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照煦的头像

许照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18
分享

祝融岩

说起南山的“祝融岩”,现在的浙中人确实很少有人知道。它一不依附名山大川,二不拉扯名人背景,却巍巍屹立在南山,扬着它的独到之处。年长者说起它曾辉煌岁月,轰动浙中。因为它以寺宇的独特文化,辉煌于人世间。

从东许古村落往南,紧挨郁郁葱葱的来龙山旁的古驿道往上走,不上六百米,来个往东90度的转弯,朝东再上数百米就爬上了岭头。突然,豁然开朗。举目四望,才知道什么叫别有洞天:祝融岩面对巍巍屹立的 仙华山,山凹间一马平滩,历来就称为“平田”的几十亩平滩绿绿葱葱,花香扑鼻,令人向往,令人享受。平滩的南面层层梯田直上半山腰;清脆婉转鸟鸣声,人们喜乐的欢笑声,溪流潺潺流水声,这一切组成了天然独特的交响乐。让人留恋,让人心醉……

好一个清净所在,祝融岩是将现在的讲究经营到极致,这里都与红尘拉开了距离——山是静的、石是奇的、林是幽的、水是碧的,氛围是静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了无心机。猛抬头,发现连空气都像“碧绿春”那样,碧绿生青……

我心想这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悠闲自在的逍遥地,多么适应闲散人员的隐居、疗养、休闲啊!

我步下平田,我穿过荆棘,蹚过溪流、寻找着祝融寺的遗迹。我睁大眼睛,费尽心机终于在南天门的东边找到昔日曾一度辉煌祝融寺遗址,我静坐在曾为寺院出过力的乱石堆上,闭目养神,浮想联翩……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宋朝年间,祝融岩是僧人修禅之地。山顶朝北建造起大雄宝殿,两边各设三圣殿,祖师殿。大殿建成后,使尼山、潘宅、四村这一带潘姓人家连年发生重大火灾 。对此潘姓村落疑心重重,眼看着寺庙建成后自村遭的灾难,因此这些村既不捐款更不支持……

原来祝融岩是根据火神祝融氏的名字命名的。相传祝融氏是上古的火神,黄帝任命他为管火的火正官。黄帝又封他为司徒,主管南方的事物,所以火德圣君每年都要面对人口集中地放上一把火,烧得这些村庄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主持大殿的头首闻知后,只得将大雄宝殿改向——由北改南,这才避免了火德星君的放火,平息了这场潘姓家族不必要担忧;山凹建着祝融寺,中间观音殿,两边各设斋房、库房。宋朝后期,此地曾是非凡的庙寺,弘真法师住持寺院,下有首座、西堂、后堂、店主等。由于胡公神施鬼设非常灵验,使来者求财得宝、求子送子、功名利禄无不应验,一时轰动浙中数县,来往香客络绎不绝,香火辉煌到了鼎盛时期,所以东许村的下游都开设各种各样店铺——大店、付店、郭店……商家林立。不仅经营香纸蜡烛,更是经营生产、生活制品。穿梭般的人流,各店铺前人头攒动、生意好不兴旺啊!

谁知物极必反,正当寺院兴旺发达,烧香拜佛络绎不止之时,主持和尚被辉煌的庙宇哄得昏昏沉沉,生活奢靡不堪,他每天盛情的花天酒地,挥霍糟蹋粮食,在那视白米如珍珠的年代,这一恶习在民众中广为流传,造成了对寺庙不良影响。一时竟轰动到天庭。玉帝闻讯大怒,特命慈祥的太白金星下凡了却此事。

太白金星从南天门往下一瞧,好兴旺的祝融寺。于是他喝住雷公雨神:“没我指令不准放雨。”妄想以旱情来要挟百姓,冷淡祝融寺。心想:百姓颗粒无收,看您还能上祝融寺凑热闹吧!于是长期不放雨。这一招在民间形成了“大兴祝融岩,大旱十八年”典古。旱情的威胁使百姓“男女老小齐上阵,睡在塘边等泉水的局面……这样不分昼夜的车水抗旱,水车损坏严重。大店有一家专门劈车榫的店面,几个师傅不分昼夜的劳作还供应不上抗旱的需求。可祝融寺“求水接龙、求佛抗灾”的民众不分昼夜、人来人往。寺院欲加辉煌,玉帝闻讯大怒,撤了太白金星的特使,特命杨戬下凡,速战速决,了却此事。

心情暴躁的杨戬领旨时正是隆冬之时,他站在南天门,晃动着三只眼,立马北风呼啸、阴云密布,连降了十八场大雪,地面积雪竟有齐胸高。此时的祝融寺被厚厚的积雪团团围住,别说外出,连山门也迈不出一步。

此时寺内突然失去火种,有粮食煮不起食物,主持和尚饿着肚子挨了一天又一天,六、七天过去了仍不见天色好转,实在无法之下,就命寺犬下山取火。他在寺犬尾巴上缚上一根纸媒子(筷子样粗细,黄裱纸搓的纸筒),用手一指,寺犬很机敏沙沙的跑下岭来,进入东许村,村里人心知肚明立马给纸媒子上点上火,寺犬又飞快的沙沙地回去了。当它进入山门,主持和尚眼看着寺犬尾巴的纸媒子冒着烟,心里一阵喜悦,这下有救了。正当寺犬前脚迈上寺去,后半身还没进去,说时迟、那时快,屋檐水“啪”的一声滴到纸媒子上,火灭了……这样连续多次取火都不成功。主持和尚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佛法无变,“上帝要你三更死,很难活到五更天。”就双手合一圆寂了……

今天我坐在祝融寺上,觉得祝融岩有三大特点:一是石奇,石不但巨大而无锋芒。这里有“石合”,那巨大的岩石叠合着,几十人躲在下面淋不着雨;更奇的是山间有一个“皮皮洞“,里面能躲藏近百人……二是祝融岩山顶的大雄宝殿,与山下祝融寺,这座宋代的古迹都与圆明园一样,能烧掉的烧掉了,能拿的拿走了,就剩下了奠基的一些石头与碎砖烂瓦片了,这些残骸般的石头砖瓦片令人震撼,这比修复得焕然一新要好得多;三是寺院前池塘、平滩、梯田的石坎遗迹如今还清晰可辨……

次山还有个奇处,就是一山有两名。朝北的是祝融岩;朝东的的猢狲岩,猢狲岩漫山遍野,天造地设成千上万只猢狲,翻腾倒挂,抓耳饶腮,伸头缩颈,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奇形怪状,尽天工之美,集奇特于一身。

青山绿水白云间,孕育自然美景观。

清心要数祝融岩,美景何须寻桃源。

祝融岩确实是一处清静之地,在这里,你能与山水相遇,与静谧相遇,与古人相遇,与自己相遇,真正找到了本真的自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