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素华的头像

李素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5
分享

宗成二三事

          宗成二三事

五月二十四日是个好天气,久旱的大地经过一场雷雨的滋润又重显生机,晒蔫的树叶在舒展,晒枯的草还没有发出新芽,被雨水亏欠的每一个生命在各自的位置上酝酿着,准备重新出发,要努力生长出夏天应有的蓬勃。我徜徉在雨后滋润的风里,在公园里晃了几个小时,午饭时间才往回走,盘算着中午吃什么。电话铃响了,是孙老师打来的,语气急促地说:“宗成不在了,我们过去看看!”我“啊”了一声,加快步伐往回走,心想“宗成怎么会不在了呢?宗成怎么会不在了呢?”

   坐在去殡仪馆的公交车上,“宗成怎么会不在了”的疑问继续问着,与宗成相处的一件件往事也浮现在脑海中。1995年的秋天,宗成大学毕业分到双石铺中学工作,开学报到第一天,学校安排他和我给初一三班学生报到。他二十四五的年纪,一米七八的个头,干练精神,炯炯有神的眼睛有清澈也有深邃,棱角分明脸上透着年轻人少有坚毅,他就是宋宗成,生物老师。一个周末的傍晚,我们几个老师在校门口聊天,跳舞,有人说“宗成媳妇来了,叫她来跳舞。”我一听是宗成媳妇,就跑得快快地去住处叫她。门开了,一个亭亭玉立,长发披肩,容貌秀秀的女孩站在我面前。宗成介绍说,她叫郭海燕,也是生物老师,分到高中教书。我再三邀请,她都婉言谢绝了。虽然没有邀请到她,但她那温婉的笑容如茉莉花香浸入心脾,从此,这表情就成了海燕的名片。

1997年秋,我和白健,宋宗成,陈翠玲老师一起调到高中任教,一年以后,和宗成海燕成了邻居,他们的儿子也四五个月了。近距离相处,了解加深了许多。每天早上,我去教室早读的时候,宗成已经跑完步在门口洗漱着。天天如此,四季如此,年年如此。他成了老师和学生健身的榜样。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宗成持之以恒地跑步,也持之以恒地练字。我在书法方面没有天赋,求学期间,书法课上常被老师训,自认为与书法无缘,不敢练字,也不研究书法,所以,宗成写的什么体我也没有细看过,只觉得他字写得漂亮。学校里需要写毛笔字的差事都是宗成和关老师出马。哪位老师家里有事,大都是宗成坐阵书写。雪琴说:“他给谁家都用心尽力地帮忙。”每到周末,宗成跑完步,就提着水桶,拿着蘸水笔去县城中心广场写字。起初是他一个人写,后来带着儿子一起写。儿子考上大学后,又是他一个人写,风雨无阻,始终如一。有一次我到他家里玩,一进门放着一个大写字台,台面上摆着文房四宝,还有一摞写过字的宣纸。那天他还跟着DVD的伴奏给我们唱了前苏联歌曲《三套车》,我第一次听到这么悠长幽深忧伤的歌曲,时隔多年还记忆犹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宗成的字自成一体,书法作品得了好多奖。

     宗成热情本真的处世态度赢得了海燕的爱,也赢得了同事和学生的喜欢。与宗成海燕做邻居的几年里,没有见过他们红过脸,伴过嘴。每顿饭做好,海燕先盛一碗端给宗成,饭吃完了,有时海燕洗碗,有时宗成洗碗。也没有见过他们训过孩子打过孩子。宗成多才多艺,沉稳健谈;海燕勤俭体贴,温和善良,平凡的日子,写满了岁月静好。我常常问自己,他们比我小很多,怎么会把生活过得那么温馨和谐呢?

