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旺哥的头像

旺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08
分享

夏夜漫游贡水河

享用了一顿美味的烤活鱼,鱼肉鲜嫩滑腻,入口即化,细腻若丝,辣椒的热烈与蒜蓉的馥郁交织一体,汤汁醇厚犹如琼浆,香气缭绕不绝。配着当地自酿的米酒,一口饮下,暖意从舌尖蔓延至全身,仿佛驱散了整夜的疲惫。河边的微风轻柔拂过,带着水汽的清凉,与烤鱼的烟火气息交织,令人沉醉在这山水的馈赠中。

暮色如宣纸上的淡墨,在宣恩的贡水河边的山峦间缓缓晕开。沿着贡水河的栈道漫步,木质桥板在脚下发出轻响,仿佛应和着远处飘来的三弦琴声。河对岸的吊脚楼灯火渐次亮起,初时如夜空繁星点点,继而汇聚成璀璨的银河,倒映在墨色水面,随波轻漾,仿佛流动的星河落入凡间。

龙游贡水的竹筏恰好启程,数十节竹筏连成一条长龙,龙头的光影将河水映照成金色鳞片。登上竹筏,解开缆绳,船工用篙轻轻一点,我们便滑入光的河流。水面上托起整座城市的倒影:墨达楼的飞檐翘角披着金辉,河岸的灯光在波光中摇曳生姿。行至河中央,忽闻鼓乐声大作,一艘花船从桥洞下翩然驶出,船头立着红衣的“幺妹”,鬓边银饰随歌声叮当作响。她开口唱起“妹娃要过河”,筏上游客齐声应和“我来推你嘛”,笑声惊起几只夜鹭,振翅掠过挂满灯笼的桥影。

花船上的歌舞正酣时,蓦然有灼目光点升空。赤膊汉子手持长勺舀起铁水,奋力击向夜空,千余度的铁汁迸溅,化作万点流星呼啸坠落,形成金红光雨跌入贡水,在水面溅起细碎银芒。未待惊叹之声消散,河上已有艺人舞动“水上火壶”,铜壶中烈焰吞吐,犹如赤龙翻飞,将粼粼河水映照得如同熔金流淌。热浪裹挟凉风扑面,古老技艺在夜色里重燃,惹得竹筏上快门声如急雨。

弃舟登岸,寨遇广场的声浪裹挟着我向前。台上电吉他嘶吼着摇滚,台下土家汉子击打背鼓,现代节拍与古老鼓点奇妙交融。篝火“轰”地燃起,穿五彩西兰卡普的姑娘们拉起游人跳摆手舞,环形人潮如绽放的花团。

拐进兴隆老街,喧嚣陡然沉淀。老街的烟火气正浓。青石板路两侧,百盏灯笼晕开暖黄光晕,摊主揭开木桶,社饭的清香混着腊肉焦香弥漫街巷。“青蒿、野葱、腊肉做的,败火哩!”卖饭阿婆将青翠饭团递给馋嘴孩童。更诱人的是合渣店前石磨流转的韵律:黄豆化作乳白浆汁,倾入锅中与南瓜叶共舞,沸腾时腾起的热气里,食客举杯赞叹:“比火锅清爽!”转角处,“月饼”铺里新烤的绿豆馅饼飘着芝麻香,穿蓝布衫的老妪叫卖酸萝卜,嚼一口脆响,本地糟辣椒的酸辣直冲眉梢。

最夺目的是旅拍店前的盛景:苗家姑娘的银冠映着霓虹,侗族百褶裙旋成彩云,汉服广袖掠过灯笼光影。旅拍店内灯火辉煌,化妆师灵巧地为少女梳理着发髻,笑道:“今晚看来得忙个通宵了!”快门定格的笑靥里,古老民族与年轻脸庞在镜头中达成永恒和解。

