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倾听月色的头像

倾听月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04
分享

醉美羊湖蓝

  两年前的今天,2023年8月3日,我从成都出发,沿着G318西行去拉萨。一路之上,康定的雨打湿车窗,折多山的雪漫过车轮,理塘的经幡在风里翻卷,这些都像一首长诗的序章铺垫,最终引领我走向那片魂牵梦绕的羊湖。藏地的路总在颠簸里藏着惊喜,七天车程,每一公里都在缩短与羊湖的距离,直到拉萨在暮色里浮现,才觉得心已提前飞向湖畔。

  车子在岗巴拉山的盘山路上行驶,越往上开,风里的湖水味道越浓。清凉的空气钻进我的肺里,好舒爽。路边的碎石被风吹得滚落在坡下,发出细碎的声响。 到达垭口时,风力突然加大,直撞车窗。可当我摇下车窗的一刹那,羊湖在眼前徐徐展开,那片蓝色的湖水铺在山坳间,层层叠叠,美的让我屏住了呼吸。

  近岸是融化的孔雀石,绿得透亮,细看能见到碎石的纹路。往深处看便漫成了靛青,像被无数个晴天浸透的绸缎。最远的湖湾藏在山影里,蓝得发暗,像块被时光磨亮的蓝宝石。经幡在风中被吹得猎猎作响,我望着这绵延百余公里的湖面,感受到这里才是喜马拉雅山脉最美的馈赠。千万年来冰川融水汇聚成湖,海拔4441米的高度让它离天更近,也让这份蓝更显纯粹。

  当我沿观景台下行时,迎面遇上一位皮肤黝黑的藏民大哥,他身旁静静卧着一对藏獒,一黑一棕,看上去憨态可掬,全无想象中的凶戾。我笑着上前询问能否合影,大哥爽朗点头。 于是,我小心站到藏獒中间,伸手轻抚棕獒暖乎乎的皮毛,它温顺地晃了晃尾巴。快门按下的瞬间,羊湖那片蓝,成了最亮眼的底色。

 美美地拍完照,我脚下踩着碎石,沿湖岸走了半程。湖水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光芒,落在手背上凉丝丝的。当地牧民告诉我,羊湖的水可以直接喝。我试着抿了一口,清冽里带着点甘甜,像掺了雪山的味道。远处的雪山倒影沉水里,棱角被湖水磨得柔软,山是乎也想把自己泡成一片蓝。

 不远处的湖边,浅草间散着羊群。牵羊的摄影师见我望着湖面出神,走过来招呼:“骑羊拍张照吧,这儿角度好。”他扶我上了一头最壮实的羊背,手刚松开,羊儿轻轻“咩”了一声,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听着转经筒的嗡鸣作响,感受“羊湖是大地的眼睛”,此刻离草、离湖、离这些生灵零距离,让我接触到了这片土地的节奏,踏实又安宁,比照片更刻骨。

 正午的阳光晒得人发暖,我在湖边歇脚,撕开双肩包里的泡面。拉开可乐的拉环,气泡水的甜混着我的开心漫了出来。我低头看看面桶里腾起的热气,与风里飘来湖水味缠在一起,倒是有种特别的香。远处羊群在坡上挪动,像撒落的珍珠。此时,想起进景区介绍栏的文字:羊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藏语“雍措”意为“上面的珊瑚湖”,吐蕃时便是转湖圣地,湖边玛尼堆藏着千百年祈愿。

 暮色渐浓时,湖面的蓝开始变调。近岸成了紫,中间是蓝紫交融。远处山影里的湖湾,蓝得发黑,像盛着夜空。我坐在石头上看着湖浪,一波波推来又退去,像极了大地在呼吸。想起这一天见过的颜色,晨光里的浅蓝、正午的靛青、黄昏的紫蓝,原来羊湖的蓝从不是单调的,它是鲜活的,会跟着天光、云影、山形变幻,像块会呼吸的蓝宝石。

  离开时,车载音响里的唱着藏歌。我终于懂了,西藏的骨是山,魂是羊湖蓝。山有多硬,湖就有多软。天有多高,蓝就有多深。这汪蓝里,藏着冰川的记忆、信徒的脚步、生灵的呼吸。它见过千百年的日升月落,却依然清澈得能照见人心。当车轮碾过岗巴拉山的最后一道弯,后视镜里的蓝渐渐缩成一条线。我知道,它已浸进我的心头,从此眼里颜色,没有哪里比得过这醉美羊湖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