一个周末的下午,宗成打开一瓶啤酒坐在门口喝,见我也坐在门口,就叫我,“李老师,来,咱们两个喝一杯。”我说:“喝不了酒,容易喝醉。”宗成说:“这是啤酒,没度数。”随手给我到了一玻璃杯。我一尝,酒味不大,就一边喝一边聊天。不一会,我脸红心跳犯迷糊。第二天我对宗成说:“一杯啤酒把我喝醉了。”宗成笑着说:“本想咱两邻居时不时喝一杯呢,看来只有我独酌了。”

刘惠安老师退休了,他办好了一切手续准备回故乡汉中安度晚年。也是一个周末,我准备上街买菜,出门看见宗成往一辆大车上架东西,过去一问才知道是刘老师搬家,车快装满了,宗成满头是汗。我和丈夫帮忙把剩下的东西装上,把车厢固定好。收拾停当,刘老师启程了。我们站在院子怅然若失。宗成说:“一辈子的教书生涯就这样结束了。”宗成虽然年轻,可他对人对事总能看到最本质的东西。他用本真的处世态度去触摸人和事的本质,传递出温暖体谅和尊重,这也许就是大家喜欢他的缘故吧。

喇叭里传来“八里村到了”的声音。殡仪馆就在八里村旁边。我和孙老师找到灵堂,海燕哭肿了眼睛,儿子跪着陪前来祭奠的人烧纸。我心里难过,不敢和海燕多说,怕她更伤心。我走到堂前,看着宗成的遗像,还是我初次见他的样子,眼泪止不住往下流,“枯死的草木都重生了,这么健壮的生命为什么会去了?海燕怎么办?儿子怎么办?”

各路亲友陆续赶来,以前的同事,现在的同事,教过的学生,能赶来的都来了。凤县中学的老师轮换着前来吊唁。在宝鸡的同事旧友,天天过来看望。从亲友同事的谈论中,听到最多的是对宗成的惋惜、佩服和敬重。殡仪馆五点半下班关门,不能守灵。亲友们就在灵堂前面院子的亭子里坐守到深夜,这是怎样的深情汇聚的守护?这样深情而隆重的葬礼,殡仪馆也不多见。

送走宗成后,我常常想:一个人怎样生活才能让自己活得好,家人活得好,让相识的人打心眼里喜欢、佩服和敬重?

在我的认知里,宗成和我都是普通人,三尺讲台,他一站就是三十年,传道授业解惑,是他天天做的事,也是每个老师天天做的事,他没有嫌弃过,也没有懈怠过,尽心尽力上好每节课,真心真意培育好遇到自己的每个学生,如涓涓细流汇集在三十年的时光里,形成了一湖碧水,溶进大江大河,这是他一个普通人对社会不可磨灭的贡献。

恩爱夫妻从来都不是一束花,一个拥抱能证明的。宗成与海燕把夫妻恩爱融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一日三餐,朝夕相伴,倾听交谈,彼此成全,忠诚信任,风雨同舟,都有爱的音符跳动其中。三十多年光阴,三十多年云淡风清。他们的爱看起来一般,品起来温暖,学起来不易。

    我相信“望子成龙”是我的心愿也是宗成和海燕的心愿。和我不一样的是,宗成在鼓励孩子刻苦学习的同时,用练字磨练孩子的耐心恒心,让孩子从一笔一划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体味做事的方法。他用一支笔引领着孩子前行,让孩子长成了自己希望的样子。

一个普通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凭着自己才华、智慧、本真和坚持活出了美满,活出了自我,活出了精彩,活出了尊严!给妻安心,助子成才,书写了自己成功的人生,令人佩服和敬重,着实了不起!

我常常叹息自己年过花甲一事无成,悔恨自己虚度了许多年华。如果我能像宗成海燕一样,安心充实地对待每一个日升日落,平心静气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爱好,潜移默化地引领者孩子一步步成长,我这个普通人也是收获满满的。

     宗成,安息吧!你留给妻儿的爱会在未来的岁月里开花!你收获满满的人生会鼓励普通的人,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自己的精彩。

        2025.5.24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