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情思
清明,是一块旧疤,每年揭开一次,加点泪水和追思。
这是一个长情的日子,我从千里之外,奔向一个无语的乡间。
在这个春天的三分之一处情绪细密地钻出,被路上断魂的脚步踏碎。
随便几句思念的话语,就能酝酿出一朵丰满的积雨云,在坟前点燃悲伤的中国式情愁。
荞麦苗上站着白色黄色的蝴蝶,随翻飞的蝶舞起伏跌宕。
其实,天空飘落下来的是一年决堤一次的中国泪水,而落地的音符是生者对另一个慰藉,绵延不绝的问候,是寄情,是抒怀……
所有的回忆都关在里边,一个生命到哪儿去了呢?生与死的距离在这一天最近,近得仿佛听得到遥远的嘱托,仪式结束后的如释重负,让接下来的生活更有了信心和决心。
我来到了空空如也的田野,摸一摸整个内心湿润的气息,祖先的苦难和美德,像碎银撒落一地,被泪水洗得厚重意味深长……
香火的灰烬,像燕子一样飞向故园,捧一把新土撒在坟头,把殷实的日子举过头顶,让祖先的嘱咐温软春泥,等待在秋天里接纳祖先的秉性,感觉灵魂所能给予的一切……
清明,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一个仪式,它是一个传承,一个蓄积了能量的开始……
2、端午节
中国所有的节日,都没有你沉重。
竞渡的龙舟在打捞一个溺亡的诗魂,喧天的锣鼓在张扬一种不朽的遗风,只有汩罗江无语。
把那声震裂苍穹的天问,译成岁月的澎湃和汹涌。
汩罗江的一段就够了,所有的怀念浓缩在一个三角的绿贝壳里,层层剥开,用整整一部江山的翠绿,裹紧历史的典故。
从三个角的任何一个地方咬下去,都会清晰地感觉到一个昏君王朝的巨大杀伤力。
汩罗江激流奔涌千年,没有流出一个姓氏的疏疏几条笔画,只是当那条水波漫过五月五的门坎时,一种人格的力量,就会在民间的骨子里咯咯作响。
据说一把晒干的端午艾蒿就是一束凝练的历史教训。
3、拜月在七夕
喜鹊穿过春天的梦、夏天的渴热,飞进你的日子,叫了一声,惊醒爱情的神话。
喜鹊,歇满土墙,摇晃篱笆,站在青春的香樟树,扑茅檐、拍门扇、啄破窗纸叫你出来。
喜鹊引你到山后的老树林。
你偷一把谷米,抛洒纷纷黄落的心事,向神鸟密语祝告……
你独倚空空鸟巢,望天,听天河的水浪哗哗涨潮,冰冷的星光浸湿脚裸。
喜鹊从传说中搭起,用洁净的前额迎向你,在空中与你的恩赐交结。
负重的翅膀,拍溅起漫天星斗,你看不清河对岸,会走来一个谁,深夜走进你的望眼。
飘飞一片喜鹊的羽毛。
发表于2000年第4期《诗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