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总是写了又停,停了又写,没头没尾,因为确实没有啥感觉。也许是生活并不如意,也许是家庭并不顺心,又或者自我认知并不准确,反正总有各种理由去搪塞写作的步伐。
这不正好赶上十一这个长假,中秋国庆一起安排了。说实话今年这个假并不是很满意,每天都是小雨淅淅沥沥,中雨晚上不停,父母准备前三天把花生全收完,在门前那片荒地里种些油菜花,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就能遍地黄花,收菜籽了!十一当天我们全家人出动,我和爸妈出花生,儿子闺女在那摘花生,说是出,其实就是拔花生,因为地里水分很足,地里很软,不需要铁锹剜地就能把花生刨出来,顺着秧拔一下花生全都从地里活脱脱的像小精灵一样蹦出来了,有的带着土泥,有的很白净、又肥又大,有的干瘪幼小,有的还裸露在地上,变得青青的,很结实,但不知道能不能吃,母亲说这样的都是在太阳下时间长了才这样的,不用在意。我和闺女是从新房回来才开始干的有点晚,儿子在老家住和他爷爷奶奶早上都开始出了,所以,母亲看我们都到了就计划上午将花生刨出来,下午开始专门一净心儿摘它。儿子闺女就按照昨天他们妈妈说的一人摘一桶,然后才可以去玩儿!但是他俩谁也不按套路,昨天说的什么规矩早都忘了,就是在那乱拔一堆,然后回院子了跑一通再回来摘几个花生,他俩就知道嬉戏打闹。我和爸妈也没有在意这些,这个的过程中天气一直阴晴不定,小雨淅淅,我们只顾着低头往前,连凳子也没有就蹲在那一洼一洼的拔(因为地软,就算坐那也把板凳陷进去了,更不不方便),然后一绺儿一绺儿的摆成直线,整整齐齐,这样摘的时候也方便。这两个小人儿就在家院子里无聊捣乱开了,先是把枣树打的七零八落,八月十五前后正是枣成熟的季节,还有石榴也是长得红红的,圆圆的,马上要成熟了,这俩捣蛋鬼把枣打完就开始嚯嚯石榴去了,差不多拿棍子敲下来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石榴。我们在外面也不知道,等他们都敲完了,闺女很严肃的说:“妈妈来的时候让我们给她带个石榴尝尝,我们敲下来了,但是没接住!”我一听他们把石榴都敲地上了,儿子还十分的骄傲和开心,很有成就感的晃着长棍子,我就生气的追着他俩就要踹两脚,他俩撒腿就往村里大路跑去了。一进院子,就看见石榴落了一地,几乎都摔烂了,二十多个也就四五个还完整点,其他的都没法拿了,摔成四五瓣的,有的都烂成沫了,石榴籽撒了一地,虽然还不算成熟,但是石榴籽已经呈粉红色了,而且吃起来甜甜的,水分很足,我不舍得都浪费掉,就找来一个盆子把那些碎的都拾起来放到里面,回头我和妻子一起把籽儿剥剥,打成石榴汁也别有味道。这样一想就不和孩子们生气了,但是嘴上还是要说一些发狠的话:“你们俩赶紧摘完一桶花生,要不然啥也不能玩儿!”。
我们家的花生就种在门前的一片荒地上,周围都是一些我们家族的祖坟,从第一代老祖的到我爸爸的太爷爷那一辈儿的都在这边。我父亲这一辈分算是同一个辈分里最大的那一代人,我大伯、二伯是老大老二,之后就是父亲了,排行老三,人们都喊他三兵,因为大伯、二伯家两个哥哥都参军报国,他们感到无上光荣,父亲也是一个血性男儿,他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参军入伍,但是对于当时只有十岁左右的我来说这些理想太过遥远,我对参军毫无感觉。后来上了大学对军营那是向往已久的期待,我想只有军队才能让我脱胎换骨,我需要改变,大学生参军入伍地号召也在这时如火如荼展开!我们真的双向奔赴,无惧无畏,勇往直前!说这些都是后话。这块荒地还是父亲母亲没事儿在家里折腾出来的,我们家坐北朝南,门口朝西,门前是一条路,西侧是就是当初盖房子时留的一点废地,爸妈看着荒废可惜,就种个青菜、红薯啥的,图个新鲜!母亲本分老实,省吃俭用,勤俭持家,更是一个种地种菜的能手,年轻时候一个人收玉米抵过两个人,掰玉米手特别快,满手的老茧就是证明,那时候干活都是靠双手。