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邢云的头像

邢云

网站用户

诗歌
202511/15
分享

达茂情缘 (组章)

1、坤兑滩写意 

    我将她从词典深处搀扶出来,凝固的是易经,辽阔的是八卦。

    坤为地道贤生、厚载万物、前进不息而顺畅。

    兑为快乐普照、喜悦可见给人以心醉。

    在我字典的词汇里,你象复活的神,似婴儿睁开的眼睛,从八个方位走向心灵,我熟悉每一个秘密的出口,也知道每一条道路的未来。

    我在你经年不朽的路径,延伸着从朝霞到晚红、从阳春到暮冬的历程。

    呼吸着晨曦紧逼而来的空气,在熟悉而陌生的巷道上,接纳炊烟和盛开的麦香,采摘其中的味道。

阳光在鸽哨、炊烟、草垛升起,拾起记忆的现实,跨越农田、牧场的脊梁,守候我一生的牵挂。

    倘若能让我回到古易经的黄卷中,故乡的小路是乡亲热泪盈眶的视线,是游子依依回望的目光。

    坤兑滩,一尊永恒的雕像。

 


 2、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4年2月9日,一场罕见的暴风雪,似乎要吞没广袤的达尔罕草原。

    视线被单薄在零下37度的寒风中发抖。

 

    年龄不是丈量忠勇的唯一标准,最大的暴雪,最小的力气,在达尔罕草原形成一种反差。

 

    一天一夜,龙梅和玉荣用自己的生命为了集体的羊群在草原上搏击,守护着一个根本不需要理由的思想,在生命的制高点上,把自己融进少先队旗帜上的那只火炬。

 

    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的思绪,透过报纸课本瞩目的闪光点,抒写一段感动中国的蒙古族故事。

 

    一段英雄的传奇,长留达尔汗草原,终身定格在记忆里,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一种形态,一种话语......

 


 

 3、百灵庙起义

 

    百灵庙。蒙古族抗日的一座丰碑。

 

    许许多多的勇士,在达尔汗草原,在公元1936年2月21日,云集在百灵庙这个名不经传的小镇,打响了抗日武装暴动的第一枪。

 

    蒙古族的领袖乌兰夫,这个艰难工程的指挥者,在许多人的失手落马和更多人的铮铮期望中,他用智慧和粗壮的巨手,筑起了这座历史的丰碑。

 

    开启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先声。

 

    今天站在纪念塔看风景的人,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4、艾不盖河

 

    艾不盖河,一部奔腾的历史。

    一条穿过达尔汗草原的阳光丝带。

 

    深情的灵魂骤然升腾,哈萨尔的马驹,溅起的响声温暖了整个达尔汗。

    澎湃的啸声没有被女儿山截断,不息的涛声谱写着最雄壮的旋律,你源于这片土地,也消失于这片土地。

 

    达尔汗草原的千年古梦,沿着艾不盖河的河畔来回摆动。一条河发源了,多了一个故事;一条河干涸了,留下一个梦幻。

 

    勒勒车的辙痕,拉着沉重的历史沿着艾不盖河行走。我把勒勒车碾过的每一道辙痕深藏心底,让他们去编织自己的王国,化作身躯里奔腾的血脉,用沧桑和憧憬把誓言写在美丽的达尔汗草原上。

 

    白云贴在蓝蓝的天边,像一条飘逸的吉祥哈达,依偎在达尔汗的上空,把美丽的故事搁浅在艾不盖的记忆中……

  

5、普会寺

    林廓,孜廓、八廓,朗廓……

 

    仍然禁不住的赞叹,虽说你并非是史前的出土文物。你是那个捧着洁白的哈达,喝着喷香奶茶的民族,跪拜的图腾。

 

    神秘感早就抖落了神秘,一切都明白的过于明白,费解的只有六字真言,疑为天外来客,从远古演绎至今,长盛不衰。

 

    只有酥油花不知时令,兀自开在神龛,枝形吊灯让佛舍利晶莹如玉。经幡飞转成太阳的目光,虔诚地刻在普会寺的大雄宝殿,也刻在求佛者的脸上。

 

    最终的抵达,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视。更是超越磕头与膜拜的形式。

 

    它是希拉穆仁百年前的眼神……

 

 

发表于2017年第8期《诗天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