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向往大海,喜欢她的浩瀚无垠,更欣赏她的波澜壮阔、海纳百川的胸怀,但始终难以如愿。幸好今年暑假,女婿女儿相约去连云港看海,我和妻子一拍即合,早早收拾好行李,连孙女孙子都天天念叨着“去看大海抓螃蟹”,满心期待这趟旅程。
这次我们坐上高铁,从西安早上9:00出发,风驰电掣间,如画风景从窗口掠过——险峻的华山、神奇的嵩山、繁华的洛阳城、辉煌的商丘古地,还有奔腾的黄河、平静的运河,山丘飘来的果香、平原舒展的开阔,像一部流动的风光片。孙女趴在窗边,指着远处的河流大喊“奶奶你看,像不像银色的带子”,孙子则拽着女婿的手,追问“爸爸,还要多久才能看到大海呀”。短短四个小时,高铁飞驰两千公里,当广播里响起“连云港站到了”,两个小家伙瞬间蹦起来,拉着我们往车门冲。
我们下了高铁,乘着滴滴网约车往在海一方公园赶,沿途连云港宽阔的街区、拔地而起的楼房、穿梭的车流、飘着香气的餐饮店,都让一家人忍不住探头张望。妻子指着路边的海鲜店笑:“晚上咱们就来尝鲜!”半小时后,盼了一路的“江苏小济州岛”终于到了!车还没停稳,孙子就解开安全带,妻拉着女儿,女儿牵着孙女,我跟在后面拎着小桶和铲子,刚下车,俩孩子就像脱了缰的小马,连喊着“挖螃蟹去啦”,顺着台阶往海边冲,妻子和女儿在后面追着喊“慢点跑,别摔着”。
沙滩上早挤满了人,俩小家伙不管不顾地趴在沙堆里,小手扒得飞快,孙女还时不时抬头问“爷爷,螃蟹会不会藏在石头下面呀”。女婿蹲下来陪他们一起找,教他们看沙滩上的小洞,一挖一个准,没多久小桶里就装了几只小螃蟹和贝壳。没一会儿,俩孩子脸上、袖口全沾了泥,活像戏台上的小花脸。妻掏出纸巾想擦,刚碰到孙子的脸就被他的“小花猫样”逗得直笑,女儿举着手机不停拍照,连旁边的游客都跟着乐:“这俩孩子真可爱!”笑声混着海浪声,格外热闹。我坐在沙滩上看着,远处金色海岸绵延千米,礁石区藏着小惊喜,栈道能望到海平线——能陪孩子们赶海、陪家人吹海风,这样的时光,比啥都快活。
夜色降临时,在海一方公园的灯亮了。大排档的烟火混着海风飘过来,炒花蛤、烤鱿鱼的香气勾得人直咽口水。我们找了个靠海的位置坐下,点了满满一桌海鲜,孙子举着烤虾,吃得嘴角冒油,孙女则跟妻子分享一只大扇贝,说“奶奶,这个比家里的好吃”。女婿开了瓶汽水,我们碰杯时,笑声落进浪里,溅起细碎的光。吃饱后,我和妻子坐在防潮垫上,女儿女婿带着俩孩子在栈道上追跑,偶尔传来孩子的尖叫和笑声。我望着远处的灯塔明明灭灭,像大海眨着的眼睛,浪声是最安心的背景音——原来海从不在乎谁来谁走,却总能记下这样温馨的时光。
晚上我们住在轮船酒店,推开房门,俩孩子就扑到舷窗边,大喊“哇,能看到海!”夜色渐浓,海面被岸边的灯火晕出一片暖黄,粼粼波光随着海浪轻轻晃动。妻子靠在窗边,跟着我哼起《水兵》的旋律:“海风啊吹绿了军装,浪花啊打湿了领章”,女儿笑着说“爸妈,你们这是忆青春呢”,女婿则给孩子们讲海上的小故事,俩孩子听得眼睛发亮,连窗外的灯火,都好像多了几分温柔的故事感。
女儿领着我和妻来到酒店三楼的幽雅大厅里,顶灯缀满如夜幕星辰般的细碎光芒,四周墙壁上,柔和淡雅的壁灯晕开暖融融的光,将浪漫与温馨悄悄裹住整个空间。女儿笑着引我和妻子在窗前的小桌前相对落座,不多时,服务员端来两杯鸡尾酒,晶莹的高脚杯分别递到我们手中,便轻步退开了。
我望着妻子眼角悄悄爬上的细纹,那些藏着岁月与辛劳的痕迹,让我鼻头一酸,眼泪竟忍不住落下来。我哽咽着握住杯柄,轻声说:“老婆,这么多年,你辛苦了。”妻子抬眼望我,眼底也泛起湿意,她轻轻回了句:“你也一样,没歇过。”清脆的碰杯声在安静的角落响起,我们望着彼此,双眼早已盛满了滚烫的泪花。