家里没有拖拉机,没有三马车,只有木质拉车,一个人前面双手扶着两边车杆,一个跘子挂肩膀上拉,后面两边两三个人推,要不然一车子玉米根本拉不动。那时候玉米都是长辈先一点一点砍倒,然后再一个一个剥下来剥干净,然后装车拉回家垛起来,玉米垛的方法很多,先在空地儿晒干,然后在院子里找个平坦的地上,在长方形的四角摆上四层砖头,然后铺上板子,玉米就摆成直线,两头再用砖头垒上去,大概一米高左右,不能太高容易塌了;或者下面摆上板子,上面用铁丝网围起来圆圈也好,长方体也行,晾晒比较全面,四面都透气,干得快,这都是方法。最早的时候还有就是地里不剥,带玉米拉回家,在家里剥,不弄下来编成麻花状晒玉米,订个钉子挂到墙上很多电视剧都有,很好看!其实很少人知道这是最累的!而且如果是卖的话一个一个还得摘下来很麻烦。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三号我就给姐姐家收玉米了,四十多亩地一天收完了,赶趁的要命!这也不怨他们,实在是天公不作美啊!一个假期八天,几乎是都在下雨,可以说收割机下地想收都不给机会,都是泥头甩脸的,车子进去一会儿都得淤进去,如果收两圈估计都出不来地了,拉玉米的三马车更是嘟嘟嘟进去,笨…笨笨笨…的出不来。那天母亲想去姐姐家洗头,在地里干了两天多,浑身带土,就想洗洗,顺便儿子也想去她姑姑家玩儿,我们就骑着三轮车去了。到那里十点多,我又关心地问姐姐今天收不收玉米,因为再等真的雨下不停这秋收都废了,玉米质量本来就不好,好价钱肯定是卖不到了,再这么拖下去啥也不是!今天还算是可以,至少没下雨,预报今天也没有雨,赶紧找车下地吧!姐姐也发愁呢!找不到车,没有车子来这边收,有车谁还等啊!谁都知道这一周都是雨天,所以我在说她不着急的时候她自己也是心急如焚,姐夫也没办法,谁有车呢?十一点,没错就是这时,就在我和母亲要回去的时候,外面轰隆隆的收割机声音传过来了,我激动的说:“姐,收割机来了!看来我们没法回家了!”我快速跑到路口一看真的是一辆收割机到了门口,本来是要进姐姐家挨着那家的地收,但是他们家地质松软,又地势高,况且和姐姐家挨着车轱辘容易破坏着姐姐家玉米,不好收。姐夫就说先收我们的吧!这边地势低车子好进,还好下地,不淤泥!司机看看地形确实姐姐家更方便,而且收了之后才能更好的收隔壁的地!就这样姐姐家顺便把门口的这块十几亩的玉米一个小时收完了,尽管有我跟母亲帮忙,直到一点多我们才吃饭,太费事了,盯着车子防止压坏玉米杆,但是不可避免的还是很多玉米车轮都辇烂在地里了,碎成一把籽儿,我都是连土带着一块儿抓袋子里,有的虫子吃了的,烂头的,发霉的,连籽带棒都糟糟的,玉米籽都变色红里发绿,有的甚至都长出嫩芽了,还有整个压在车印底下的,扒都扒不动,我还得用手指在边上挖坑深一点,手指伸进去一个、慢慢的进去两个,然后两根手指从里往外扣,等扣出来裂痕,手指能容下三根了,那么就差不多松散点了,手就可以用点力扣出来,有时候是一整根,有时候会是半根,因为车子已经压断了,我们看不出来而已,刨出来就知道它是断的,这都无所谓,只有捡出来就是收获!这都是一年的劳动所得,我们一点多吃完饭,姐姐不知道去了哪里,母亲以为她已经去捡玉米了,就带着我赶紧下地捡完我们俩就回家了!但是姐姐好像没有要我回去的打算,因为姐夫给姐姐打了个电话说要去收割租人家的那块地。三十三亩左右,在淇县关庄村附近,我没有去过,姐夫开车带我一起过去直接让人家收完就卖,今年不往家里囤了。路上姐夫说这个村子民风很不好,他家的地就在村头,一块长方形土地,前面是村里的菜地,后面是庄稼、左面也是庄稼,右面是一条河的河堤,但是现在隔壁的人家都收完了,根本不管他(他是租人家的地,不是本村人),然后就拖着到现在还没有收。幸好这个村子姐夫还认识个大叔,村里的电工,干了几十年了,本村环境还是比较熟悉,关系还可以,这块地也是人家帮忙给租下来的,所以人家出力很多。就在没收之前这段时间,可以说姐姐这块地儿不知道多少人进去“光顾”过,都是一袋子一袋子偷偷扛回家,就在我和姐夫停车在地边五分钟不到,就有一对老夫妻开着小三轮就想来再下地顺手牵羊来一大包玉米,看我们在这,他们没敢下地。车子停在那跟我们聊起来家常“你们是来收玉米的吧!”老太太略显关心询问着,我冷冷的回复说:“是的!”,“你们怎么现在才来收啊!我们家的前两天收完了,再不收都被人家摘完了!”,老太太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说自己家的地也被人偷了玉米,所以赶紧收了,我说:“我们今天就是来收的!车子马上就来!你们把三轮车子让让路一会儿,要不然不方便下地。”老夫妻眼看没机会下地了,就默默地灰溜溜走开了。
