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桂花开得正盛,风一吹,细碎的金瓣便落在摊开的稿纸上,油墨香混着桂香,竟让我想起十年前那个读《走进人间四月》的午后。那时我还是川东北小县城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案头堆着学生的作文本,红笔刚划完一个错字,目光就被校刊转载的那篇散文的“题记”的一首诗勾住了——“四月的风是软的/裹着新柳的绿/桃花的粉/落在肩头时/像有人轻轻拍了拍你:说‘慢些走/看看人间’”。
落款是——“欧阳夏秋”。
我对着这四个字看了许久,指尖反复摩挲着纸页上的字迹,像是要摸透文字背后那个人的温度。那篇文章里,他写故乡的田埂,写村口的老槐树,写深夜书桌前的一盏灯,字字都落在我心上。我也是个爱写字的人,课余总在稿纸上涂涂写写,诗歌散文散见在地方文学报和小众公众号,却总觉得自己的文字缺了点什么——直到读了他的《走进人间四月》,才明白是缺了那份“把寻常日子过成诗”的通透与温柔。
那天晚上,我在那篇文章的网络链接下留了言,字斟句酌,全是关于文字的探讨:“您笔下的四月,让我想起家乡后山的桃林,只是我总写不好风的软,您是如何捕捉到那份触感的?”隔了两天,竟收到了回复,他说:“风的软,是小时候母亲晒在院子里的棉布衫,是傍晚归家时奶奶递来的温粥,写风,其实是写藏在风里的人。”
这句话让我鼻尖一酸。我又留了言,聊我学生的趣事,聊县城巷口的糖炒板栗,他每次都回得认真,字里行间满是妥帖。一来二去,我终于鼓起勇气,在留言里问:“不知能否有幸得到您的联系方式?想向您请教更多关于文字的事,也盼着能有位文学上的良师益友。”
发送之后,我握着手机坐了半宿,生怕唐突。直到凌晨两点,手机屏幕亮了,是他的消息,附了微信号:“文字本就是桥梁,能遇见同频的人,是幸事。”
加了微信的第一句话,他说:“慕容小雪?名字像极了江南的雪,干净又温柔。”我笑着回:“欧阳夏秋,倒像是把四季里最舒服的两个季节都装进去了。”那天我们聊到天快亮,从李清照的“知否”聊到余华的“活着”,从各自的写作习惯聊到对生活的期待。他说他写稿时喜欢在书桌旁放一杯热茶,我说我改作文时总爱嚼一颗薄荷糖;他说他向往西北的大漠孤烟,我说我偏爱江南的小桥流水。隔着屏幕,却像认识了很久的旧友,没有一丝生疏。
后来的日子,文字成了我们最亲密的纽带。他会把刚写好的诗发给我,让我提意见;我会把学生的优秀作文拍给他,听他说“这孩子有灵气”。他出差到成都,会给我寄当地的牛肉干,附一张纸条:“尝了尝,觉得和你文字里的甜很像。”我在县城的书店看到他的散文集,会买下两本,一本自己读,一本寄给他,扉页上写:“你的文字,早成了我案头的光。”
情愫就在这样的往来里慢慢滋长。他的文字厚重深沉,可跟我聊天时,却总带着几分俏皮;我看似温柔,却总在他写不出稿时,用玩笑话逗他开心。我开始期待每天的微信消息,期待他分享的沿途风景,期待他说“今天又想起你写的糖炒板栗子了”。我知道,我不再只把他当良师益友,他成了我心里那个“想见面的人”。
终于,在认识半年后的秋天,他说:“我要去郑州出差,要不要见一面?”我几乎是立刻就答应了,放下手机,心跳得像要跳出胸腔。我翻遍了衣柜,选了一件米白色的连衣裙,又去理发店剪了刘海,镜子里的自己,眼里满是藏不住的期待。
坐了七个小时的火车,我终于到了郑州。他在火车站接我,穿着卡其色风衣,比照片里更伟岸,笑起来时眼角有浅浅的纹路,像他文字里的阳光。“小雪,”他喊我的名字,伸手接过我的行李箱,指尖不小心碰到我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又慌忙移开,空气中满是羞涩的暖意。
我们住的黄河饭店,就在黄河边。傍晚时,他带我去看黄河,夕阳把河水染成金红色,浪涛拍打着河岸,发出低沉的声响。“你看,”他指着远处的落日,“黄河的落日,比别处更壮阔,像把一生的温柔都撒在这里了。”我望着他的侧脸,逆光里,他的轮廓清晰又温柔,突然就想起他写的“人间四月”,原来比文字更动人的,是文字背后的这个人。
