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兴化,秋光把一切都染得温润。车刚驶入高里庄村,便见连片的稻田铺展成金色的海洋,风过处,稻浪翻滚着涌向远方,裹挟着新米的清香。10月23日,泰州市政府老领导丁士宏、周天云踩着秋阳而来,在陈堡镇党委书记邵小勇、青年干部孙磊、泰州工信局下派到高里庄村的第一书记崔忙良、村党总支书记钱仁浦的陪同下,循着《高里庄村五年发展规划》的脉络,触摸这个村庄正在萌发的新希望。
首站便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站在田间大道上远眺,2000 亩规整的农田如棋盘般铺展。“全村 3864 亩耕地,如今 2000 亩实现高标准改造,核心区 600 亩更是下足了功夫。” 高里庄村党总支书记钱仁浦语气中满是自豪,“亩平投入 2400 元,将来还要以咱村为中心,辐射周边 6 个村,打造万亩连片的高产田。” 老领导丁士宏感慨道:“种地靠科技,才能让土地多产粮,让村民多增收啊!” 阳光洒在稻田里,也洒在大家充满期待的脸上,每一粒稻穗都仿佛承载着高里庄人的丰收梦想。
从农田出发,一行人来到安置房小区。楼房错落有致,楼下的健身广场上,几位老人正带着孩子玩耍,笑声顺着风飘得很远。“这片空地,马上要建人才公寓。” 高里庄村第一书记崔忙良介绍道,“村里要发展,得留住年轻人。公寓配套书屋、活动室,还会对接企业搞技能培训,让年轻人回得来、留得住。我们还计划在公寓周边种上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让这里既有烟火气,又有田园味。” 听着这些设想,一旁的一位大爷笑着说:“要是真能这样,我家小子说不定就愿意从城里回来了。”这位大爷眼里满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接着,大家登上高里庄西大河大桥。站在桥上远眺,西大河碧波荡漾,岸边的芦苇随风摆动,村庄的全貌尽收眼底。“河的南边和北边两个垛子,规划分别建龙垛和凤垛公园。”高里庄村第一书记崔忙良兴致勃勃地说,“以后这里会修步道、建凉亭,村民茶余饭后能来散步,城里游客也能来感受乡村的自然风光。”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大家仿佛能看到几年后,公园里绿树成荫,孩子们在追逐嬉戏,老人们在亭下悠闲聊天的惬意场景。走到西大河游船码头,远处高铁大桥的施工工地格外引人注目,塔吊高高耸立,工程车来回穿梭,机器的轰鸣声与河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充满力量的建设交响曲。大家望着大桥的方向,眼里满是憧憬,那道正在崛起的 “钢铁长虹”,正为高里庄的未来插上翅膀。
阳光透过党群服务中心的玻璃窗,洒在桌面上的《高里庄村五年发展规划》手册上。翻开手册,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三大战略条理清晰,原始图与示意图的对比更是直观。研讨会上,大家的讨论热烈而真诚。老领导们结合多年经验提出建议,年轻干部们则围绕产业发展积极建言。每一条建议都饱含着对高里庄的深切关怀,每一次交流都在为村庄的未来出谋划策。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像是在为高里庄的未来谱写新的乐章。
告别高里庄,回望村庄,稻田、河水、新房与高铁大桥的轮廓渐渐模糊,唯有那份沉甸甸的规划手册,在心里愈发清晰。它不是一张冰冷的图纸,而是无数人用智慧与汗水编织的梦想,是高里庄人奔向幸福生活的指南针,是高里庄从传统乡村走向现代振兴的通行证。相信再过五年,当秋光再次洒满这片土地,这里定会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