约莫二十分钟,玉米收割机和老大爷一起过来了,姐夫和他很熟络,唠起了家常,压车的人也来了,姐夫让我去他车子里取来两盒红旗渠硬盒装的,我一路小跑送到他手里,一包他给了帮忙的老大爷,一盒给了开收割机的司机小伙儿,这是干农活不成文规矩,给带车的那是客套帮忙,给司机是让人家在地里收的时候注意两边的地,小心压坏他人的玉米地,把自己的收的干净点,这都是行活儿。老大爷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精神很好,岁月虽然给他的脸上雕刻出了褶皱,头上几乎都是白发,略微佝偻的身躯也不算高大,身宽体胖的体态,加上平易近人的话语,确实给我很大的意外。因为这么大岁数还能开拖拉机,并且还是把好手,安装车斗儿后面的把,我都搬不动,他一上来我撑着直接把串廷串上了,这样车子和斗儿就是一体的可以拉粮食了。我们家从小都没有开过拖拉机也不会开,就像不知道开拖拉机其实很快乐、很拉风,我从小都羡慕那些有拖拉机的家庭,不过现在都是收割机,无论玉米还是小麦,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我站在车斗儿和车头连接处刚刚那个串廷的位置上,一路稳稳当当,虽然刚刚手上沾的都是机油,但是我觉得就像是自己干了一件大事似的很有成就感!到了地里姐夫已经跟车在收玉米了,今年姐姐家的这块地长势不怎么好,玉米都被虫害破坏了,质量一般(这是我们自己认为),但是还想卖个好价钱,这谁都想啊!一年的努力当然到了收获时节不能没有个响,轰隆隆的收割声,车轮重重的车辙印在告诉我们玉米很沉很重,收获满满无法掩饰,姐夫在三马车装满的时候和司机去粮站称重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在地里跟车,就在我一个人的这段时间里,也就个半小时吧,来地里捡玉米的大爷大娘们一窝蜂的都下地疯抢起来了,开始只有两三个老大娘,远远的在收割完的空地里翻找,他们都是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拿着袋子 ,非常的熟练,勾勾找找,再用脚踩踩玉米杆有没有压在下面的,我一直都是按姐夫的说法只要不去找我们没有收的玉米,没去抢就不去阻拦他们下地捡,本来我们也是外来的租的地,并且有可能就是他们其中的人的地,所以和为贵不去在意很多,尽量不发生矛盾,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后来他们就开始变本加厉,收过的地里找不到捡的少,就在我赶不到的坟头边上替我们收了,我一看不对劲儿,就过去理论:“这我们还没有收你们就开始来抢了,这怎么能行!你们赶紧走,要不然我开始撵人了,谁都别想在这儿”。但是这些大爷大妈都是老江湖,我说的谁也不听,他们照样掰玉米,我又真的不能怎么样,气得我没办法只好给我姐打电话,告诉她这里的人真的没素质,几乎和抢没啥区别,姐姐也告诉我别那么上劲儿,只要他们不去掰咱地里的就不错了,我们不在的时候不知道被人家抢去多少了!听了姐姐的话我心想这些人其实早已盯上这块待宰的羔羊,而且已经吃上了我们的肉,我们只是不知道疼而已,因为太大了,这块地好几个坟头,周边的收不着的他们如饿狼般三下五除二就掰完了,我根本顾不过来,二三十号人呢!论掰棒子速度我比不上他们;论人头,我们收玉米的主家人还没有捡玉米的多;论远近,我们是租地的租户人家是地主。因为这我还和其中一位中年妇女争吵了几句,她在我们地里捡着玉米还找到我说:“你们的收割机压着了我家的坟头了!