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是古人眼中的雅事,而春日听雨更具一番滋味。到乡间去赏雨、听雨吧!或许能品出古琴的悠远、少女的多情,而或金戈铁马的澎湃。
无雨不成春。蒙蒙的雨丝带着春天的温情款款落下,像新生婴儿柔软的毛发;它虽触之不及,却唤醒了沉睡一冬的生命。它汇聚成雨滴,不疾不徐地从刚冒尖儿的嫩芽滑落下来,敲击在宽大的芭蕉叶上,发出“啪”的声响;或三三两两地从屋檐的瓦片跳跃到阶前,显出空灵的静谧。
微雨总不让人尽兴,不过无须着急,淅淅沥沥的小雨是说来就来的。
远离城市的喧嚣,一个人、一盏暖炉、一壶茶,再适合不过了。只须静静地坐着,透过窗子,看密密斜斜的雨点儿扣击着每一棵树,每一丛草,每一朵花;看那丰腴的枝枝叶叶在风中微微摇曳。迷蒙中,几只白鹭轻盈地降落在水田里;偶有几只鸭子奋力拍打着翅膀或抖落身上的水珠,又缩着脖子静静地站立在田埂上,有时只用一只脚独立着。
一个人就这么静静地坐着,不须言语,也不必惆怅。如若感到些许寂寥,那么一卷闲书定能弥补所有缺憾。你无须刻意读些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或励志前行的名人传记,一首浅诗、一则短小浪漫或充满温情的故事,定与这春色更加应景了。倘若是一对情侣,只须把一壶茶换成两杯钟爱的咖啡,一切都似天造地设一般。此刻,这絮絮的雨声一定胜过往日的甜言蜜语。
而或困倦了,你慵懒地在躺椅上享受这份天赐的安逸。不需算计时间,只待困乏消散,你伸一个懒腰,起身踱步窗前,放眼望见了对面半山的竹林。你仿佛穿越到了遥远的古代,俨然一个闲适的隐者,一袭白袍,一坛浊酒,你朦胧的醉眼却能洞悉一切。
你侧耳倾听,雨点在空寂的小巷里回荡。此时,一身旗袍、一柄油纸伞,即便是一个孤单的背影或一个不经意的一个回眸,也能构成了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假使你嫌弃这画面太娇气,那么一只牛、一蓑烟雨、一颗老树也是别有画意的。因为这春雨绝不高傲,它可俗可雅。
然而,这泠泠作响的雨声,带来的不仅是令人惬意的声色,难道它不曾扣动你的心扉,不曾让你想起某些人或某些事?
南宋词人蒋捷以真切的情感,道出了少年歌楼上听雨,壮年客舟中之雨,老年僧庐下听雨的人生体验,他的笔触引发了诸多后人的共鸣。假使你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是否如蒋捷那样,喜欢在热闹非凡的歌楼倾听这天籁之音?甚至可以说,你根本不为听雨,只是更喜欢雨天里觥筹交错的喧嚣吧。
而或你是一名老者,正拄着拐杖徘徊于破败的茅檐之下,你的每一个表情神态、每一个肢体动作、每一声叹息都与当时的环境极为相称,你衰老得和这破败的茅屋一样。夜不能寐的时候,你是否常常坐在竹椅上,“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或者,难道就没有人像我一样,希望端坐在一苇茅草小舟之内,任凭雨滴轻扣船舷,看湖面的波纹漾开去、漾开去,或任不系之舟在湖心漂荡,任意西东?
或许我们无法用今日的眼光揣摩词人的心境,我们所能窥见的只是蒋捷内心的微微萤火吧!词人身在他乡,恰如那只失群的孤雁,他的内心是孤独的。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与蒋捷不同,陆放翁创作《临安春雨初霁》时已年逾花甲,虽早已尝到“薄似纱”的“世味”,但在心境复杂彷徨时,仍从雨声中感受到春日的烂漫明快。
春雨仍在淅沥地下着,和千百年一样引人遐想。迷蒙中,是否勾起你儿时的记忆?你是否看到父亲的影子,他正披着蓑、戴着笠,肩头扛着锄头或是犁耙,走在通往田地的小道上;也许你还依稀看见他瘦削的脸和凹陷的眼眶,他坚毅的目光让你深信,他同这雨、这土地是一体的。你是否看到母亲年轻时的影子,她正弯腰麻利地拔起秧苗,又直起腰朝着你微笑。你是否还存留着儿时戏水的情景?你总是顽劣地喜欢在雨中奔跑,以至于因弄湿了鞋子、淋湿了衣裳而受到母亲的责备。你是否总喜欢踩踏那清浅的小水坑?在你跃向它的一瞬间,你那身材算不上魁梧的父亲蓦地腾出粗糙的手,一把纠住你后背的衣襟。你悬在空中“咯咯”地笑着,挣扎着。你是否总喜欢撑着那把与你的身形极不相称的大伞在雨中漫步,并笨拙地转动伞柄,从那放射而去的水滴中得到莫大满足……
谁说春雨只有柔软的一面?看,它越来越迅猛以至于滂沱了,它噼啪作响,粗鲁地敲打着窗棂,你的心也随之澎湃振奋起来。
这雨下得酣畅淋漓!此刻,行路之人必定只期盼早点到家或雨突然停止,至少是希望能遇一茅亭暂且躲避。然而,你是否有这样的念想:若不曾体验过在暴雨中悠然而行,会有暴殄天物般白白浪费了这场好雨的遗憾。城市的街道太拘谨,即便是乡间巷道也未免显得秀气,野外的蹊径无疑是好去处了。抛开雨伞,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凭借一根粗糙的木棍,你只管深一脚浅一脚地趔趄前行,不必在乎黄泥沾染了鞋子衣裤。不是么?越是湿透了衣裳,越显出你的豪迈。你尽可以放声高歌、吟咏,你尽可以大声呐喊、狂笑。你可笑可叹、可颠可狂,雨声终将会吞没一切。旷野悠悠,四下无人,这雨声与你的心跳相应和,整个天地都是你的。闪电在树梢交织着,紧随其后一阵响彻云霄的爆破声,甚至倒下被劈断的参天大树——这是高山上才有的春的雨声和雷鸣。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放翁听到的虽是十一月的风雨,但一定也是这样气势磅礴吧。若缺少了那场雨,他那“为国戍轮台”的豪情怎能付诸笔端?
雨小了,积水从层层叠叠的梯田漫出来,在田坝上挂出道道白练,蔚为壮观。洪流摧毁了山间松懈的土方,有待草木的修复。山头的云雾并不散去,似乎仍在积蓄着力量。
春雨不仅滋润大地,也滋养人心。这雨声,带给你许多愁绪,许多念想,还有许多希望。
春日,当听雨!
202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