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傍晚,一场大雨突如其来,却成了我最享受的时刻。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虽然哪儿也去不了,内心却异常宁静。我依偎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树在风雨中摇曳。眼神渐渐放空,思绪却飘回了十年前。
那也是一个盛夏的傍晚,同样下着雨。上初中的我放学回家,母亲正在厨房做饭。我刚要打开电视,就听见窗外传来阵阵风声,起初并未在意,直到听见燕子在雨中嘶鸣。我赶忙跑出去,只见两只燕子低空盘旋,底下是三只刚出生不久的雏燕。门外的马路上车辆往来,两只燕子飞得十分急切。我没有犹豫,转身回家拿出空纸箱,小心翼翼地将三只雏燕拾了回来,那两只燕子见状便飞走了。
回家后,三只雏燕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们太小了,只长出了一层黑色的绒毛。我把它们安置了一夜,等绒毛干了,却不知该喂些什么,只好将纸箱放在二楼阳台——一个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地方。没过多久,昨天那两只燕子就出现在了纸箱里。我站在窗边,隔着玻璃静静地看着它们,它们没有飞走,只是定定地望着我。
从那以后,它们再也没有离开。纸箱里渐渐多了小树枝、野草,还有它们掉落的绒毛。我有时会往里面放些水和小米,然后躲在窗边悄悄观察。小燕子似乎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一天天长大,我看着它们从小小的一团长到和成年燕子差不多大,心里满是欢喜。
九月的一个早晨,我刚睡醒,睡眼惺忪间,看见一只雏燕站在阳台边上。它双脚一蹬,翅膀一扇,便飞向了天空。我跑下楼兴奋地告诉母亲,她也很高兴,说这是因为我的善举,才迎来了生命的奇迹。
又过了一段时间,三只小燕子都学会了自己觅食,它们的父母也离开了。十月底,北方气温骤降,它们的迁徙本能被唤醒。那天清晨,它们与我对视一眼后,便纷纷飞走了。我知道,它们要去南方过冬了。我站在窗边望着它们远去的方向,像在送别老朋友。这两个月的相处,让我有些舍不得,但也只能在心底默默祝福,愿它们一路平安。
五个月后,冬天过去,春天来临。气温回升,百花绽放。四月初的一个清晨,我在睡梦中被叽叽喳喳的鸟鸣吵醒——它们回来了!我跑下楼告诉母亲,她欣喜若狂。母亲以前总羡慕邻居家有燕子筑巢,她说燕子来家里筑巢,是吉祥的象征。
在那之后的几年里,燕子年年都会回来筑巢,数量越来越多。它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周而复始……
后来,我上了高中,又读了大学,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
每次寒暑假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抬头看看屋檐下的燕巢。无论我离开多久,它们总会在春天准时出现,用熟悉的啾鸣迎接我。母亲总会笑着说:“你看,燕子比你还准时呢。”
有一年春天,我特意请假回家,想再看看它们。推开门,母亲却有些伤感地告诉我,去年秋天,燕子们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可能是城市变化太大了吧,”母亲说,“周围盖了那么多高楼,它们或许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我抬头望着空荡荡的屋檐,心里像缺了一块。那些年与燕子相伴的日子,那些叽叽喳喳的清晨,那些雨中焦急的盘旋,那些阳台上目送的远行……一幕幕在眼前闪过。
我知道,生命中有些相遇,注定是一场有期限的陪伴。就像那些燕子,它们用几年的时光,在我家的屋檐下筑巢,也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最温暖的印记。
它们或许不会再回来了,但我永远记得,曾经有一群小小的生命,因为一个偶然的善举,与我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们教会我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守护,什么是生命的奇迹。
而那份在夏日傍晚雨中萌生的宁静,那份因生命相伴而生的温暖,也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