凌晨四点的闹钟响起,我刚坐起来,就听见孙子揉着眼睛问“爷爷,去看日出吗”。一家人快速收拾好,裹紧外套往连岛的海滨栈道走。海风比夜里更凉,裹着潮湿的水汽往衣领里钻,孙子攥着我的手,小声说“爷爷,有点冷”,我把他的手揣进我的口袋里。栈道上已有零星人影,大家都朝着东方的黑暗眺望,孙女趴在女婿肩头,小声问“爸爸,太阳什么时候出来呀”,女婿指着远处的海平面:“快了,咱们一起等奇迹。”
晨雾尚未散尽,我牵着孙子,妻子拉着孙女,踩着连岛的礁石向海的方向走。露水打湿了帆布鞋,脚下的砾石带着夜的凉意,孙女却兴奋地捡起一枚小贝壳,说“要送给妈妈”。起初,天际线泛起一丝极淡的青,像宣纸上滴入的墨,慢慢晕开。那青色越来越亮,边缘渗出银白,又染上橘粉,孙子踮着脚喊“爷爷,天变颜色啦”!浪涛不知何时醒了,拍打礁石的声音愈发清晰,每一次撞击都溅起碎玉般的浪花,在渐亮的天光里闪着微光。
忽然,一道金红的弧线猛地从海平面下弹出来!孙子激动得跳起来,拉着我的胳膊大喊“太阳出来啦!”那一瞬间,天地间仿佛被按下开关,金红变成熔浆般的炽烈,把半边天烧得通红,连海水都成了流动的琥珀。妻赶紧掏出手机拍照,女儿搂着女婿的肩,俩孩子凑在中间,对着日出比耶。浪涛拍得更欢,每一道浪峰都顶着金边,浩浩荡荡地向岸边涌来。
人群里响起低低的惊叹,我屏住呼吸,看着红日一点点挣脱海面——从弧线到半圆,再到完整的圆形,像一枚烧红的金币悬在海天相接处。孙子想伸手去够,说“爷爷,太阳好亮呀”,我笑着按住他的手:“别盯着看太久,会晃眼睛。”海面上的渔船成了剪影,桅杆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仿佛在向太阳致敬。妻子靠在我身边,轻声说“这辈子能跟你和孩子们一起看这样的日出,值了”。
阳光漫过礁石,爬上栈道的木板,在人们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女儿举着相机拍个不停,却念叨“根本拍不出现场的美”。女婿带着俩孩子去捡被浪冲上来的贝壳,孙子捡到一只小海螺,兴奋地跑过来给我看:“爷爷,能听到海的声音!”浪涛此刻成了金色的绸缎,每一粒水珠都折射出七彩的光,仿佛大海把所有珍宝都捧了出来,献给这清晨的我们。
等太阳升高些,光芒柔和了,海水渐渐变回湛蓝,却多了几分暖意。礁石上的贝壳张开了口,海风也带上了温度,吹散了身上的凉意。我们坐在栈道的长椅上,分享着早上带的面包,孙子孙女你一口我一口,偶尔喂我们吃一块,阳光洒在一家人身上,暖融融的。
站在栈桥上回望,红日已稳稳悬在天上,海与天都亮得透彻。刚才那惊心动魄的升起仿佛一场梦,却真实地刻在心里——原来日出从不是安静的风景,是海与天的宣言,也是我们一家人共同的记忆。
大沙湾的沙滩是被阳光吻过的金色。潮水退去后,留下细碎的贝壳,像星星落在人间的鳞片。妻子牵着孙女的手,赤足走在软沙里,脚印陷进去,又被浪轻轻抹去;我和女婿带着孙子,在沙滩上堆沙堡,孙子指挥着“爸爸堆城堡,爷爷堆围墙”,没多久,一座歪歪扭扭的“沙滩城堡”就成了,俩孩子围着城堡欢呼,还插上捡来的小树枝当“旗帜”。远处有人在玩沙滩排球,笑声传来,和我们的欢乐融在一起。
下午三点左右,广播里突然响起工作人员的声音:“请大家前往指定区域,观赏孔雀表演!”话音刚落,原本散落在沙滩各处的游人像从沙地里冒出来似的,推着、笑着往场地赶,我们赶紧牵起俩孩子的手跟上去,没多久就把画定的场地围得水泄不通。孙子踮着脚往前凑,嘴里念叨“孔雀会不会开屏呀”,孙女则紧紧攥着妻子的衣角,满眼期待。
喧嚣渐渐平息,一阵轻快欢乐的乐曲飘来,场地中央的幕布拉开——一群头戴孔雀头饰的妙龄少女,穿着缀满羽毛的孔雀裙缓缓走出,随着旋律翩翩起舞。她们的动作曼妙轻柔,抬手时像孔雀展翼,旋转时裙摆飞扬如开屏,背后是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阳光落在她们的裙摆上,闪着细碎的光,仿佛仙女在天庭起舞,连头顶烈日的光焰都好像失去了威力。我掏出手机录像,妻子则帮俩孩子拨开前面的人群,让他们看得更清楚,女儿忍不住感叹“这场景也太仙了”。