你说咋整?”,这开车的又不是我找我说什么,我就愤愤地问她:“你说这话啥意思?你说你想咋办?你说你想咋办?”,我瞪着眼盯着她略显不耐烦的反问她两遍,给她弄得不知道说啥了,我心想:她觉得我年轻好欺负,说我们的不是我就会很被动,特别是他们家的坟头在这说明这就是她家的地,来捡玉米也是天经地义,就是这个意思呗!我不能撵她走!我的意识里根本都不在意她,我踏马得本来懒得搭理你呢,你还来找我麻烦,那我不惯着你就怼过去。说完我就去前面盯着车子看小心碰着人了,因为天渐渐要黑了,进入秋天了天也短了,五点多已经傍晚日落西山,司机也打开照明灯,车子五米以内是不准有人在边上的,有视线盲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碰着捡玉米的大爷大娘,你说拾个玉米碰一下摔着了不值当。我就和跟车老板一起盯着这些大爷大娘,你说我们收玉米,还得照顾着这些拾我们粮食的人,生怕给他们弄出来个不是!真的是无语啊!这些大爷大妈天都黑了他们也不走,看不到了还要捡,怎么说就是要跟到底,反正安全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阻碍他们占便宜的绊脚石,我的劝阻就是他们自力更生路上的阻车钉。我不管反正安安全全收完这块地,姐姐家安心就好,我做好保障就是成功!至于捡玉米这个插曲不算影响大局,但是却耽误我回家的时间,我们一直干到晚上八点多,渴的我喉咙干疼,实在没法找他们村子的小卖铺,跑了三里路才买到,关键手机还没电了,找老板充了五分钟电,老板很热情邀请我跟他们喝酒,两个老头儿,五十岁左右非常热情,一张小桌子上散着两盘花生米,一瓶二锅头俩一次性杯就开整,看着炒的花生米我是真想来两口,但是姐夫估计都到地里了,我赶时间婉拒了他们,真的打开手机一看八点了姐夫还在等我,随便拿了三瓶芒顿小镇六块钱,赶紧扫码付账走人了。
还没到地儿在大路上我都听到姐夫喊我,黑黑的路上看不到人,他以为我怎么样了呢!我听到声音就回了他说:“在这呢!刚刚口渴去买了三瓶水”,他和大爷已经开拖拉机准备送大爷先回家 然后一起就近找地方吃饭去,到那里我们点了两个菜要了一瓶啤酒给大爷,我和姐夫晚上都开车没有陪他喝,安全第一:谨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他们吃着聊着,我就坐在一旁吃着素拼听着他俩唠生意,我也听不懂说的是谁,反正在这挺厉害的,几乎快垄断本地的鸡蛋收购行业了,而且还有台球厅,变蛋厂,混的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的,后来我和我姐聊说他们聊的光辉就是那大爷他二儿子,我纳闷怎么说的那么起劲儿是他儿子啊!大爷年轻时也是个混家子,在养殖公司销售部对外销售肉制品、采购鸡苗的,相当有头脑。其他的我不清楚就没打听很多,回来我就回老家开车,晚上和姐姐姐夫道别回去了,到家门口,父亲在门口车旁边等着我呢!他说:“今晚我如果不回来他就睡车上了,因为车子没锁,哪个门都开着他怕被偷了!”我满不在乎地说:“啥东西啊!一个旧车不值个钱,谁偷这东西?”但是在父亲眼里这个可是好东西,几万块钱呢!可是都过去几年了还值那么多钱吗?国产车贬值更快,但是他不会在乎的,他觉得有车就幸福!好坏在他这就认自己的最好!我嘴上说嫌弃的话,但是内心却无比感动。父亲始终是爱自己的儿子,现在儿子说什么话他都听着,让他干啥他就做,他觉得现在不能给我们夫妻创造价值了,没有用了,偶尔还生个病输个液啥的,特别是去年做了个手术他更是心疼我们花钱,自己没有啥事儿非得给我们添麻烦,总是让我们觉得他的身体还很硬朗。但是岁月不饶人啊,七十岁的人了还想怎么样?能吃能喝自己照顾自己这就是福气,还想去每天挣几百块,不愿意给我们张口,拖垮身体也不说难受,自己忍忍也就算了,他一辈子都是心气儿那么高!
真心希望父母放下一切,轻装简从,在家里种个菜,养老散心就很好了,我们心里最想要的是二老一直健康平安,这样和孩子们吵吵闹闹陪伴他们到老,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