从墨达楼下到凌波桥,穿民族服饰的少女半倚廊桥,手中轻摇着绘有花鸟的团扇,眸光流转,微风拂过,带动了她的裙摆与发丝,更添了几分灵动与飘逸。

过往的游客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念,将这份美景永远镌刻在心间。他们或站或坐,或倚或笑,镜头前的每一个人都仿佛成了画卷中的一笔,与周遭的景致融为一体。孩童们手持彩色风车,在父母的牵引下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情侣们手牵手,眼神中满是爱意与憧憬,他们在这贡水河边的一角许下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老人们则悠然自得地坐在长椅上,享受着贡水河的清凉与和谐,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回忆,都将这份美景永远地镌刻在了人们的心间。

沿河岸悠然漫步,游人摩肩接踵地走过,河中央猛然腾起七十米高的水柱,22℃的晚风随飘散的水雾拂面而来,将白日暑气涤荡殆尽。音乐喷泉应和旋律轻盈舞动,呈现十二种变幻多姿的水景形态:时而宛若旋转的土家百褶裙,轻盈洒落剔透水珠;时而仿佛古建飞檐,勾勒出墨达楼的巍峨雄姿;时而犹如七姊妹山般壮丽,彰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水幕投影流转着土家爱情传说,光影交错间,恍若《千与千寻》的幻境悄然浮现。水柱随着音乐的节奏起伏跌宕,光影交错间,仿佛将古今交融,让人沉醉在这场视听盛宴中,忘却尘嚣,只愿时光能在此刻停留。

音乐喷泉的余韵犹存,直插云霄的水柱裹挟着缕缕凉意随风飘洒,氤氲水汽似薄纱般弥漫,把两岸灯火温柔地晕染成朦胧的光晕。

宣恩土家民族风情的画卷仍在延展。河岸岩壁上,浮雕赫然入目。红砂岩壁的凹凸纹理被灯光勾勒得栩栩如生,水汽氤氲中,浮雕的线条若隐若现,仿佛古老歌谣在夜色中低吟。

浮雕中的白虎图腾显得格外威严,它张开大口,露出尖锐的獠牙,眼神里透露出不可侵犯的霸气。在它旁边,西兰卡普图案静静地铺展着,承载着土家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巴蔓子将军身着战甲,手持长剑,架在自己的脖颈,面容刚毅不屈,仿佛能穿透岁月的迷雾,在诉说着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逆水西迁、南扩宣恩的历史篇章,如同河面上轻轻摇曳的波光,诉说着土家族人民的坚韧与智慧。羁縻怀柔、土司制度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在土家族人民的心中,他们成功地维持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和谐。

人物眉宇间的欣喜与山野的豪放气息交融,狩猎、织锦等生活画面错落分布,每一处刻痕都承载着土家先民的智慧与坚毅,让游客凝神注视,沉浸在这部流动的民族史诗当中。

沿着螺旋的楼梯上行至文澜桥,桥上人群熙攘,游客们或驻足欣赏桥下的碧波荡漾,或拍照留念,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桥下贡水河静谧流淌,水中倒映的灯火如流动的星河。贡秀夜游更添奇幻——十七艘乌篷船、鱼灯船缓缓前行,5D投影在两岸变幻,营造出如梦似幻的视觉盛宴。时而土家吊脚楼群浮现,时而浩瀚星空倾泻,水幕电影与实景歌舞交织,专业演员在河中的舞台桥上、翩翩起舞,让人恍若“行在画中”。

穿行于这座“景城一体”的画卷中,我深刻体会到宣恩夜色的精妙——它将贡水河化为喷泉的舞步,将西兰卡普的纹样完美交融。让酸萝卜的滋味与打铁花的光影在旅人记忆中交织。当吊脚楼木窗透出暖色灯光,当花船上的情歌荡漾于水面,这座深山小城便不再仅是地理标志,而成为心灵栖居的桃源之境。贡水河的柔波将古今光影糅合重构,于每颗远道而来的心上,镌刻下名为“重逢”的印记。

夜航归来,贡水渐离,烤活鱼的香味仍在指尖缠绕。贡水载着游客的热忱,淌向远方的峡谷。兴隆老街那碗独特的酸萝卜味道,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味蕾之中——它融合着土家少女银饰的清香、撑船汉子的汗味、花船桨橹搅碎的月色,最终幻化成记忆里一盏不熄的灯笼,照亮每趟倦游的夜途,昭示着贡水河总为人间亮着一河温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