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残留的燥热已悄然褪去,阳光滤去了烈意,变得格外温柔。
我和发小钱志接到老家高里庄村党总支书记钱仁浦的邀约,9月22日下午便骑着电动车往村党群服务中心赶去。抵达后,我们径直走进二楼的会议室,一场关于高里庄村五年发展规划的座谈会,正等着我们参与。
门一推开,热闹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十六张椅子围坐在长桌旁,陈堡镇的相关领导手里拿着笔记本随时准备记录;几位村老干部精神矍铄,指尖在规划初稿上轻轻滑动;村干部大多是年轻人,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桌上的《高里庄村五年发展规划》初稿,纸页间跳动的,是关于这片土地未来五年的憧憬,是从田野到街巷、从烟火日常到文化脉络的全新构想,像一粒饱满的种子,在秋光里悄悄萌发希望的嫩芽。这密密麻麻的文字里,藏着高里庄沉甸甸的梦想。
座谈会由泰州市工信局下派的第一书记崔忙良主持。他说话条理清晰,先是详细介绍了规划讨论、起草的背景,又着重说明了泰州市对项目实施的要求。“今天请大家过来,核心就是想听听各位的心里话。不管是有好建议,还是心里存着疑问,都别藏着掖着,都尽管敞开了说。”崔书记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就活跃了起来,原本稍显沉静的空气仿佛都流动了起来。
风掠过村中心的老槐树,仿佛也在倾听这场关于未来的畅谈。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真切向往,在字里行间和交流互动中缓缓流淌。有人念及产业的脉动,想让土地不仅生长庄稼,更能孕育出可持续的生机;有人牵挂人居的温度,盼着有一处能容纳邻里温情的公共餐厅,让红白喜事里的烟火气,始终萦绕着彼此的关怀;还有人惦念着健康的守护,希望村级卫生服务能再升级些,让老人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贴心的照料。每一个想法,都像一颗星子,在规划的蓝图上闪烁。
村史馆的构想,是动人的一笔。它要承载的不只是岁月的痕迹,更是这片土地独有的工业铸造文化。村里逝去的鞭炮厂、磷肥厂的旧厂房砖瓦、锈迹斑斑的生产工具、泛黄的产品说明书,还有老一辈工人藏在记忆里的生产故事,现在轰鸣的机器、匠人们专注的神情,那些融入血脉的坚韧与智慧,都将在馆舍里静静陈列。往后,老人可以带着孩子,在这里触摸过往的温度;外来的客人,也能从这些展品中,读懂高里庄的故事。文化的根脉,就这样在规划中深深扎下,滋养着未来的日子。
人才公寓的规划,藏着对明天的期许。它不仅仅是几栋整齐的房子,更是向远方游子、向有志之士敞开的怀抱。它要让那些渴望为家乡贡献力量的人,有一处安稳的居所;让那些带着新理念、新技能归来的人,能在这里安心扎根,将智慧与汗水,洒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人才的汇聚,会像一股清泉,为高里庄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此刻的高里庄,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规划的蓝图,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无数人心中的向往,是即将在这片土地上绽放的美好。田埂会更整洁,街巷会更通畅,文化会更鲜活,日子会更红火。每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村庄,人们睁开眼,就能看见希望;每一个傍晚,当沿河曲桥路灯准时亮起,人们的心里,都会装满踏实与幸福。
高里庄的新蓝图已经启幕,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每一笔都充满力量,每一抹色彩都饱含深情。未来的五年,这片土地会在时光的打磨中,愈发迷人;这里的人们,会在奋斗的岁月里,收获更多的喜悦。高里庄的故事,正朝着更美好的方向,继续书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