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室的灯还亮着,惨白如霜,割破了八月的黑夜。
我独坐其间,四顾无人,唯闻窗外几声蝉鸟聒噪,似在讥笑我这般落第之人。
手中笔重如千钧,纸上却空无一字。
一想那高考放榜之日,姓名竟不在其列,便如被人从千军万马中一脚踢出,跌入泥淖,狼狈不堪。往日那般荣耀却好似梦幻泡影,转逝即瞬。
母亲那日欲言又止的眼神,同窗贺喜时我强作的笑颜,都成了心头一根根拔不掉的刺。
此时忽忆起《不良人》中的李星云,那人本是闲云野鹤的性子,却被袁天罡一把推入乱世漩涡。
袁天罡执霸道,欲以强力扭转乾坤,坚信“天道无常,唯力永恒”;李淳风则行人道,主张“顺其自然,方得始终”。
一个要逆天改命,一个要顺势而为。
而今我坐在这灯下,竟也似站在了霸道与人道的岔路口。
袁天罡若在,必是要我以霸道行之。他那三百年功力,何等蛮横,硬是将天下作棋盘,众生为棋子。复读这一年,便如他修炼邪功,不成功便成仁。每日五更起三更眠,将诗文公式嚼碎了咽下肚去,把青春榨出苦汁来浇灌前途。桌上堆叠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墙角摞起的试卷,手机里屏蔽的娱乐软件,何尝不是另一种“龙泉剑”?
李淳风却必是摇扇轻笑。他那般人物,最是通透,知天命不可违,人道不可逆。若依他言,未必非要再挤这独木桥。昨日无意中看见昔日同桌,说已在职业技术学院报到,照片里的他,笑得豁达。他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在耳边响了整夜,可我终究放不下。我们都是凡人,活在世人眼光织就的网中,挣脱不得。
父母期盼如芒在背,同窗前程似刀悬颈。
灯光忽然爆了一下。我惊觉夜已深沉,窗外虫鸣不知何时歇了。
此刻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一盏灯、一张桌、一个人。还有一颗漂浮不定的心。
霸道乎?人道乎?
其实哪里有什么选择。我们这一代人,自小被灌输“一分压倒千人”的信念,早已在骨子里刻下了龙门必须跃的执念。
学问之途,浩瀚无垠,疑难丛生,纵使千头万绪,但深耕不辍便自有精进,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即便知道前方是万丈深渊,也要闭眼跳下去,因为身后已无退路。
袁天罡与李淳风争了三百年的道理,说到底不过是人与天的角力。而高考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以人力抗天命,以刷题对抗变数,以复读争取转机。桌上的咖啡凉了又续,续了又凉,像极了我反复煎熬的心绪。偶尔抬头望见窗外的美景,忽然想起李星云那句:“我不是英雄,只是不得不做英雄该做的事。”
忽然明白,李星云最终既没有全盘接受袁天罡的霸道,也没有完全遵循李淳风的人道。
他走出的是自己的第三条路——在认命与抗命之间,找到平衡。
或许复读之路也是如此,不必把自己逼成袁天罡那样的魔头,也不必学李淳风那般全然超脱。尽人事,听天命,但求无愧于心便是。
就像此刻,虽然惆怅,虽然迷茫,但笔尖终究在纸上落下了墨迹。
夜更深了。
远处传来货车的鸣笛声,撕破夜的寂静。
我忽然想起挚友去读大学临别时的话:“复读不是失败,而是给自己多一次选择的机会。”
当时觉得是安慰,此刻想来竟有深意。
袁天罡选择霸道,李淳风选择人道,而李星云选择在霸道与人道之间走出自己的路。
“我早知道是你的心脏,所以我不好奇,不好奇你如何占卜安排我的人生。当年对着坍塌的龙泉,我微微鞠躬,敬你三百年不变的忠诚。迷茫惶恐,我亲手杀死操纵我前半生的罪魁祸首,也将永远入局,后半生也身不由己。所以今日,我还要正式送别你。世人道你功过难评,我也理不清对你的感情,爱不愿意,恨不彻底。我感怀于你的心跳,你掠夺我很多,但你偏偏又给予。如果生于盛世,我们都不被命运裹挟,我会叫你一声师父。”
那么我呢?
我早知道是你的安排,所以我不好奇,不好奇你如何规划我前行的航向。
当年对着散落的试卷,我微微鞠躬,敬你十二载不变的陪伴。
迷茫惶恐,我亲手撕碎支配我青春岁月的成绩单,也将永远入局,余生都逃不出这分数的牢笼。所以今日,我还要正式告别你。
世人道你成败难论,我也理不清对你的感情,爱不愿意,恨不彻底。我感怀于你的教诲,你剥夺我很多,但你偏偏又给予。如果生在更好的时代,我们都不被分数定义,我会叫你一声恩师。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看见无数条道路在眼前展开。每一条都通向未知的远方,每一条都布满迷雾。同学们有的已经启程,有的还在徘徊,而我站在这片曾经奋战过的土地上,手中握着的不再是笔,而是选择。
我记得每一个挑灯夜读的晚上,星星见证过我的汗水。我记得每一次模拟考试后,老师在成绩单上画下的红色曲线。这些曲线如今都化作人生的轨迹,在我眼前交织成网。我在这网中挣扎,既想挣脱,又害怕迷失方向。
你给予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面对未知的勇气。你剥夺了我的休闲时光,却馈赠了我坚持的力量。如今站在这分别的渡口,我终于明白,你从来不是终点,而是让我学会如何航行的海洋。
若有一天,我们能在理想的世界重逢,那里没有分数的高低,没有排名的先后,只有对知识最纯粹的热爱。那时,我会郑重地叫你一声恩师,感谢你教会我的不仅是答题的技巧,更是人生的答案。
而现在,我要扬帆起航,带着你给予的一切,穿越迷茫的海域,寻找属于自己的彼岸。这片海洋或许汹涌,但我知道,你给我的罗盘永远指向光明。
或许不必执着于非要选择某条路,而是在这条不得不走的复读之路上,走出自己的步调。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竟如春蚕食叶。
想来明年此时,不论成败,这段灯下苦读的岁月都会变成生命里无法抹去的印记。
正如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思想跨越千年,依然在我们这些普通人身上重演。
李星云说,“人人都道生逢乱世,身不由己,而我,却始终相信一句话,叫做律己,则安。”
是啊,人人都叹前路迷茫,而我,却始终笃定一个信念,叫做笃行,则达。
人人都怨命运不公,时运不济,而我,却始终坚守一个道理,叫做自强,则立。
人人都言世风浮躁,坚守不易,而我,却始终信奉一个准则,叫做守信,则宁。
月光悄悄爬过窗棂,在习题集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我忽然觉得,今夜的我,既是执棋的袁天罡,也是观星的李淳风,更是那个在乱世中寻找自己道路的李星云。复读之路固然艰辛,但或许正是这份艰辛,让我们在星霜流转中,学会如何踏刃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