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谢晓丰的头像

谢晓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2
分享

朴实的倭瓜

记忆中的倭瓜总是带着几分憨态。它们圆滚滚的身子,灰扑扑的外皮,在院墙边静静躺着,像一群晒太阳的老农。

每年春分过后,院子里便会冒出几株嫩绿的倭瓜秧。母亲见了,眼睛瞬间便亮起来。她小心翼翼地将那些秧苗移栽到南墙根下,又从柴火堆里挑出几根杨木杆子。先是在土里挖个浅坑,将最粗的那根立作主柱,再用细些的枝干斜搭成架。这倭瓜架搭得简单,却透着农家人特有的智慧。

起初,那些细藤试探着攀爬的姿态,总让我想起自己第一次爬树时的模样——既想往上,又怕压断了树枝。倭瓜藤先是犹犹豫豫地绕着架子转圈,后来索性放开手脚,不出半月便将整个架子占得满满当当。有时它们还会调皮地向外探头,母亲便用镰刀轻轻一削,那些不安分的枝蔓便乖乖缩了回去。

盛夏时节,倭瓜架上已经撑起一片浓荫。巴掌大的叶子底下,藏着许多嫩生生的小倭瓜。它们起初只有拇指大小,青翠的皮上覆着一层细密的白毛,摸上去像婴儿的脸蛋般柔软。不过几日工夫,它们便悄悄鼓胀起来,由青转黄,最后披上一层灰白的霜粉——这是成熟的标志,就像老人鬓边的白发,透着岁月的沉淀。

记得那时家里清贫,倭瓜是饭桌上的常客。母亲常将它与土豆、豆角一锅炖了,那甜糯的味道至今萦绕在舌尖。儿时的我们却总嫌它太过平常,每每见着炖倭瓜上桌,便皱起眉头。母亲也不言语,只是默默盛饭,我们便也乖乖扒拉起碗里的饭菜。

后来才知道,这朴实的倭瓜竟有那么多名堂。磨盘倭瓜圆如石磨,驴腿倭瓜细长似畜足,还有那乖巧玲珑的贝贝瓜,活像个小娃娃。这些土名里,藏着农人最质朴的智慧。

长大后,我一度疏远了这童年的滋味。直到某日回乡,看见年迈的父母仍在餐桌上摆着一盘清炒倭瓜。母亲说:"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自然就懂了。"当时不解其意,如今想来,这话里含着多少人生的况味。

前些日子遇见一位老中医,他建议我多吃些倭瓜。"这东西虽不起眼,却是养胃的好物。"他说这话时,窗外的阳光正斜斜地照在案头一个灰扑扑的倭瓜上。我突然觉得,这朴实的瓜果,就像一位不善言辞的老友,始终默默守候在那里。

现在每见倭瓜,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意。它们静静地躺在菜摊上,带着大地的气息,仿佛在提醒我们:最珍贵的馈赠,往往就藏在这些平凡的日常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