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信学的头像

周信学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11/15
分享

年度考核表里的 “生态”

市环保局的走廊里,刚贴出的年度考核通知还带着打印机的墨香,就被来来往往的人围得水泄不通。老陈挤在人群后,眯着眼看通知上的 “考核标准”:宣传稿数量、会议出席率、材料报送及时性占比 60%,现场执法成效占比 40%。他摸了摸口袋里刚从化工园区带回的水样检测报告,指尖还沾着没洗干净的污泥。

“陈哥,还看呢?” 身后传来小吴的声音,他手里拿着刚打印好的 “工作成果汇总表”,封面用彩色字体标着 “绿水青山守护者 ——2024 年度工作纪实”,“王局长早上特意跟我说,今年考核重点看‘宣传造势’,咱们得把材料做漂亮点。”

老陈 “嗯” 了一声,没接话。他今年光是跑企业、查排污口就跑了 120 多次,光是整改通知书就发了 37 份,还帮着郊区的养殖场设计了污水处理系统。可这些事,上次在局务会上提的时候,王局长只皱着眉说:“老陈,执法是本职,但宣传也得跟上啊,你看人家小吴,上个月写的《我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被省环保厅转发了,这才是给局里长脸的事。”

下午的考核准备会上,王局长坐在主位上,手里翻着小吴的材料,嘴角止不住地上扬:“小吴这份总结做得好!你看这数据:全年撰写宣传稿 48 篇,其中省级媒体刊发 12 篇,制作环保短视频 26 条,全网播放量超 500 万,还组织了 10 场‘环保进社区’活动,参与人数突破 3000 人。这就是‘以宣传促落实’的典范!”

小吴站在一旁,腰杆挺得笔直:“局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接下来我还打算联合本地网红,搞一场‘环保直播’,让更多人关注咱们的工作。”

“好!有想法!” 王局长拍了拍手,目光转向老陈,“老陈,你的材料呢?”

老陈把水样检测报告和整改记录递过去,声音有些沙哑:“局长,今年我重点盯了城东化工园区,整改了 5 家超标排污企业,解决了 3 起群众投诉的污染问题,还……”

“这些我知道。” 王局长打断他,随手翻了两页报告,“但你这材料太单薄了,连张现场照片都没有,怎么体现工作成效?你看小吴,每个活动都有照片、有视频,还有群众的签字反馈,这才叫‘有迹可循’。”

老陈愣了愣,他记得上个月去化工园区执法,为了取样,差点掉进排污沟里,哪有空拍照?再说,那些整改企业的负责人,看到他就躲,谁会愿意签字 “反馈”?

考核评议会那天,更热闹了。会议室里,大家围着考核表打分,小吴的 “宣传创新”“活动组织” 两项全是满分,而老陈的 “现场执法” 只得了及格分。

“老陈啊,不是我们针对你。” 负责打分的李科长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看小吴,他的工作能让上级看到咱们局的努力,还能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这比你闷头执法管用多了。”

老陈攥紧了拳头,想说他上个月整改的那家化工厂,现在排放的废水已经达到了国家标准,附近的小河又能看到鱼虾了。可这些话,在 “500 万播放量”“12 篇省级稿件” 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考核结果出来那天,小吴被评为 “优秀”,还作为代表在全局大会上发言。他拿着证书,激动地说:“我会继续努力,用更多元的宣传方式,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老陈的考核结果是 “合格”,他看着考核表上 “工作缺乏亮点,宣传意识薄弱” 的评语,突然觉得很讽刺。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宣传栏里小吴制作的环保海报,海报上的天空蓝得像画出来的一样。而他口袋里的水样检测报告上,城东化工园区最新的水质数据,比海报上的 “蓝天” 更真实,却没人愿意多看一眼。

第二天,老陈依旧背着工具包去了化工园区。他知道,明年的考核,他可能还是 “合格”,但只要河里的水能变清,天上的空气能变好,那些考核表里的 “优秀”,他不想要也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