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车库改成了烧火做饭的生活区,雅丽和我一样,也把车库改成了生活区。我俩是邻居,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雅丽前几天接到继母电话,通知她,父亲星期六要来吃饭。
她父亲,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是当地的领导。她童年和青年时代,父亲留给她的印象几乎一片空白。她父亲在当地拥有一定权力,但在她的一生中,却从未从这份权力中获得过一丝幸福。父亲很少和她说话,更没有亲切的语言。她和父亲除了血缘关系外,更多的是生疏。
她未曾想到,父亲会主动要来。这让她有点喜出望外,又有点忐忑不安。因为“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结,父亲是她生命里最深最痛的心结。多年来,她争的,怨的,渴求的,就要想要这种感受,想得到父亲的爱。有时候,她会经常在心底不由自主地偷偷问自己:父亲爱我吗?她不知道。感情这东西,向来都是说不清楚的。现在想来,父亲心里还是有她的位置,还是爱她的。只是因为工作太忙,而忽视了这些,她应该多理解。她无尽地遐想着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她暗自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好好地孝敬他们。
离周六还有两天时间,她就开始研究菜谱,买什么菜最好,用什么方法做最好。担心忘记,用纸记上。有的菜,技术不到家,虚心向同事请教。那几天,心里有事,辗转反侧睡不着。
周六清晨,起床到菜场买菜,下楼出门,朔风凛冽,寒风侵肌,才想到今日大寒,才想起匆忙,忘记带手套、围巾。唉,没有时间磨叽,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出门。
太早,街上,菜场冷冷清清,正好方便她过细地挑选更好的食材。肉在案上,菜在篮里,掌控餐桌的美味并非始于烹饪,而是从决定买哪几种菜,哪一种鱼就开始了。
去趟菜市场,一通采买,回到家立即做事前准备工作。把龙骨藕汤,用砂锅罐子小火炖上。把牛肉、羊肉烧出来,理菜,洗菜,切菜,把准备工作做好。把自已早餐、中餐由一碗面条搞定,她一心只想腾出时间多陪陪他们。
家里打扫干净,茶水点心摆上桌,一切准备就绪,迎接他们的到来。
下午两点多,父亲和继母来了。她和老公上前迎接,倒茶水,尽量搜寻得体的语言来表达。父亲看来很高兴,精气神不错。她们交谈得很畅快。她告诉父亲,你们想找阿姨,她在中介帮忙找了一个,此人年龄50多岁,很勤快,能干,烧火做饭好吃。而且离父亲家不远,来去方便……
她发现,父亲脸往下沉,眉头紧锁。她意识到,自作主张,忘乎所以,没有征求父亲的意见。唉,不可意料的总是近在咫尺。
父亲厉声说道,你真是一个“蠢”,没有头脑。他继续说,“不是吗?别人说好,你就说好。你就信,你见过她吗?你了解她吗?……父亲,讲起大道理,一套一套,训起人来也毫不留情。在他的威严面前,她怕他,由于恐惧,多年来,一直使她逆来顺受,她委屈的眼泪往心里流。更不敢提,为此事,花费了几天时间。沙市、城里各个中介拜到,多方打听,了解,筛选,才定下这个阿姨;中介费都掏了大几百……
老公见状,连忙倒茶,请吃水果点心,分散注意力。老公,人微言轻,父亲怎会听他的?父亲最后训累了,也就自动停了下来。接着,是无话可说的静,静的结果是沉默。被训得灰头土脸的她,坐在那儿浑身不自在。老公竭力找话讲,又毫无趣味。时间真难捱,缄默良久,她干脆找出一个理由,烧火去,躲进了厨房。
过了一会,父亲看电视,觉得没意思,也走进厨房。习惯指挥的他,要求阳干鱼放上花椒粉煎,烧牛肉味要大一点,爆炒腰花要嫩一点……弄得她不知所措,慌张得厉害,讷讷地问这问那。最后,父亲要亲自撑勺;为了维护仅存的一点自尊心,她选择了拒绝。
时间差不多快5点,妹要来了,父亲按捺不住,戴起帽子,走出屋外,迎着寒风去接她。妹最有出息,是公司副老总。在兄弟姊妹中,父亲最宠爱妹。
她陪继母聊天。菜要等妹来后再炒,一热当三鲜。
妹挽着父亲的胳膊,有说有笑地走了进来。她连忙打招呼,指挥老公摆碗筷,准备开席。她走进厨房,开始大显身手。第一道菜,龙骨藕汤,刚端上桌子,父亲倏地想起了上次在妹家高压锅藕汤,大加赞赏,说又快,味道又好。纵然是傻子,也知道高压锅和砂锅罐子熬汤的区别。她用惊疑的眼神盯着他,想反驳,但又怕他不高兴,忍住,强装笑颜地要他们先喝汤。也许她父亲意思到了,也许汤确实好喝,就连连说:汤好!好!
老公陪他们吃饭,她在厨房忙碌,炒菜,端菜,忙出忙进。她偶然间听见妹买了新房,正在装修,父亲和她正谈得起劲。她想,这么大的事,怎么没听说呢?还剩最后一个青菜赶快炒完,就可以上桌陪他们一起吃饭了,讲话了。炒着,炒着,老公走进厨房,告诉她,不要炒了,快去吃饭,他们已经走了。
走了?她大吃一惊,怎么没招呼?她老公说跟他打招呼了。她关掉灶火,赶了出去。看着他们的背影,想喊,哪晓得,口里好像嚼着一枚青橄榄,苦涩得喊不出来。她未曾想到……
她愣在原地,任凭凛冽的寒风吹拂着冻僵的身体……
我出去倒垃圾,路过她家。瞅着一桌菜,笑着对她开玩笑,说她家提前过大年。
她不由地喃喃自语,不知合不合胃口?不知吃好没有?青菜都未尝。买的水果、点心、牛奶怎么不拿走?害得她明天还要送去。
怎么会这样?我好奇地关心询问,她吞吞吐吐了好半天,才把事情的经过徐徐道来。突然,她脸上掠过一丝微笑,说,和睦才是一个家庭的兴旺之道。很庆幸,明天又有专门送去的孝敬机会了:谁说世上只有瓜念子,其实还有子念瓜。