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友国的头像

汪友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5
分享

盐河上的大桥

盐河上的大桥

和风拂面,春花倍艳,满眼是沿河妖娆的风情。顺着盐河的景观道向前走,在一花圃前停留,娇嫩的夏花骨朵,已在柔弱的枝头上打颤,真想早一点看到她的俊俏容颜,心底竟生出怜爱意,忍不住就伸出手去,在她毛绒的叶片上轻轻地触了一下,并把鼻尖凑上去,陶醉地嗅了嗅。

正是春夏相交的时候,遍野葱绿,麦田油亮闪眼,花儿五彩缤纷。春花、夏花,在此竞相展妖娆,妆点秀美的盐河景观带。河道干净整洁,河水清澈可润,我的思绪也被拉回到青春时。在这个季节里,一群半大的小子已经从家里跑了出来,在河边掏毛蟹、捡贝壳、用岸边坍塌下来的泥土和起来放宝、拿着瓦片石子向河里打水漂漂,或躲在不远的玉米地里晒泥球。太阳暴晒的中午,几个胆大的孩子,会跳到河水里洗澡。有轮船队从前面的桥肚下驶过来,他们还会勇敢地爬上去玩耍。

洗澡的地方原是老渡口,河岸边青石磊成的台子,承载了大多老人的记忆。直到新的航运码头建成,这里才逐渐废弃。当然,我们都想下河去洗澡,但还得再等一个月,待天气完全热起来。洗澡时,我们还会游到桥肚下,在拱桥肚里乘凉。此刻,桥不是十分高大,但在我们眼里,依然伟岸。桥面上有一层细沙石子,我们并不敢光脚走上去,怕硌着脚底。河岸边有低矮杂乱的民居小院,黄土堆砌的墙头,已经塌废了,墙头上几株小草在风中摇弋,孤单落寂。我们调皮的顺着土墙划痕标记,在那里玩耍。在一户人家门前停留时,忽然,木门吱呀作响,开了。一位老人站在屋里,抬眼望着我们,眯笑着招手。原来他家屋内地面向下凹去有一尺来深,这就很让人奇怪。或是空气潮湿,屋里夹着一股霉气味。室内空间并不大,该是十来平方,一张木框床,上面叠着灰色被子,床头杂乱的放着几件旧衣服。墙上贴着报纸,一顶破毡帽挂在床头钉子上。墙角有一个小柜头,摆着一些杂物。房梁上挂下一个卡口灯,让这个房间稍有温暖。

之所以对此事记忆得如此清晰,大概是主人和蔼吧。那家老人常在离桥不远的码头上拾煤球,堆放在院落里。他对我们都很好,看见就笑笑,并不肯多说话。有一次,我们到河边洗澡,经过他门前,他突然就开口,喊了我们,说:“你们知道那里的(人民)大桥建有多久吗?”我们摇头,他就告诫我们,并讲了一些有关大桥的事。

“你们定会奇怪,我这屋里为什么凹,那是以前修桥时扒来的土多,垫在门前的道上了,所以我这屋子就凹下去了。这些年也没有顾上整,啊,我告诉你们,桥有桥神庇护,洗澡时不要靠近那边,不要爬船,也不要钻桥孔里,桥神会不高兴。它是我们县在盐河上建设的唯一大桥,大桥建起来快有二十年了,现在老了,已经掉砂砾了。那是1965年前后,县里为了改善盐河两岸的交通运输状况,在西关码头北边建了桥。隔河千里远啊,以前到对岸走亲戚都得渡船,费老劲了、、、、、”

