我们跟前停了下来。上车坐定,车子又飞快地向机场外驶去。十余分钟后,便到达火锅店门口。
火锅店大门,是一座雕刻精美、古色古香的牌坊,看起来很有年头。牌坊正中,刻着“东部蜀韵火锅”六个烫金大字。门楣上,张挂着一盏盏灯笼,红彤彤的,非常喜庆祥和。小雨还未停歇,午夜的小镇街道,路面湿漉漉的,行人三三两两,拄着伞儿飘然而过,不禁令人想起落寞空旷、愁绪绵绵的江南雨巷。
“两位老师来得巧咯,今天的毛肚新鲜得很呢!”迈进火锅店大门,传来老板的招呼声,声音婉转像鸟儿歌唱。这声“老师”称呼,透着浓厚地道的成都味儿,让人倍感热情亲切。
街道冷清,火锅店里却人声鼎沸,坐满跟我们一样慕名前来的食客。我和小冰刚刚坐下,小何她们发来信息,已经到达成都。我赶忙让小冰拨打电话,请她们过来一起完成约定的“火锅计划”。小何说,飞机上已经吃了,这会儿感觉有点累,想马上去机场胶囊旅馆开房休息。我们不便勉强,只好独自享受这顿美味。
很快,我们所点锅底和食材端了上来。热辣滚烫的火锅里,红油如岩浆般咕嘟翻滚,香味像探戈般直窜鼻腔,花椒和辣椒在油浪里翻腾跳跃。毛肚七上八下涮进红汤,瞬间挂满晶亮的辣油。黄喉经红汤一烫,崩脆弹牙爽口。鸭肠吸饱汤汁打着卷儿,在嘴里嘎嘣作响。脑花绵软,状如豆腐,带着销魂的脂香。我吃得热汗淋漓,涕泪横流,嘴唇被麻得直唏嘘,却又停不下筷子。我的味蕾和灵魂,早已酥化在麻辣的浪潮里。
返回机场,到胶囊旅馆开房住下,已是凌晨一时。躺在狭小拥挤的密闭空间里,舱顶昏黄的星空灯,投射在我们的脸上,留下一片片梅花状的光影。我们像两尾搁浅的鱼,紧紧地挤靠在一起,带着疲惫,带着回味,带着兴奋,带着期盼,沉沉地睡去。
旅行的美妙和快乐,不止在目的地美丽的风景里,或许也在旅途中那些意料之外的缝隙里。出行的准备,航班的延误,美味的火锅,狭小的旅馆,都是那么难以忘怀、回味无穷。多年以后,在我们的记忆深处,都会有它们的痕迹和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