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长河悠悠流淌,不经意间,我已走过六十余载的人生旅程。回首往昔,那些与社保交织的岁月,犹如一颗颗闪耀的珍珠,镶嵌在记忆的锦缎上,串联起生活的起伏与感悟。
2005年,那是我与社保结缘的起点。那时的我,刚刚步入中年,生活的压力如影随形。回想起交社保之前的日子,为了偿还买房的楼款,我就像一只忙碌的陀螺,在各个工作机会之间不停旋转。哪里工资给得多,我便奔向哪里,只为能多挣些钱,早日还清债务。那时的单位为了留住我,提出主动帮我缴纳社保,可我却愚蠢地拒绝了。每月800元的工资,在当时的我看来,每一分每一毫都无比珍贵,要从中扣除个人缴纳社保的部分,我实在心疼。现在想来,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短视,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却忽视了未来的保障。
后来,我在一家物业公司担任经理。在那里,我结识了两位过了交社保年龄的女员工。她们眼中对社保的那份羡慕,我至今难忘。那是一种从心底发出的渴望,她们做梦都盼着能像别人一样,拥有一份社保带来的安稳。她们的真诚和对社保的执着,让我心生触动。
命运的齿轮在不经意间转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招聘了一位因车祸受伤还在康复期的公共秩序维护员。他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十分感激我给予他工作的机会。机缘巧合之下,得知他姨家的姐姐在村委会专门负责村民社保业务,并且正好有一批可以补交社保的机会。我第一时间想到了那两位女员工,便让这位维护员帮忙。他干劲十足,很快事情就有了结果。然而,补交社保的费用并不低,一个人需要三四万。我记得她们为了凑齐这笔钱,拿着房证去贷款,那份为了未来努力争取的决心,令人动容。如今,她们早已退休,每次见面,感激的话语总是不绝于耳。没有我当初的帮助,她们或许无法享受如今每月在家领取退休金的安稳生活。
如今,我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当我满心期待地来到社保窗口核算时,却发现即便加上当兵的6.5年军龄,依然不够30年。究其原因,是因为期间办过失业,领过失业金,导致医疗退休不能按照当时连续25年的政策规定办理。无奈之下,我只能补交3.5年的医疗费用。那一刻,心中满是感慨与懊悔。如果当初能早点重视社保,不因为一时的困难而中断,又何至于此呢?
回顾自己与社保的这些经历,再看看身边形形色色的人,我越发深刻地认识到,交社保是一件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它具有社会性,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的晚年生活;它具有普遍性,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种阶层,都离不开社保的保障;它更具有教育性,让我们明白未雨绸缪的重要性,不能抱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
交社保宜早不宜迟,这是我用亲身经历换来的教训。年轻时,总觉得时间还长,未来的事不必过早考虑。可当岁月匆匆流逝,才惊觉曾经的忽视,可能会给晚年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就像那两位女员工,如果不是抓住了补交社保的机会,她们的晚年生活或许会陷入困境。而我自己,若不是因为曾经的短视和中断,也不会面临退休时的补缴难题。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社保就像是社会的稳定器。它让每一个劳动者在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和保障。无论是遭遇失业、疾病,还是步入老年,社保都能给予我们一份安心。它体现了“多交多得,少交少得,不交不得”的公平原则,就如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一样,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
如今,我已领取退休金,过上了安稳的退休生活。每当我坐在窗前,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安逸时,心中总会涌起对社保的感激之情。它不仅保障了我的生活,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也时常将自己的经历讲给身边的年轻人听,希望他们能从我的故事中吸取教训,早早规划自己的社保缴纳,为未来的生活筑牢根基。
人生的旅途还在继续,社保的故事也在不断上演。它见证着我们的奋斗与成长,也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愿每一个人都能重视社保,在人生的道路上,因为有了社保的陪伴,走得更加从容,更加坚定。
(原载当代文学家·冰心文学奖全国文学作品大赛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