正当所有人都沉醉在舞蹈里时,突然远处山崖的绿树间传来“扑棱棱”的声响——一只只翠绿的孔雀展开翅膀,从林间飞了出来!它们扇动着缀着眼状斑纹的美丽翅膀,像训练有素的跳伞飞行员一样,顺着风缓缓滑翔,稳稳落在表演场地中央。数一数,大约有三四百只!这些孔雀像是听懂了音乐,踏着旋律踱步、开屏,还时不时围着少女们转圈,和她们共同完成舞蹈动作。
“哇!孔雀开屏啦!”孙子激动得大喊,伸手想摸又不敢,孙女则捂着嘴,眼睛瞪得圆圆的。周围的观众也爆发出此起彼伏的尖叫和喝彩声,掌声混着乐曲声、孔雀的鸣叫,还有海浪声,热闹得像一场盛大的庆典。女婿赶紧举起相机,定格下孔雀开屏、少女起舞的画面,我看着身边一家人眼里的惊喜,心里满是满足——这样的意外之喜,让这趟看海之旅更添了几分难忘。
转过山嘴,苏马湾的绿便漫了过来。松林沿着海岸线铺开,松针坠着海雾,风过时簌簌落进浪里。栈道旁的野花沾着水汽,紫的、黄的,开得肆意。我们牵着孩子慢慢走,孙女摘了一朵小黄花,别在妻子的头发上,说“奶奶真漂亮”;孙子则追着一只小蝴蝶,跑几步又回头看看我们,生怕掉队。有老人坐在木椅上钓鱼,我们路过时,孙子小声问“爷爷,他能钓到鱼吗”,老人笑着说“小朋友,钓鱼要等,就像等你们刚才看的日出一样”。
我们来到连岛大沙湾时,日头已烈得晃眼。吃过午饭,沿着两侧树木相拥的崎岖窄阶向海边走,俩孩子跑在前面,时不时停下来等我们。海边早是游人如织,我们找了个茅草凉棚,铺好垫子,摆上零食和水果。妻子给孩子们剥橘子,女儿和女婿聊着天,我则看着远处的海浪——漫长的海岸线上,人流如长带蜿蜒,和浪涛的节奏交相呼应。后来,女婿带着俩孩子去踩水,孙子刚开始还怕浪,被女婿抱着试了几次,就敢自己在浅水区跑,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衣服,却笑得更大声。
最难忘是羊山岛的黄昏。海蚀岩被浪啃出千疮百孔,夕阳把它们染成琥珀色。我们一家人对着“海誓山盟”的巨石拍照,孙女站在中间,比出大大的爱心,孙子则调皮地踮着脚,想够到巨石上的字。闪光灯亮起来时,惊飞了岩缝里的海鸟,翅膀剪开橘红色的晚霞。潮水涨起来了,漫过脚边的沙,带着微凉的体温,孙子拉着我的手,让浪一次次没过他的小脚丫,喊着“爷爷,好舒服”。妻子和女儿坐在礁石上,聊着这几天的趣事,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离开时,鞋缝里还卡着沙,小桶里装着孩子们捡的贝壳和小螃蟹(最后我们把螃蟹放回了海里)。我知道这沙留不住,可连云港的海,还有一家人在海边的笑声、追跑的身影、看日出时的惊叹、堆沙堡的欢乐,以及大沙湾那场惊艳的孔雀表演,都记在了心里,成了往后日子里,一想起就会泛起的那片蓝。而那轮从海平面跃出的太阳,早已不是简单的光影,是藏在蓝里的温度,是每当想起,就从心底漫开的暖流——那是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比海更壮阔,比日出更耀眼。
连云港四日之旅落幕,贝壳藏着沙的温度,鞋缝留着海的痕迹。终圆看海梦:陪家人等日出跃海,看孩追浪捉蟹,遇孔雀伴舞蓝海。可比起海景,更难忘的是大排档碰杯的烟火、舷窗边共话的温馨——原来风景再美,不及家人同框的暖。望蓝海映城郭,浪声叠着烟火,这是祖国繁荣的缩影。旅程会结束,但梦里的蓝、身边的暖、山河的盛景,早已化作心底的光:所谓圆满,从不是留住风景,而是把美好与爱,酿成往后岁月里的底气与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