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邢云的头像

邢云

网站用户

诗歌
202507/22
分享

春秋战国:青铜上的风


1、

    戈尖挑着半轮残月,在函谷关的垛口摇晃。


2、

    刻在鼎彝上的铭文开始剥落,像某位霸主未写完的盟书。

    兵车碾过黍稷田,惊醒几个沉睡的甲骨文,它们蜷缩在陶片的裂纹里,听着战马的嘶鸣漫过黄河……


3、

    吴越的剑蘸着太湖的水淬过火,锋刃上还凝着西施浣纱时抖落的月光。

    当夫差的矛刺穿勾践的铠甲,会稽山的竹笋正在石缝里练习拔节……

    有些隐忍,是为了把根须扎进仇敌的骨殖。


4、

    汨罗江的水总在呜咽。

    那个披发行吟的人,把兰草束成火把,却照不亮楚王宫殿的阴影。

    鱼群衔走最后一句《离骚》时,龙舟的鼓点正在江面练习招魂,两千多年,还没学会如何把一个诗人从水底托举上岸。


5、

    函谷关外,老子骑着青牛慢慢啃食夕阳。

    竹简在牛背上沙沙作响,像某种神秘的谶语。

    回头看那些追赶的信使,只把“道”字写在风里。

    后人在流沙中捡拾残片,拼成半部《道德经》,另一半,大概长成了函谷关的柏树林。


6、

    长平的土是红的,埋着四十万具年轻的骨骼。

    那些未寄出的家书,在地下长成了野麦,每年清明,穗子都会弯向邯郸的方向。

    有个母亲在梦里听见儿子喊冷,便把棉衣烧在路口,灰烬飘到长平,刚好盖住一块带箭镞的陶片。


7、

    孔丘在陈蔡的荒野弹琴。

    弦断时,看见颜回捧着一捧藜藿走来。

    七十二个弟子围坐成星斗的模样,听他说“克己复礼”,声音被风吹散,落在齐鲁的桑梓,长成后来的书院。

    有只燕子衔走他的帽缨,多年后,在曲阜的杏坛筑巢,巢里的春泥,混着《论语》的墨香。


8、

    合纵的旗幡在邯郸城头起落,苏秦的发带系着六国的霜雪。

    六国相印时,张仪正在咸阳的酒肆里画地图,用唾沫把巴蜀连成一片,又把楚怀王的名字圈成囚笼。

    后来,他们在鬼谷重逢,师父问功业如何,苏秦指着腰间的剑,张仪晃了晃手里的酒壶,壶口漏出的,是函谷关的风声。


9、

    青铜鼎在洛阳的废墟里打盹,铭文被苔藓啃得斑驳。

    有个少年蹲下来,用手指描摹“周”字的轮廓,突然听见鼎腹里传来编钟的余响,像某个王朝最后的呼吸。

    起身时,衣角沾了些铜绿,后来,这些铜绿在他的诗集里,长成了春秋的草。


10、

    风还在吹,从崤山吹到会稽,从临淄吹到咸阳。

    那些争霸的剑戟早已锈成泥土,只有竹简上的文字还在生长,长成秦汉的城墙,长成唐诗宋词,长成我们今天翻开史书时,突然从纸页间掉出的一片战国的月光。



刊发于2022年4月16日《阿拉善日报》居延海副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