那晚,我们在饭店的茶座里聊到深夜。他给我泡了一杯热茶,是他常喝的祁门红茶,“天冷了,喝点暖的。”茶杯递到我手里时,他的指尖又碰到了我的,这次没有移开,只是轻轻握了一下。我抬头看他,他的眼神里满是温柔,像黄河的水,裹着暖意。“小雪,”他轻声说,“从读你留言的那天起,我就知道,你不是普通的笔友。”
我的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不是难过,是委屈,是欢喜,是终于等到心意相通的踏实。他伸手帮我擦眼泪,动作轻柔,“别哭,以后我会常来看你,不会让你只在文字里想我。”那晚的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黄河的气息,茶座里的灯光暖黄,我们聊着未来,聊着文字,聊着要一起去的地方,没有太多热烈的情话,却觉得每一句话都裹着爱意。那是我们的第一个缠绵之夜,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缠绵,是两颗心终于靠在一起的温柔,是往后十年无数个日夜的起点。
从郑州回来后,我们的感情便确定了。只是他常年在外采风写作,我在县城教书,聚少离多成了常态。每次分别,都是在火车站,他会帮我把行李放好,然后站在车窗外,直到火车开动,还在挥手。我坐在车里,看着他的身影越来越小,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他会发消息来:“别哭,我很快就回来,给你带你爱吃的糖炒栗子。”
那些不能见面的日子,文字就成了我们的慰藉。他在敦煌的沙漠里,会写:“今天看到了沙漠的星空,很亮,像你眼睛里的光。”我在县城的雪夜里,会写:“学生送了我一朵纸折的梅花,我想起你说过,西北的梅开得最烈,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去看。”他的散文集里,有一篇《致小雪》,写的是我们第一次在郑州见面的场景,“她穿着米白色的连衣裙/站在火车站的人群里/像一朵刚开的雪/干净得让人心疼。”我把这篇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读,都像又回到了那个秋天的郑州。
有一年冬天,我生了重病,躺在医院里,他得知消息后,立刻从千里之外赶回来。推开门的那一刻,他风尘仆仆,眼里满是疲惫,却还是笑着说:“我来了,别怕。”他在医院陪了我半个月,每天给我擦脸、喂饭,晚上就趴在病床边睡。有天晚上,我醒来看见他在写东西,凑过去看,是一首诗,最后一句是:“在寒冷的冬日里,你的关爱就像一杯热茶,温暖了我的心。”原来,他把我们的点滴,都写进了文字里。
十年的时光,就这样在文字的相思与一次次的重逢离别里过去了。我们一起经历了太多:我评上高级教师时,他比我还开心,送了我一支钢笔,说“以后用它写更多好文字”;他的书再版时,我帮他校对,在扉页上写“我的先生,永远是最棒的作家”;我们一起在县城买了房子,把书房布置得满是书架,他的书和我的稿纸,挤在一起,像我们的日子,热闹又踏实。
今年八月,是我们文字结缘的十周年。他说:“小雪,我们去西北吧,我带你去看我以前采风的地方,去看大漠、盐湖、草原,去圆我们当年的梦。”
我们的西北之旅,从敦煌开始。莫高窟的壁画在灯光下泛着古老的光,他牵着我的手,在洞窟里慢慢走,“你看这飞天,千年前的画师,把对美好的向往都画在了这里,就像我们,把爱写在文字里。”我望着壁画上的飞天,又看看身边的他,突然觉得,千年的时光也抵不过此刻的相伴。
从敦煌到青海湖,车子沿着湖边开,湖水蓝得像天空,远处的雪山倒映在湖里,美得让人窒息。我们在湖边漫步,风把我的头发吹乱,他伸手帮我理好,“你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照亮了我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我笑着靠在他肩上,听着湖水的声音,觉得世界安静又美好。
