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的雨,总裹着几分沁骨的凉意。门前的窗棂凝着薄湿,窗前的老树摇着残叶,连枝头打转的落叶,也都借着风势,跳一支散漫的舞。待夜色漫上来,我便守着一盏灯,静静听窗外的雨——那雨丝缠缠绵绵,像在低声说着什么。
雨声是淅淅沥沥的,把夜色也晕得迷迷蒙蒙。隔着一层雨帘望出去,街灯还亮着,明明灭灭地悬在沉睡的苍穹尽头,像未眠人的眼。不知何时,雨声渐响,我的思绪也跟着飘远了,恍惚间,天地间仿佛只剩时间老人,在水光粼粼的路上,一步步踯躅慢行。
这雨响在窗外,既觉遥远,又倍觉亲切。它洗去了尘世间的嘈杂,也冲散了白天的喧嚣与浮躁。只有此刻,我才能听见血液在血管里静静流淌的回声;只有此刻,我可以任思绪漫无边际,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只守着这一方安静。雨声里的秋夜,静谧得像一幅凝固的画,而这流淌的夜色,仿佛只独独属于我。
雨丝还在落,竟悄悄冲开了记忆画册上的尘埃,露出旧日的剪影:童年时攥在手里的糖纸,少年时写满幻想的笔记本,青春里热烈跳动的心事……那些平日想不起的人、念不及的事、梦不到的景,都像赶聚会似的,在眼前一一掠过,又像流云般,飞快地聚成轮廓,再轻轻散开。我的心在这柔润的雨声里,竟奇异地平和下来,偶尔又会生出几分轻盈,像要跟着雨丝一起飞。
真的,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认真听过雨了。这缠绵的雨夜,竟让我觉得,自己也成了其中一缕,跟着雨丝轻轻飘着,渺远又温柔。
夏天的燥热还在记忆里,秋的清凉便悄悄来了。李煜写“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道尽了秋的凄美;可我总觉得,秋也有软的一面——她用柔柔的风拂过发梢,用绵绵的雨打湿窗沿,把沁人的清凉,悄悄送到每一个盼着爽气的人身边。
若说秋是位多愁善感的姑娘,那雨定是她的泪——细细的,晶晶的,落下来时,连世界都被染得朦胧。远处的山笼着轻雾,近处的树沾着雨珠,天地间像铺展着一幅水墨长卷,浓淡相宜,全是天然的意趣。若是心情沉了,便站在雨里,任细细的雨丝落在肩上,让思绪跟着风,飘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云该是秋的衣裳吧。秋天的云最是多变,有时是素白的,像揉碎的棉絮,轻盈地飘在天上;有时又染了彩,红的、橙的、粉的,层层叠叠,婀娜得很。旭日刚升时,云是五彩的锦缎,阳光像金丝般缀在上面,晃得人睁不开眼;等到斜阳西沉,云又被染成暖暖的红,连带着秋,也像带了几分娇羞,把最美的模样,轻轻展现在眼前。
雨滋润着秋的风骨,云装点着秋的容颜。清秋的旷野里,藏着最深的蓝、最亮的光,连空气里都飘着透亮的气息;偶见牧童牵着牛走过,短笛声随风传来,便觉这秋景如诗,如梦,又如歌,轻轻绕在眼前、耳畔,也缠在心间,勾着人一遍遍回想,一遍遍念着这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