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康桥的头像

康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9
分享

稻香蟹肥走乡村

秋风起,蟹脚痒;稻浪涌,闻蟹当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丝丝凉意,我便踏上了一场期待已久的乡村之旅,去探寻那隐匿在田园之间的秋之馈赠。

从沈阳出发,过辽中,走台安,越盘锦,沿着滨海大道向西行驶,就像在一幅多彩的长卷上悠游。车窗外,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城市的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辽南广袤无垠的田野和错落有致的农舍。一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乡村的美景,心情格外舒畅。

途径大洼的时候,已届中午,肚子有点饿了。四处搜寻,没有吃饭的地方。突然发现公路一侧的稻田边,一堆人在旁若无人地吃螃蟹,男人忘记了风度,女人丢掉了矜持,那叫一个嗨!原来,这里是一对夫妻开的野炊,方便让乡村游的游客尝个鲜,同时游览一下蟹田风光。野炊很简单,就是把游客买好的鲜蟹,放到锅里免费给煮一下,然后让人们就地品尝。这种方式很接地气,满足了游客迫不及待尝鲜的心理。由于人多,需要站排,利用这功夫,我到周边转转。

简易房后面是稻田,稻子已经泛黄,微风吹过,飘来阵阵稻香。稻田里蓄着清水,田埂上用铁丝网拦着。透过铁丝网,能清晰地看到一只只铁青色的螃蟹,在水底自由横行,虽然很多,但谁也不碰谁,且胆子很大,不怕游客观看和挑稻田一侧是一个一亩见方的水塘,四周几棵垂柳,枝条披拂,随风轻扬。走近一看,水边投放了很多网笼,原来里面全是捉来的螃蟹,为了确保鲜活,临时储养的。金色的稻田,肥美的螃蟹,清澈的水塘,浓郁的乡土气,撩人的烟火味,构成了一幅乡野秋景图。

转了一圈,轮到我们吃螃蟹了了。一大盆刚出锅的螃蟹,全身金黄,冒着热气,透着浓香,强烈地撩拨着人的味蕾。我也顾不上烫手了,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长鳌,嚼了起来。哇,真鲜啊!”看着我的馋样,同伴们也纷纷下手,左右开弓,鼓动唇舌,“造”得不亦乐乎。我们吃的稻田蟹,个头虽不算大,但黄多膏肥,味道极鲜越嚼越香。在我看来,世上所有的山珍海味,都抵不上这一块蟹黄,半管蟹膏。没有佐料,没有配菜,没有酒水,就这样原汁原味地呈现,任你细品,慢,尽情地享受充满野趣的舌尖之

在大快朵颐的过程中,出于职业的习惯和男主人攀谈起来。正好这时顾客也都走了,他就开始讲起自己的创业史来。

男主人叫黄树利,56岁,盘锦市大洼区新兴镇红草沟村人,年轻时在内蒙古当过5年兵,退伍后,面临着人生的新选择。城市里有着众多的就业机会,但他心中始终放不下家乡这片养育他的土地。看着村里的土地大多闲置,乡亲们守着微薄的收入,他毅然决定留在家乡,利用自己在部队锻炼出的坚强意志和吃苦精神,为家里寻找一条致富之路。经过一番考察和调研,他将目光投向了稻田养蟹。

刚开始创业时,困难重重。资金短缺、技术匮乏、经验不足,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他面前。但黄树利没有退缩,他四处奔波,申请创业贷款,参加各种农业技术培训,向专家和有经验的养殖户请教。为了掌握螃蟹的生长习性,他常常在稻田边一守就是一整天,观察螃蟹的进食、活动和蜕壳过程,详细记录每一个细节。

从黄树利口中,我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提高稻田养蟹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他还引入了一些先进的科技手段。例如,利用无人机对稻田进行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和水质问题;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螃蟹的生长情况和稻田的环境参数;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养殖过程的智能化管理。通过这些科学的管理方法,他养出的螃蟹个大、肉肥、味美,深受市场欢迎。

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黄树利说,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掌握养殖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时调整养殖策略,从而保证了螃蟹的品质和产量。随着螃蟹销量的增加,他的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一百亩,不仅自己实现了发家致富,还带动了村里的乡亲们一起增收。

除了养殖技术的创新,黄树利还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他利用稻田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开发了一系列乡村旅游项目,如稻田捉蟹、农家乐、农产品采摘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我们不仅增加了收入来源,还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我们的稻田养蟹文化,提高了我们的品牌知名度。黄树利笑着说,现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我们这里就热闹非凡,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稻田蟹,还能体验到乡村生活的乐趣。当介绍到这些的时候,我看到黄树利的眼里放着亮光。

站在稻田边,我看着眼前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田野,心中感慨万千。曾经,这里是一片普通的农田,如今,在黄树利的努力下,它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业乐园。黄树利就像一颗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让人们看到了科技与农业结合的无限潜力。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稻田上,给整个世界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微风中,那阵阵蟹香,那丰收的喜悦,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深深地烙印在这片土地上,也烙印在我的心中。

这次乡村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无数像黄树利这样的新农人,正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他们以科技为笔,以土地为纸,描绘出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

我相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在科技兴农的助力下,像这样的美丽乡村将会越来越多,农民们的生活也将会越来越美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