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生活在山野之间,那里处于北纬25度,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富繁多,一年四季或青葱或苍翠,绿色不绝,山花烂漫。各色花草对我来说,撞瞎眼睛,熏麻鼻孔,然而,说到海棠,却十分陌生、不甚了了。早年读秦瘦鸥的《秋海棠》小说,应该是对这种花最初的印象,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也只是记得海棠俩字,至于花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却懵然无知。
前几年,久居北京,闲暇时分,常去紫竹院散步。这个冠以国家四A级的苑囿,因曾经是皇家行宫,又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经营,变成了一个十分适宜赏玩、散步的好去处。花木扶疏、山水为邻,水榭亭台,各有风姿。每到春秋夏三季总有各色鲜花绽放,也许是太多太频繁的缘故,一般的花朵竟然不觉得奇怪了。
四五月间的一天,出差半月才归,难得一空,又来到紫竹院放逐忙碌,盗取闲适。从西南门进去,漫步柳荫下的湖畔小路,夸越梅桥,绕过荷花池,翻过高坡,穿出幽竹林间石子路,来到南门内的小广场。广场上跳舞的、下棋的三三两两;葡萄藤架下,吹葫芦丝的、看书的各得其乐。我在此处稍微慢下了脚步后,正要穿过牡丹芍药园,往东门内的绿草地徜徉,忽然感觉一片惊骇的颜色映入眼帘,抬头望,远远就见两棵大树鲜花覆满枝头,婀娜多姿、色压群芳。看着这绝世繁华,浓丽沁心,不觉有惊艳之感。趋步近前看树上的胸牌,才知道,这就是海棠。比《秋海棠》里描写的海棠,要灿烂一万倍、鲜艳一万倍、夺目一万倍。
我又移步远观,但见树高约丈馀,虽为树,却只见鲜花,少见绿叶;花色杂糅,似白却红;馨香淡然,若有若无。海棠的颜色极其鲜艳、无比灿烂,嫣红粉白,姹紫嫣红,姿态万千,白的宛若“偷来梨蕊三分白”,红的恰似“借得梅花一缕魂”,粉的又好像“一枝芙蓉出水来”,尽态极妍、艳丽多姿、豪华贵气的海棠,果然是花树中富丽雍容的贵夫人也。
漫步园中,今日似乎忽然发现,园内种了许多海棠,行道两旁,随处可见。海棠花或昂首朝天,或俯身垂地,璀璨多姿;海棠树或高大或矮小,各有情趣。原来海棠是这样的曼妙、这样的富丽、这样的艳绝啊!
嗣后翻阅资料,才知,海棠自古即为国之名花,有“国艳”之称,“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可谓雅俗共赏 。明代的《群芳谱》即已将其归为四大类: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其中西府海棠和垂丝海棠花色最艳丽,最为有名,也最有观赏价值。在皇家园林中她与玉兰、牡丹、桂花相搭配,形成“玉堂富贵”的绝妙寓意。如今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吾等寻常民众亦可安享似锦繁花赋予的熨帖心灵的福祉,岂不尽显民生之太平欤?
其实后两种海棠在我国的南方也广为分布,只是因为它们的花朵都比较小;开花时节,花叶共生,叶片往往与花朵平分秋色,掩盖了花朵的姿势和颜色。不像西府海棠和垂丝海棠,开花时候满树的灿烂、遮天的娇颜、扑面而来的盛装。紫竹院这两棵高大灿烂的花树就是西府海棠,在此院中堪称海棠之王。
海棠,春日开花,秋日结果,不仅花色艳丽,其果实也玲珑可观矣。先前之海棠,花果各为一时,枝叶扶疏。今人为观赏计,着力培育花卉,至阳春时节,花开盛极,满目霞光,冠绝苑囿。
徜徉于紫竹院中,这边西府海棠迎风峭立,楚楚有致;那边垂丝海棠树影婆娑,花蕾嫣红。目睹绝色,耳闻鸟啾;穿行树荫,漫步而思,日间劳作之烦恼、精神之抑郁,顿然化为云烟,随风飘零。
赏海棠、知海棠,日子久了,竟成习惯,不能分离。正如东坡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恨不能朝夕与之为伴也。因屋及乌,开始杂览群书,研习海棠之趣闻逸事。阅读《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方知晓中南海里植有许多海棠,她也成了主人日理万机之余小憩时的抚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夫人、前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故居闹中取静、清幽别雅。院中两树海棠绽放时若彤云蔽日、金辉四溢,人们眼前只有花的璀璨夺目,不见红日朗照。著名文化老人、出版界先辈叶圣陶故居仅四棵树,就有两棵是海棠。每临花开时节,她们就是老人最好的花下话家常的背景。独具绝世才华的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为海棠写过一首诗《吴氏园海棠》。诗曰“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看似写海棠、却在写万代人生,显示出大师超人的远见卓识。
……
点点滴滴,连缀成篇,有道是,海棠原是文人柔软心中一道亮丽却深沉的风景矣!每每虑及此,我心中油然荡起一道道涟漪,泛向四处,久久不去。
今年的四月已经步入中旬,紫竹院的海棠花又开了吧?你一定又是花枝招展、鲜艳逼人吧?此刻,你可会想到,一个旧人正在南国的暖阳下回味你昨日的美颜、过去的英姿、流淌的春梦呢?
写于2012年4月19日星期四
改于2025年6月12日星期四
南 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