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旺哥的头像

旺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9/04
分享

铁血铸山河,盛世慰英魂

——九月三日抗战胜利八十周年阅兵观后感

当礼炮轰鸣响彻天际,当战车如钢铁巨龙般驰骋长安街,当战机似雷霆万钧划破苍穹,九月三日的阅兵盛典,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作为一名即将六十岁的中国人,我见证了祖国从一穷二白到伟大复兴的巨变,而今日的阅兵,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庄严纪念,更是一场震撼灵魂的精神洗礼,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回望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成为民族觉醒的灯塔。从嘉兴南湖红船上的星火初燃,到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燎原之势;从井冈山上的红旗漫卷,到长征路上“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壮歌;从抗日战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浴血奋战,到解放战争“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摧枯拉朽……党带领人民用信仰与血肉,在历史的荆棘中踏出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

我仿佛目睹,爷爷辈们口中的“小米加步枪”峥嵘岁月,与今朝阅兵场上东风导弹的凛然威仪、歼-20战机的矫健身姿交相辉映,这何尝不是对“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铮铮誓言最豪迈的回应?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而共产党人的精神,始终是那最坚硬的河床!

九月三日的阅兵,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宣言。八十载前,杨靖宇将军腹中草根与棉絮仍坚持抗敌,赵一曼在酷刑下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四行仓库八百壮士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铁蹄,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些民族的脊梁,用生命铸就了抗战的胜利丰碑。

今日,当抗战老兵颤巍巍举起右手敬礼,当“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的旗帜在方阵中飘扬,当先进装备展示大国底气时,我热泪盈眶:昔日的屈辱与抗争,已化作今日的尊严与自信;曾经的苦难与牺牲,正铸就当下的繁荣与安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精神,穿越时空,激荡着每个中国人的心!

阅兵场上铿锵的步伐,丈量着民族复兴的征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困境,到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唤醒大地;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舵,以奋斗为桨。

我亲身经历了粮票时代的拮据,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家乡从土坯房到高楼大厦的蜕变,感受了高铁纵横、5G联通、航天探月的科技腾飞。今日,当阅兵式上无人机编队组成“和平鸽”翱翔天际,当国产航母模型展现深蓝雄心,当“脱贫攻坚”方阵昂首走过天安门时,我深刻体会到:国家的强大,托举着每个个体的幸福;民族的复兴,凝聚着几代人的热血与梦想。这盛世,正如先烈所愿!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九月三日的阅兵更是一场精神的号角。它警示我们:和平来之不易,需以实力捍卫;发展永无止境,需以创新突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以更从容的姿态屹立于东方。“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30多份合作文件,促进了共建国家间的全方位多领域互联互通,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同时,中国在科技自立自强和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人民,在新时代续写“强起来”的壮丽篇章。

这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更是展示了国家实力。每一枚勋章,都铭刻着历史的功绩;每一步迈进,都汇聚着未来的憧憬。阅兵场上的每一处景致,都是对历史的尊崇,对未来的展望。它让我们谨记,和平需用力量守护,发展要用创新驱动。在这历史的重要关头,我们更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坚定的信仰,以更为昂扬的斗志,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虽已年近六十,但我明白:奋斗的接力棒从未停歇,作为与祖国一同成长的“老兵之子”,当用余生之力,传承先辈精神,投身时代洪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铁血铸山河,盛世慰英魂。九月三日的阅兵盛典,是历史的丰碑,更是未来的战鼓。它告诉我们:今日的繁荣,是昨日奋斗的结晶;明日的辉煌,需今朝拼搏的铸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续写新的史诗,告慰先烈,昭示未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