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云涛的头像

吴云涛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7/04
分享

袁宏《东征赋》:解锁周瑜与桑落洲

皖江之首的古桑落洲,曾因为东吴大将周瑜在此筑巢城训练水师,上演过一段三国鼎立、赤壁烽烟的前奏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对周瑜的这段经历留下了叙述空白,正史也只是有些“周瑜屯兵”、“操练水师”的浅浅笔墨。东吴水军在桑落洲的崛起,仿佛被深深地掩埋在长江的流沙之下。

幸好有东晋史家袁宏的一篇残赋——《东征赋》,为我们稍微揭开了这尘封历史的一角。

袁宏(328年-376年),字彦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著述颇丰,尤以编年体史书《后汉纪》而闻名。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袁宏随大司马桓温自楚地江陵发兵东征,直指都城建康(今南京)。征战途中,他提笔写下《东征赋》,凭吊古人,抒怀时局,把自己对历史的洞察和感悟熔铸于这篇赋体之中。《东征赋》历经沧桑,仅存残篇散句,收录于清代严可均辑录的《全晋文》。

《东征赋》中有一段精彩文字:“尔乃出桑落,会通川,背彭泽,面长泉,洲渚迢谴,虬岫虚悬,即云似岭,望水若天,日月出乎波中,云霓生于浪间。”这气象万千的华美辞藻,就是对桑落洲及其周遭环境的描绘。文字中既蕴含着地理方位和水文特征的描写,又揭示了周瑜选择桑落洲作为水师大本营的自然逻辑和战略眼光。

桑落洲位于长江与鄱阳湖(古称彭蠡泽)交汇的咽喉要冲,其主体在今安徽省宿松县境内,也包括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和湖北省黄梅县刘佐乡的小部分区域。在古代,这里上可控巴蜀荆襄之险,下可扼江东吴会之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出桑落,会通川”,点明了从桑落洲出发,就进入通达四方的长江。“背彭泽,面长泉”,江西有彭泽,长泉为长江雅称, 这是两个重要的地理坐标。桑落洲一背一面,背依广袤的彭蠡泽为后方基地,面向长江为航运命脉,进可攻退可守。“洲渚迢谴,虬岫虚悬”,描绘了桑落洲沙洲星罗棋布、山峦若隐若现的复杂地貌。

《东征赋》对桑落洲的地理解读,补充了正史记载的不足,清晰地印证三个关键史实。

一是天然水寨,屯兵要地。史载公元200年左右,孙策、周瑜在攻取皖城等地后,势力西扩,为巩固江防并图谋上游,周瑜即在桑落洲“开埠”、“依地形筑城”,建立水军据点,这成为赤壁之战前东吴水师力量积蓄的核心基地之一。《东征赋》的描述,契合了建立大型水军基地的需求。这里拥有广阔的后方水域供舰船停泊、补给和休整,长江主航道利于快速出击和封锁,尤其是复杂交错的沙洲形成了天然迷宫,便于隐藏舰队、设置哨卡、演练阵型。袁宏的赋与《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周瑜、程普曾屯兵于鄱阳湖口操练水师的史实高度吻合。

二是战术训练的理想环境。相传桑落洲筑有“周瑜点将台”,以及用于演练和防御的“九柳八卦阵”等,反映了此地作为长期、系统性水军训练营地的地位。这种在复杂实战环境下的严苛训练,是锻造赤壁水战精兵的基础。“即云似岭,望水若天,日月出乎波中,云霓生于浪间”,渲染了桑落洲水天相接的壮阔景象,特别是模拟出这里水文气象的独特性——江雾弥漫,水面浩瀚如天,极目处日月仿佛从波涛中升起。桑落洲适合水军隐蔽、侦察和战术机动,的确是绝佳的天然训练场。

三是提供填补正史空白的关键佐证。《三国志》等对于桑落洲作为具体练兵基地的选址、建设细节和环境利用等语焉不详。《资治通鉴》等后世编年史也未能补充这方面的细节。袁宏的《东征赋》,以亲历者的视角和史家的敏锐,锁定了周瑜水师大本营的空间坐标,填补了东吴水师早期建设与训练细节的空白。据说这是在现存的文献中,最早将桑落洲与周瑜及赤壁之战关联起来的珍贵文本。

《东征赋》开篇首句“惟吾生于末运,托一叶于邓林。顾微躯之眇眇,若绝响之遗音。”其中“邓林”一词,源自夸父逐日、杖化桃林的神话。值得注意的是,据考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原型即桑落洲。袁宏笔下的“托一叶于邓林”,或许也暗含了桑落洲吧。

《东征赋》还修正了文学作品对周瑜的曲解。《三国演义》塑造的周瑜,心胸狭隘、嫉贤妒能。袁宏则以史家之笔,盛赞周瑜英明通达,颂扬他运筹帷幄,施展奇谋妙策,赤壁一战摧垮曹操。正史《三国志》对周瑜也有“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的评价。袁宏的描绘,于《三国志》高度契合。

在袁宏之前,班昭、曹植、陆机三位古代有名的文人先后创作过《东征赋》。他们跨越了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不同的时代,虽同题而作,却因身世遭际、时代背景不同,呈现出迥异的思想情感与艺术风貌。班昭之作寄托兄妹深情与人生感喟;曹植之赋挥洒浪漫才情;陆机之篇饱含羁旅乡愁。袁宏的《东征赋》,独树一帜,将地理空间、人物追忆,与对东晋时局的忧思熔铸一炉。

《东征赋》虽是断简残篇,但除了文学价值,对研究三国军事地理,特别是研究桑落洲和周瑜也有史料价值。后世的一些地方志乘,对桑落洲历史地位、周瑜遗迹(如点将台、营址)乃至相关墓葬(如程普墓、周瑜衣冠冢方位)的记载,一定程度上都溯源于此,并衍生出丰富的地方历史记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