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承彬的头像

徐承彬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13
分享

大先生

在认识曲永辉老师之前,我一直以为研究《红楼梦》的人都是大先生。而在这些大先生里面,肯定都是男性。因为男性都喜欢漂亮女人,而《红楼梦》里有的是。

可是,进入《胶东散文》大家庭以后发现我的认识是错的。并且,我还知道了研究《红楼梦》的大先生里面,既有年长者,也有年轻人。并且,还有年轻女性。曲永辉老师就是其中的女性大先生。

关于大先生,我这里有一段故事。是在我的《老徐文集》发布会上,我在给王景科会长的书上签名前,根本不认识她是何人?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是男人?还是女人?就不假思索地用了惯用手法写上了“请王景科先生雅正”的朴素而尊敬的一句简洁明了的话儿。当我见到了王景科会长真人时,心里犹豫了片刻:是重新签名?还是就这样给她?我当时还没想起冰心先生和杨绛先生也是女性。王会长笑着说:“很多人叫我先生。‘请王景科先生雅正’挺好!”就在那时候,王景科先生的形象就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中。如果说王会长是我称之为先生的第一位女人的话,那么曲永辉老师就是我称之为先生的第二位女人。她们都从事着教育事业,一直是我称赞的职业。如果不称先生,那又称什么呢?

那天,收到曲永辉老师发过来的电子书,我非常兴奋。为啥?因为我对曲永辉老师的文章很感兴趣。

在进入胶散时,就听说胶散大家庭里有位研究《红楼梦》的女老师,叫曲永辉。乍一听名字,不像是女人。所以,我便开始关注胶散每天推送作品的作者姓名,就想从数百名作者中找到她。当发现“曲永辉”三个字那一刻,我的眼“唰”的一下就亮了起来。无论工作多么忙,我都会抽时间来阅读她的文章。

曲永辉老师的文章写得的确不错!不论文章的题目,还是文章的内容,都能让我耳目一新,并且受益匪浅。她的作品,居然把标点符号都用得恰到好处。可见,她是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

我对《红楼梦》不陌生。80年代,我在部队期间,有一个青岛籍战友,其父是一家国企造船厂的厂长,家里有藏书很多,其中就有《红楼梦》。战友知道我喜欢读书,就经常跟我显摆他家有多少多少册书。我被他说的书迷住了,就向他提出了借书看的要求。他说,想看《红楼梦》,得问他厂长父亲同意,不然他不敢拿出来。况且,更不敢拿来部队。谁知他的请求,遭到了厂长父亲的坚决反对!理由是:年轻人不能看《红楼梦》,尤其是当兵的人,怕影响我们进步。反正是借其他书可以,借《红楼梦》不行。但是,年轻人普遍执拗,并且好奇,越是不准看就越想看。在战友父亲不同意外借的情况下,他还是每个星期天回家偷一本出来给我看。就这样,我是在那种不准年轻人看《红楼梦》的环境下,偷偷摸摸地把《红楼梦》看完的。因为书里有很多生僻字,再加上我是偷着看,甚至不敢让其他战友知道,所以紧张兮兮地看的《红楼梦》,根本没有看懂。当时只觉得这书离现实太遥远,里面那些漂亮女孩跟贾宝玉整天缠绵一起,实在是太不成体统了。这也难怪战友的厂长父亲不让拿给我看。这事过去了好多年,我对《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早都模糊了。后来,电视机普及了,《红楼梦》也拍成电影、电视剧。

大家知道,《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反映了一个旧社会大家庭从兴旺到衰败的全过程,向我们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从相识到相爱到被人拆散的凄美爱情故事。我想,如果穿越到现在开放年代,他们的婚姻也同样成不了,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规定了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另外,我在阅读曲永辉老师《〈红楼梦〉导读序列化实践探索》的时候,越来越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她把三十年如一日研究和学习《红楼梦》的心得,用她最擅长的文字、最通俗的语言描绘出来,以此奉献给大家,奉献给社会,她可谓功德无量。在这部书里,让我这样一个看书囫囵吞枣的人,一看就能看懂,一看就知道传世之宝的价值。并且,让我重新拾起数十年前读《红楼梦》的那份兴奋和热爱。《红楼梦》书中人物九百多,在曲永辉老师的作品里,居然呼之即来麾之即去,达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实在让我佩服。

曲永辉老师创作《〈红楼梦〉导读序列化实践探索》这本书,是在用她的视角解读《红楼梦》,用她的热爱赏析《红楼梦》,用她的执爱去书写《红楼梦》,这是我无法做到的事情。

那年在省城济南开表彰大会上,曲永辉老师因著此书而获得了山东省写作学会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我还错误地认为社会从古到今,都喜欢漂亮的脸蛋,如果漂亮的脸蛋再加一点才华,就更引人注目了。曲永辉老师这两样恰好都具备了,所以,我就认为她获奖是偶然中的必然。现在,通过更多地了解和阅读曲永辉老师的作品,我才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所有光环里面都有一种闪闪发光的东西,有人说是才华,有人说是勤奋,我却说这是才华和勤奋的结晶--实至名归 。曲永辉老师获奖,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这方面,羡慕嫉妒恨是不起作用的。所以说,如果想改变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就从改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价值取向开始。

我从曲永辉老师《〈红楼梦〉导读序列化实践探索》书名上看,她是为《红楼梦》这部名著作导读,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在这里向她表示敬意的同时,提出一个小建议,如果以后再版的话,就记着把文章中的生僻字加上拼音和注释,以方便读者阅读,把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做好了,不仅开了《红楼梦》研究的先河,而且为更多的《红楼梦》追随者,以及为更多喜欢曲永辉老师文章的读者和学生们提供了帮助。

在读曲永辉老师《〈红楼梦〉导读序列化实践探索》后记时,我知道她去过《红楼梦》作者曹先生的故居。虽然我对这个黄叶村早有耳闻,但一直也没机会去瞻仰。曲永辉老师把黄叶村曹先生故居用文字呈现了出来,不仅省了大家银子,而且解决了读者们的遗憾。

看来呀,为了诗和远方,可以不计报酬,甚至还能为此奋斗一生。这是说曹先生,也是说曲永辉老师。他们都是我认为最了不起的人!

曲永辉老师成为研究《红楼梦》的大先生,打破了我对大先生是男性且年龄大的固有认识,她这么年轻这么有才华,我相信她以后的研究成果会越来越多,她为自己喜爱的事业做出的贡献会越来越大!这正如“曲永辉”三个字所预示的那样,在研究《红楼梦》曲折路上,她将永放光辉!

为此,我期待并祝福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