老人讲话时的眼神里透露出慈爱,又为我们叙述建桥以来发生在桥上的一些故事。

桥梁沟通了盐河两岸,对岸也有几个一般大的少年,常在河畔戏耍。我们相互比赛打水漂,累了,各自爬上桥孔里乘凉。

那一年,大桥南边搭起了便桥,木板铺成,走在上面,有点摇晃。想把乡下的粮食运回城里,家里平板车用不上了,只能借用邻居的独轱辘车。当时,桥东是老城区,是县里的商业、文化、政治、经济中心,桥西仅有少数的人家,且到处是水塘薄地。乡村兴起了建设潮后,桥西的建筑多了,建房需到桥东购建筑材料,但便桥上难走机车,常要绕道几十里,经308国道运输。

到了第二年(1985年),崭新的大桥架起来了,沿河两岸的沟通更便利,桥西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父亲为了工作方便,把我们家也从桥东搬到了桥西,建了砖瓦结构的平房。

又隔一年,到了1986年底,我家买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电视台在重复播放经典电影《桥》,这是前南斯拉夫的影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游击队员为了炸桥阻击德军而引发出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这部电影也让我们知道,要想掌握一方的命脉,桥梁的作用无可替代,没有了大桥,战争结果也是不言而喻。那时,一首《啊,朋友再见》激荡人心,激励着我们那一代热血青年勇敢奋进。

顺着沿河的花砖铺出来的便道,继续前行,不到一刻钟,就走到了一处休闲广场前,各式健身器材摆放在那里,不少人在锻炼。望着欢快的人群,及那些跳跃着的身影,我的思绪再度飘忽,三十几年前,(人民)大桥坡板延伸在糖果食品厂与物资公司前。但桥西做食品的人很少,大多时候只有我一家推着平板车在桥头售卖茶食,生意很好。不过,那是在赚辛苦钱,哪里能想到今后有时间在此健身啊?

那时,桥西虽有不少的砖瓦房,但也有不少的荒废地。大概在2006年前后,大桥再次改造,我也是在那一年丢了茶食手艺,开始网文创作。

这一次,大桥抬高拓宽延长,更是壮观了,“势疑虹始见,形似雁初飞。”桥蹬桥柱高挺,桥洞高悬,安全系数更高,闲人无法再攀。桥肚下面成了休闲的场所,跳舞、唱歌、球场、棋牌都有。桥面上道路平坦,宽阔黑亮,黑金刚似的护栏上挂满鲜花,悦目赏心,夕阳照耀下,光彩艳丽。桥顶上车来车往,却无有尘土扬。这里成了我们县的中心道路、人民路上最靓丽的风景点之一。

在广场上攀了一会双杠,手心出了汗,恰盐河护栏外有一缺口可以攀,便顺着河畔的石阶向下洗了手。豪华牢固的玉石护栏镶嵌在坚固的石堤上,河堤已不会再坍塌。河水清澈,似青春时明净,都可以捧进嘴里喝了。常年在河边走,河水几度浑浊几度清,我都看在眼里,最不堪的时候,河水散发出恶臭来。现在的水,还带着一丝凉意,若不是有着禁令,该有调皮的少年在这里游泳了吧?

上了台阶再向前,又一座大桥现在眼前,这是民生桥。如今,两桥之间已经成为县城人口最密集最是繁华的区域之一,周边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电器声响不歇。盐河文化广场、红船广场、体育休闲公园分布在盐河两岸,到处都有人在唱歌跳舞运动。

夕阳西下,抬眼望去,盐河上的大桥,在霓虹灯下更加靓丽,流光溢彩,金碧辉煌。自人民大桥改造之后,我们县又陆续在盐河上建了八座大桥,分别是鹏程桥、民生桥、新港桥、惠泽桥、五龙桥、龙兴桥、承恩桥、大圣桥、新港桥,每一座大桥都是当地人民的命脉,都承载着一方人民的希望。

这些年,我走过南(淮安)到过北(新浦),看到当地都有盐河大桥,虽然不清楚流淌一千多年的盐河上,现在到底有多少座桥,(目前仅知道灌南九座,涟水15座,)但(人民)大桥在我心中感情最深。虽然,在诸多的盐河桥上,人民桥并不是最高大最漂亮的一座,它却是我心中永恒的大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