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笺书韵(组章)
一、驼铃摇碎青铜简
驼峰驮着落日沉入沙海,我听见竹简在风中簌簌作响。
千年前那个白发丞相的叹息,混着戈壁的砂砾穿透时空,写下"临表涕零"时,可曾预见这片荒漠会吞噬多少金戈铁马?
风沙卷起残卷,墨痕早已斑驳成沙丘的纹路。
出师未捷的遗憾在驼铃里摇晃,每一声都敲打着将士未寒的尸骨。
胡笳声里,祁连山的雪落在泛黄的奏折上,凝成永恒的泪痕。
商队的脚印被新沙掩埋,唯有《出师表》的字句在流沙中浮沉。
忠诚是最锋利的匕首,刺穿历史的帷幕,在苍茫大漠刻下永不褪色的碑文。
二、流沙里的曲水流觞
沙丘褶皱间,突然涌出一条墨色溪流,魏晋的风掠过沙面,兰亭的修禊声在驼铃里回响。
醉墨淋漓的"之"字,化作沙粒在月光下起舞。
残卷被风吹成碎片,却在沙丘深处拼凑出永恒的春宴,流觞曲水蜿蜒成丝路,将《兰亭集序》的墨香送往西域。每个字都是一粒种子,在荒漠里生根发芽,长成穿越千年的诗篇。
当风沙将一切掩埋,唯有书法的韵律在沙粒间流淌。醉卧沙场的诗人,用狼毫蘸着月光,在流沙上续写着永恒的春天。
三、沙海中的苔痕
残阳为黄沙镀上青铜色,我看见苔痕在绿洲边缘蔓延,刘禹锡的陋室化作骆驼刺,在盐碱地上倔强生长。谈笑有鸿儒的声音,混着驼铃在沙丘间回荡……
每一粒沙都是一个字,拼凑出《陋室铭》的风骨。苔痕上的月光,照亮了戈壁深处的精神家园。这里没有丝竹之乱耳,只有风沙与星辰的和鸣。
当旅人在沙丘下安营扎寨,他们枕着的不仅是驼毛,更是千年前的精神遗产。简陋的帐篷里,诗意在月光下悄然生长。
四、沙浪深处的桃花源
当海市蜃楼在天际浮现,我终于明白,陶渊明的桃花源不在武陵,而在每个旅人的心中。戈壁深处的蒙古扁桃林,是流沙写就的乌托邦。
扁桃树的年轮里藏着阡陌交通,细碎的粉白花瓣飘落成鸡犬相闻。每一株扁桃都是桃树,在月光下结出希望的果实。商队的篝火映照着古老的传说,将《桃花源记》的故事代代相传。
当风沙掩埋了所有足迹,唯有扁桃林在记忆中永恒。那是沙漠写给世界的情书,是疲惫灵魂永远的归处。
刊发于《金沙江文艺》2020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