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过去的哪些陈年旧事本不想触及,让它随风而去。可今天当我重登村后的箕山背。睹物思往,童年的趣事一幕幕呈现在我的面前……
就说我站着的箕山背吧,她可是我们童年时的天堂。当年只要你走出县城的南门,抬头一看,就能看到南山脚下一丛乌黑明丽的大树丛——簊山背的一雌一雄两棵茂盛的苦槠树。它们树齢我因年幼不曾考查,但树干有六、七米围圆,数不尽的丫枝撑起树冠近百平方米,那么多的树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雌的那株结的苦槠又多又大、硕果累累;而雄的那株苦槠结的苦珠又少又小、寥寥无几(苦槠既可淀粉又可烤熟吃)。因此秋冬两季的早晨是人们来此抢捡苦槠的好时机,《因为到了秋末冬初苦槠成熟,晚上被风一吹,就会掉落到地上》更是孩子们赛早逞能的好场所。因此天蒙蒙亮就有人来抢捡苦槠,大家互相竞争。捡完以后大家互相看一看,看谁捡得最多、最能耐……
春夏两季更是人们饭后茶余聚会、聊天的好地方。特别到了夏天的傍晚,人们便背起小椅子、端起小凳子、夹起破草席、背着睡得油光发亮的八尺板聚集到苦槠树冠下谈信息、听新闻、争能干、论高低,特别是那些孩子们很早来到这里,围着大人躺在自己的破草席上,津津有味的听《桃园结义》、《武松杀嫂》《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故事。有的就这样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到了半夜有的被父母亲拎起耳朵,他还糊里糊涂的说:“别吵、别吵我听着呢?”当他看到是自己的父母亲时,才自觉理亏的夹着破草席,低着头灰溜溜的往家溜……。有的是睡到了半夜,一觉醒来一个人影也没有,又怕又豪:怕得是三更半夜孤独一人睡在这里要是真的碰上野狼,他不敢想象了;豪的是第二天在伙伴面前,吹嘘自己一人睡着苦槠树下到天亮都不怕……
秋天时,苦槠树下更是孩子们的天堂,一个孩子爬上这么高大的树冠上,用细竹竿一抽打,那苦珠就像下冰雹似的哗哗掉落下来,掉落到树下的人的头上身上,此时树下的孩子们也顾不及这些,嘴里虽哎約、哎約的叫着,但还是不顾一切地冲来冲去拼命地抢捡苦槠!人们随着树上抽打方向的转移,而树下人冲来冲去拼命地转移着抢捡苦槠。那欢乐热闹情景,使人记忆犹新、实难忘怀……
站着箕山背俯视田野、村庄,件件往事举不胜举。就像溪边的圆滚塘,它可是我们童年玩水的天堂,在这里曾有过我笑疼肚子的童年往事呢!
那是我才八岁。正赶上乡亲们翻身得解放,分田分地忙。得到田地的农民起早摸黑、勤耕苦种,巴不得一下子过上好日子的劲头,真使人看了佩服。谁知天不作美,大旱降临,连续两月不下雨,要抽穗的禾苗在旱情的威胁下长不出穗子。乡亲们用粪勺、脸盆要水、手摇车、水车车水……即使水塘里有一碗水也要要上来救活一株苗。不分男女老小,白天黑夜,人人参战,个个出力。这可乐坏孩子们,他们既可玩水又可捕鱼。今天这个水塘车干了水,大家就赶到这里捉鱼摸虾;明天那个水塘车干了水,大家就赶到那里摸虾捉鱼……
一天圆滚塘车水了,不一会塘塍上就围坐了许多老人、小孩。因为这塘大鱼多,人们坐在塘塍上边聊天边观察鱼在塘里的动静。“看!那儿水面冒上来那么多泡泡,肯定有好多鱼。在商量着这样潜伏逃命呢!”;“看!那儿的泡泡多大,肯定是条大鱼”;“那边的水浑了,那鱼肯定潜入泥里去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但只能看、喊却不敢下水去抓鱼,因为下去抓鱼的话一要把水搅浑:一是水浑了车水就更重了;二是人人下塘捉鱼,车水人无心车水,所以池塘水未车干前一律不准下塘捉鱼,这是家乡习俗,谁也不会违抗。圆滚塘是塘大水多,等水车完已经是下午了,等车水人跳下车,大家便急不可待的一哄而下,年轻人冲向塘中央摸、抓大鱼去了;小孩、妇女在塘边捉小鱼、小虾。有的用扎箕畚,有的用筛子捧……比我大五岁的小文在塘坎、石洞上东瞧西看,接着又钻来钻去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似的。好一阵后他大声的宣布:“这条鲇鱼钻在石坎洞里是我发现的,现在弄不出来,我回家取火夹去了,谁也不要动它。”说完就一溜烟撒腿往家跑。在塘里捉鱼的人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十分反感纷纷议论说:“这鱼又不是你家养的,怎么霸道,别去理他,谁捉出来就是谁的。”在大家的鼓动下,小伟拉着我说:“小不点,我们去试试看。”因为我年纪小,手也小。我俩走近一看,原来是条大鲇鱼,我手刚好能伸进去,一摸一抓,鲇鱼很滑,反而从其他洞里滑出来了。我俩捡起大鲇鱼,鱼也不捉了,拎起篮子立即往家里跑。路上小文看见我俩拎着的大鲇鱼,鼓着眼珠看了又看,更加快了脚步向圆滚塘跑去。当到了塘边发现鲇鱼不见时,我们远远地就听到他呜呜……哭着回家呢!小文的奶奶是村里有名的骂人精,当发现本来高高兴兴拿着火夹去夹鲇鱼的孙子,现在哭哭啼啼回来了。她的“破锣”嗓子又敲响了:“食死的!我家小文看着的鱼也被你们捉去,真欺侮人……”
而我和小伟呢?手里拿着平分的半条鲇鱼躲在家里暗暗窥探着一老一小演着双环,还嘻、嘻、嘻……的笑着呢!
又一次,又大又深猴头塘水车干了。大人孩子上百人一哄而下,整个塘里密密麻麻都是人,他们都往塘中央去抓大鱼去了。谁知道塘中央人多鱼儿呆不住了吧,都悄悄的溜到边上去了。当时我人小不敢往塘中央钻,一旦被那些来势汹汹的大人们撞倒了,别说抓鱼,就连人也要被他们踩倒塘泥下面呢!于是我只得在塘边摸些小鱼小虾与螺蛳。当我摸到车水凼时,因为水车还放着塘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我用手往水车下面一摸,被鱼尾巴扇一下,我心里一喜,有大鱼。我一声不响的把鱼蔀拦在水车的一边,两只小手从另一边摸到水车底下,果真抓到了一条斤把重的大鲫鱼,当我提出水面时,人们不约而同的叫起来:“哎呀!还是小孩强,抓到了这么大的鲫鱼!”人们羡慕的看着我把大鲫鱼放进鱼蔀里,洋洋得意地离开了鱼塘。
半个多世纪弹指一挥,今天当我重上箕山背,环顾家乡的四周、房屋树木、桥梁公路、小桥流水已焕然一新;唯独残留下来的田野上一些池塘,勾起了我对往事的相思。但它们离我已经渐行渐远,可我一想起童年的趣事,心中就会荡起阵阵涟漪,有时甚至半夜的梦中也会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