翡翠湖的水是碧绿的,像一块镶嵌在戈壁里的宝石。我们站在湖边,看着彼此的倒影在水里摇晃,他突然说:“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就很好。”我点点头,不用多说什么,就知道彼此在想什么,这就是十年的默契。
嘉峪关的城墙又高又厚,站在城楼上,仿佛能听见古代的战马嘶鸣。他指着远处的戈壁,“以前我来这里,总觉得孤单,现在有你在,连戈壁都变得温柔了。”我握着他的手,“以后不管你去哪里,我都陪你。”
七彩丹霞的颜色像被上帝打翻了调色盘,红的、黄的、橙的、绿的,层层叠叠。我们坐在观景台上,等着日落,夕阳把丹霞染成金色,他说:“以爱为笔,绘生活色彩斑斓,每一刻都值得珍藏。”我把这句话记在手机里,想着回去要写进我的散文里。
鸣沙山的沙子很软,我们光着脚往上爬,累了就坐在沙山上看月牙泉。泉水像一弯新月,映着蓝天,他从背后抱住我,“在这漫长的人间旅途,你是我最温暖的港湾。”风从耳边吹过,带着沙子的温度,我闭上眼睛,觉得幸福就是这样简单。
茶卡盐湖的“天空之镜”名不虚传,湖水和天空连在一起,我穿着红色的裙子,在湖里拍照,他说:“世界或许平凡,但每一刻的小确幸,都温暖着心房。”我看着照片里的我们,笑得那么开心,突然想起十年前那个读他文章的午后,原来,一场文字缘,真的能把两个人的一生都连在一起。
祁连大草原的草绿油油的,像一块无边无际的地毯。我们在草原上奔跑,风吹起我们的衣角,他停下来,把我抱在怀里,“带着爱前行,世界因你而美好,每一刻都值得拥抱。”远处的牛羊在吃草,牧民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我靠在他怀里,觉得这辈子,有他就够了。
门源的花海正是盛期,大片的油菜花黄得耀眼,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我们走在花海里,他摘下一朵油菜花,别在我的耳边,“你比这花还好看。”我笑着打他,他却抓住我的手,“每一份善意都是一缕阳光,温暖着他人的心房。你的善意,温暖了我十年。”
最后一站是塔尔寺,我们在佛前祈福,他双手合十,“愿你的心,如阳光般温暖,照亮每个角落。”我也祈福,愿我们的文字缘,能延续一辈子。走出塔尔寺时,夕阳正好,金色的阳光洒在寺庙的金顶上,耀眼又神圣。
回来的路上,他握着我的手,说:“小雪,十年了,谢谢你一直在。”我靠在他肩上,眼泪掉了下来,是幸福的眼泪。“该说谢谢的是我,”我说,“谢谢你的文字,谢谢你的爱,谢谢你陪我走过这十年。”
夜里,我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的月亮,手里握着他送我的钢笔,想着这十年的点点滴滴。从一篇《走进人间四月》开始,到郑州黄河饭店的初遇,到十年间的文字相思与重逢离别,再到这次西北之旅,我们的爱,都藏在文字里,藏在每一次的相伴里。
突然想起他曾写过的一句话:“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相看两不厌,以陪伴互为终点;爱是舒服的沉默,是和有趣的人一起浪费人生,是原来你也在这里。”还好,我们最后都懂了爱;还好,最后是你。
星河长流,爱意悠悠,愿人间处处情深依旧。人生漫漫,感恩有爱时刻相伴。心存善意,爱意相随,你我共鸣。
我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个十年,我们会继续在文字里相爱,在生活里相伴。人间有爱,明月千里总相思;天地有情,暖风细雨总温柔。走过一生,唯不改初衷,爱依旧,山河依旧,可恋一生。
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