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阳跃君的头像

阳跃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16
分享

生活新画卷

作为湘中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农村第一代人,我宛如一位时光的见证者,有幸目睹了这片土地在改革开放春风下的华丽蜕变。

童年,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质朴底色。爷爷和父母每日迎着晨曦出门,披着暮色归来,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而我们姐弟三人,像一群欢快的小麻雀,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在屋前屋后、山里山外尽情撒欢,直到夜幕降临才恋恋不舍地回家。每次踏进家门,总能看到爷爷眯着眼睛,沉浸在收音机传出的悠扬声音里,那小小的收音机,仿佛是连接外面世界的神奇窗口。

过年,是童年记忆中最璀璨的明珠。年前,爷爷会带着我们姐弟三人,踏上几里外的供销社之路,为我们挑选新鞋子。父母则会买回布料,带我们到缝纫店量身定制新衣服。正月初一,全家老小穿上崭新的衣裳,无论是亲戚来拜年,还是我们去走亲戚,都神气十足,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欢乐与希望。年猪的内脏,是过年后招待亲戚的美味佳肴,我们也能跟着大快朵颐。压岁钱虽大多被父母“巧妙”收回,但总会留些零头,让我们买跳跳蛙、小摇鼓等玩具,最后剩下的钱,还能买上一衣兜的纸包糖,那甜蜜的滋味,至今仍在舌尖萦绕。

然而,平时的生活远没有过年这般丰盛。记忆中最初的几年,每年总有一段时间,饭里要掺上红薯,爷爷总是小心翼翼地将我们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掉,并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们:“你们现在的生活好了,你爹爹小时候薯米饭都吃不饱,要珍惜哦。”那朴素的话语,如同一颗种子,在我们心中种下了珍惜与感恩的萌芽。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画卷渐渐展开了新的篇章。补丁衣服悄然退出了我们的生活,缺米的季节,父亲靠打零工买米,让我们告别了薯米饭的时光。逢年过节才能吃肉的规矩也逐渐被打破,父亲隔三差五会买回猪头皮,起初我们还不理解,后来才知道猪头皮价格相对便宜,且油腻程度适中,适合全家老小食用。

村里的小代销店,不知何时添了一台收录机,每天循环播放着那几首熟悉的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旋律,如同潺潺溪流,流淌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从黑白电视机到彩电的出现,时间并不漫长。后来,村里最早下海的童叔带回了一台遥控电视机,那神奇的遥控器,只需轻轻一指,屏幕图像便随之变换,引得全村老少纷纷围观,惊叹不已。再后来,电饭煲、冰箱等电器陆续走进家家户户,生活变得愈发便捷与舒适。

日子如潺潺流水,悄然逝去,我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吃的要卫生健康,穿的要得体大方,用的要舒适便捷。我们姐弟三人都已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的零食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早已不再满足于纸包糖的简单甜蜜。大人们也格外注重孩子的饮食健康,精心挑选有益的食品,远离垃圾食品。玩具也不再是跳跳蛙、小摇鼓,屋里屋外摆满了各种拼装玩具和电动玩具,充满了科技与创意的气息。

生活越来越好,父母却渐渐老去。如今,家里偶尔会吃上一顿薯米饭,美其名曰“忆苦餐”。这不仅仅是为了回忆过去的味道,更是为了改善一下胃口。父亲年纪大了,话也多了起来,常常拉着子孙们的手,喃喃自语:“那时候我做梦都没想到还能过上这样好的日子。感谢改革开放!感谢政府!”那朴实的话语中,饱含着对生活的感恩与对时代的赞美。

我们姐弟三人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父母能健康长寿。趁他们身体还硬朗,多陪他们到外面的世界走走瞧瞧,让他们感受这美好时代的无限风光,就像他们曾经陪伴我们度过童年时光一样,用爱与陪伴书写新的温暖篇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